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修改直至定型经历了8年之久,具有版本学意义的重要修改主要有1946、1947年和50年代初三次,在此其间形成了四个有代表性的版本.如果把《白毛女》的创作和修改看作是一种文化建构过程,可以发现:在解放区三种主要文化力量作用下构成的《白毛女》文本话语体系,最初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状貌.不同话语之间的渗透与磨擦、相融与抵牾,使得文本内涵表现为一种复杂而又具潜在性的意义系统.而三次修改,实际上是代表“五四”传统的知识分子话语逐渐被弱化、被逐出文本话语系统而政治话语巩固其霸主地位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瓶颈。构建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的目的与意义在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真正发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育人功能。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具有多样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特色性四个特点。加强学校、政府、大学之间的合作,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进行课程评价方式改革,进行高效教师培训是建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知识道德”的教育,由于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使我国当今的学校道德教育陷入了种种困境。建构“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的理念就是为了走出道德教育的困境。该理念能实现道德教育的“人性化”,有着合理性、科学性的基础。其理念体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的理念;“个体自身的生活经验对道德生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的理念;“个体道德生成是文化互动”的理念;“教材上的道德知识只能作为‘文本’”的理念;“个体自我道德经验反思是道德建构的必要过程”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在Fairclough的话语观的观照下,从文本向度入手,对几段医疗对话进行了批判性话语分析,指出了语言在建构社会关系和“自我”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理论有力地批判了近、现代工业文明条件下以工具理性思维模式为基础的“精英民主论”,为当代“大众参与民主论”发展提供了一种哲学话语和方法论基础。以交往理性建构的程序主义商谈民主观,其核心在于强调只有公民的有效参与,才是实现民主的根本途径。这种政治哲学思维对促进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实现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改革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其意义在于通过考核方式改革带动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实现教与学良性互动,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文章以河北工业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对其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体现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实行“全程”式教学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在于:一是政治理论课教学“三贴近”原则的需要;二是政治理论课自身教学的需要;三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可能性是因为:一方面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为实行“全程”式教学创造了机遇;另一方面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实行“全程”式教学提供了保证。实现“全程”式教学关键是建立教书育人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指导,从学校体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要素入手,对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体育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和教学实践进行梳理,构建了高职“基础+选项+职业”的模块化体育课程目标及内容体系,更加注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提升,并通过网络教学资源、体育活动课程、体育文化课程、运动队等方面建设作为体育课程体系的必要补充,总结出更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经验,为高职类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目标,要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将思政课的“精品课程”与各专业的名师引进课堂: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跟进;采用多种手段以实现思政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话语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的事实,文章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话语的文本分析,揭示当前高校辅导员话语的特点。高校辅导员话语创新势在必行,通过构建高校辅导员话语权、丰富话语内容,转换话语方式,实现高校辅导员话语创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财政社会学注重解释在不同财政体制下国家的政治形态和不同政治形态的国家在财政制度变迁中的社会变化,从而使财政制度成为理解和分析国家形态—社会制度—政治制度三维度间关系的重要支撑和基础.财政社会学强调“税收讨价还价—政治民主模式”的政治价值取向,并由此将税收国家与政治民主相对应.面对这种制度变迁路径下所产生的“中国困惑”,财政社会学提出了税收制度改革和“国退民进”的解决方案.在构建中国财政学理论框架的过程中,有必要借鉴财政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但同时需扬弃其现有理论中特定的话语特权和政治价值判断,要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发展来构建未来中国的财政学.  相似文献   

12.
学术期刊在建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责任与使命。提升学术期刊自身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建构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创造学术研究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贡献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世界文学话语背景下,在中国比较文学学者致力建构“东方诗学的进程中,伴随着与西方中心论同等性质的中国中心的本土主义心理,我们需要树立一种新的内涵,我们是我们的“他者”———“他者视域”的思维模式,并视之为比较文学安身立命的本体,使我们以新的视角看待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以及在东方诗学体系内“中国诗学、“印度诗学、“日本诗学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存在内容体系、资源和教学实施三个方面的供需失衡等问题。基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特征、影响因子和发展路径调研分析,可构建“三圈八维”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和“三维矩阵”结构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进而根据思政元素的类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要求,结合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提出思政内容序化、教学协同体系构建和教学的组织实施等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策略,以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效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精神与中国话语体系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联。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可以从“两个核心”和“四大方面”两个主要维度予以把握,其演变历程包括古代的“孕育与积蓄”期、近代的“激荡与磨砺”期和现代的“重塑与新生”期。在中国精神的发展历程中蕴含着与中国话语体系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互动生成逻辑。中国精神涵养化育了中国话语体系的历史生成,造就其注重人文、凸显教化和推崇礼仪等特征;中国话语体系承载中国精神的绵延发展,固守民族的精神家园,推动中国精神创新前进。我们应在弘扬中国精神中营造中国话语体系的守正创新机制,具体包括以爱国主义统领中国话语体系守正创新的全面推进机制、以改革创新驱动中国话语体系守正创新的重点突破机制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话语体系守正创新的实践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文化的建构,是使课程具有自律自主及自为性的文化品性,而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主体教育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与生成性,视课程为文化,是建构课程文化的主要策略。教师专业化是实施主题教育的重要保障。本文从主体教育与教师专业化两个层面来关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文化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佳亚特里·C·斯皮瓦克是美国当下最活跃的后殖民批评家之一,她始终站在女性的立场上,以“属下女性”为批评和关注的焦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和解构主义等策略,坚定不移地针对资本主义后工业时代的种种问题进行着文化文本政治批判,因此她将自己描述成“实践性的解构主义女性马克思主义者”。她的“属下”概念是其后殖民批评的理论根基,又是其女权主义批评的精髓所在。从“属下”出发,通过解构和批判,她剥去笼罩在“属下女性”身上的各种权利话语对女性主体意识的遮蔽,揭露出帝国主义文化霸权对第三世界的统治和压迫,并通过解构历史的方法为属下的主体意识去蔽,批评矛头直指西方的话语霸权和认知断裂。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大力推进普通话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今后高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普通话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文章就高校普通话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进行探析,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措施,明确了思政元素的融入载体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入点,有助于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协同育人大格局。  相似文献   

19.
空心课程论认为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是以语言现象为中心,基于语言现象的认知式积累和应用式积累,其课程组织架构不以知识体系为基础,课程目标不是传递和重构特定的知识体系,属于典型的空心课程。重构新型的大学英语课程,实现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知识的融合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ESP主张以知识体系的构建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英语水平;同时,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专业知识的获取。  相似文献   

20.
在《人生海海》这部小说中,麦家依旧讲述关于“英雄”的故事,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消解了英雄的神性,将目光坚定地投向了英雄平凡而世俗的人生,塑造出上校这一“失语者”形象。借用福柯的话语理论,将英雄带入到民间话语语境中分析发现:小说突出表现了英雄与乡土社会主流话语格格不入的尴尬境地,这也正是造成上校“失语”的原因;以上校为代表的“失语者”们,在民间话语语境下承受着语言的暴力、遭遇孤独而不被理解的痛苦。最终通过爱的方式达到和解,实现心灵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