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资本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时代已经到来。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创意产业开始在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兴起,同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当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产值,并以百分之五的速度递增的时候,中国开始发展创意产业、创意经济。如今,发展创意产业,既是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传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转型。创意产业的浪潮席卷全球,并开始影响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创意产业还是一种新型产业形态,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意产业在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开始就逐渐席卷全球,并对世界各国社会经济产生全面影响,而创意产业集群是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载体,逐渐变成促进区域经济有效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创意产业是引领哈尔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意产业经济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正以蓬勃之势席卷全球。一些发达国家已纷纷把其作为支柱性产业。我国一些发达城市也开始着手把创意产业的发展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纳入了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哈尔滨这座全国老工业基地应乘势而上发展创意经济,对原有产业实施文化渗透,实现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积极发展文化、旅游、软件开发、计算机服务、时尚设计等创意产业,借以改善经济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实现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以创意为核心、文化为灵魂且具有高技术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和丰富创造力的创意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创意产业形成的新经济浪潮已经发展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标志性产业。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各大城市也掀起了创意产业的浪潮,上海是最先掀起创意产业热潮的城市,随后国内重要的中心城市也制定出了创意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出台了相应的发展政策。创意产业是科技创新之后的新型的具有创新性、渗透性、高增值性、强辐射性的特点并支撑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标志性产业。为此,对创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李艳程 《现代商业》2011,(35):42-43
近些年来,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创意产业中出现了将知识产权转化为金融市场中可以出手的证券的融资方式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大力倡导建设文化强国、国家大力推动创意产业的2011年开始的本土化环境下,将我国的创意产业创意经济进行证券化的探索也就将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在全球创意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也开始重视创意经济发展,加快创意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已明显增强,对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与发达国家的创意经济发展相比,我国创意产业的层次和结构还较低。在日趋激烈的创意经济国际竞争中,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大力发展我国创意产业,切实提高创意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创意产业园区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都有积极意义。创意产业园区肩负着区域转型目标,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过多地关注产业转变和遗产再利用,导致发展方向偏离定位的问题。针对创意园区四个层面的困境,提出中国创意园区创意氛围的四个测量维度,并根据这四个维度,提出帮助创意产业园区跨越发展障碍的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丘磐 《商业时代》2007,(24):99-101,91
本文认为创意经济是从外延型产品经济,转向内需型消费经济的重要方向之一。创意经济与知识经济有很大不同,必须研究创意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政府的公共政策。当前政府对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的公共政策方向应当放在:构建国家创意经济平台、建立创意产业协调机制和培养人才、孵化产业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产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各方面的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联。文化作为其中因素之一,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已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形成的重要先决条件之一。本文论述了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和现状,分析了当前茶叶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利用文化创意促进茶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实现茶叶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转型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大势所趋。在承接产业转移这个大背景下,已有的产业群为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先进的技术和完备的基础设施,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经之路,也必将发挥其辐射效应,带动整个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皖江城市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其次分析了发展的优势,最后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创意产业在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国都开始重视并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来占领这一新兴的市场需求。我国在发展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商业模式。本文从商业模式创新的角度出发,尝试从创意产业的价值诉求、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来分析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中的共性,探讨如何从这些角度实现创意产业和自身城市特点的良好结合,并以杭州市为例,分析其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杭州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文化创意产业从出现开始就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地位,而中国的创意产业自2004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创意产业论坛以来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前发展。南京创意产业园的建立标志着南京走在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路上。本文以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系对创意东八区的调研为基础,并以创意东8区为缩影探讨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市场化是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中的明确内涵,只有市场化的文化创意产品才能够称之为文化创意产业。当然,在这一点上的认识,目前也有分歧。有专家认为,应该叫创意产业,不要加上文化。分歧暂且不说,从产业形成的角度讲,  相似文献   

14.
潘建林 《中国市场》2012,(35):32-33,61
义乌创意产业作为义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义乌市场未来发展的新机会。本文在创意及创意产业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基于义乌市场分析了当前义乌创意产业链及外围创意生态体系构建等现状,并从义乌市场与创意产业联动、创意人才培养等角度分析了发展义乌创意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小智 《中国广告》2007,(2):92-95
在英国首次提出创意产业这个概念之后,世界各国都纷纷聚焦在创意经济上。最近两年中国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也让我们着实感受到了这种风潮。以上海为例,上海的创意产业园区不论在数量上、面积上,还是发展的速度上,在国内都可算名列前茅。从2005年4月上海市政府对第一批18家产业园区授牌以来,上海现在的创意产业园区已有75家,可见速度之快。而且上海的创意产业园区越办越大,据报道,2006年11月22日,上海借2006年度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之机推出第四批创意产业集聚区,全部27家园区的总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接近前三批48家创意产业园区建筑面积总和。在这场创意大潮中,每个人都要上去淘把金。中国的许多城市都在争先恐后地办创意产业园区。似乎要发展创意产业,就必须先要有一产业园区。但我们也不禁要问,拥有了创意产业园区,是否就拥有了创意?是否就能从实质上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创意产业: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盛垒 《市场研究》2006,(1):18-2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网络为基础,以全球化为支撑的新知识型经济形态的演进以及科技与化的融合使创意产业在综合国力和城市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显。创意产业对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作用逐渐显现,创意产业的概念也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创意经济的发展和创意经济的产业化备受关注。创意产业的创意和创新,不仅具有强烈的空间集聚属性,如现代创意产业的主要部分集中在像巴黎、纽约、东京、伦敦、洛杉矶等国际化城市,而且带有一种强大的短时性逻辑,如创意市场的不稳定和波动性以及流行化元素的迅速转换。在现代产业体系中,以化创造为代表的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无可置疑的核心产业部门,扮演着城市发展的经济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在经济和社会都在快速地发展,人民的精神消费需要也在持续地提升,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经济支柱里面的占有比例日益增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趋势跟它运用的商业模式有很紧密的联系,文章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做出分析,随后讨论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构造成分和几种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下,国家以及各省市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与日俱增,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中国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平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也在短短几年中迅速形成规模。现在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呈现出了什么特点?其新的发展在不同的时间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状况。因此,对当下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新发展进行研究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丁邦清 《广告大观》2007,(6S):43-44
国际上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空前加强,在新的经济格局中创意产业所做出的贡献日益突出,如欧共体把创意产业作为21世纪的关键性产业。我国也力图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要实现从手的制造到脑的创造,创意产业的发展是重要而必要的保障。面对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无疑是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文化创意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也是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基于文化创意企业的特点构建了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15—2020年128家文化创意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及差异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文化创意企业的竞争力在企业间存在较大差异;整体水平随时间变化有所下降,但创意资源和规模不断增长;企业竞争力存在细分产业差异,相较于文化创意非核心企业,核心层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创意资源的投入和积累更多。研究成果为提高我国文化创意企业竞争力提出了针对性建议,这对文化创意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战略性产业进而带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