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通过小水体生态养殖本地塘角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8.7m2水体养殖塘角鱼年收获商品鱼441.6kg,成活率84.05%,利润2231.2元,投入产出比为1:1.73。  相似文献   

2.
龙虾、河蟹、鳜鱼生态立体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虾、河蟹、鳜鱼生态立体养殖模式,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提高水体养殖产量,增加了养殖效益,是一种生态立体高效养殖模式。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7~2009年,在莆田市后海垦区高滩位区采用复合池塘生态系统生态调控养殖技术开展了花蛤反季节高效池塘生态养殖。2007。2008年,13.33hm2示范塘收获花蛤平均规格为59粒/500g,销售平均价格为4.93元/500g,单位产量为5415.75kg/hm2,养殖净利润较传统养殖模式(按照净利润18000元/hm2)的养殖净利润提高了26.80%,投入产出比和净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67和1:0.75。2008.2009年,13.33hm2示范塘和33.33hm2推广塘生产的花蛤单位产量分别为6042.49kg/hm2和5850.75kg/hm2,收获规格分别为50粒/500g和54粒/500g,平均价格为4.8元/500g,较福建省花蛤集中大量上市时的价格3.2元/500g有大幅度提高,示范和推广池塘的养殖净利润较传统养殖模式的养殖净利润(按照净利润18000元/hm2)分别提高了58.31%和44.82%,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97和1:1.87,净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0.97和1:0.87。结果表明:采用花蛤反季节高效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高滩位区花蛤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五、幼虾的培育 离开母体的幼虾体长大约在1cm左右,虽可直接放入水体养殖。但此时的幼虾由于个体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躲避敌害的能力弱,直接放入水体中养殖将影响幼虾的成活率,从而影响成虾的产量。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幼虾培育,将幼虾培育到3cm左右时,再放入成虾养殖水体中养殖,可有效地提高幼虾的成活率和成虾的养殖产量。  相似文献   

5.
宝应县地处里下河地区,水面资源丰富。为了充分利用水体,增加养殖效益,降低养殖风险,许多养殖户将栖息水层空间不同、食性或摄食方式有异、相互间生存竞争矛盾较少、甚至是共生共栖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品种的养殖对象放养于同一水体中进行混套养殖,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由于水产养殖的特殊性,通常在水体中某一养殖品种发生病害,要针对所有养殖对象用药。而不同的养殖对象对防治病害药物的忍耐性各不相同,给用药防病治病带来一定的难度和风险。我县混套养殖面积较大.时间较长。在生产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蓝天 《农家之友》2006,(10S):41-42
改造稻田或利用现有池塘进行黄鳝的网箱养殖,是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高效益养殖项目。根据近两年行情.一般每亩成本投入约7000元.当年可获纯利1.7~2.2万元。现将其高产高效技术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利用养殖池塘水体资源,在不影响河蟹产量的前提下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和养殖效益,2005年1月起我站在我县六郎镇千亩河蟹养殖基地选择了养殖河蟹池塘4口,面积67亩,其中试验塘2口,面积35亩,对照塘2口,面积32亩,开展套放仔虾、细鳞斜颌鲴(俗称黄条)试验示范,两组试验塘共投放扣蟹3.32万只、仔虾122.5万只、  相似文献   

8.
<正>"养鱼先养水",培养优质的养殖水体在水产养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育藻肥水是水产养殖中培养优质养殖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合理施肥,培育优良藻相,对整个养殖过程的成败起到了决定性重要作用。(1)可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培育的优良藻类,通过光合作用,白天能有效增加水体溶解氧。  相似文献   

9.
随着渔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各地的宜渔水面充分利用,投放鱼类提高水体的综合效益。我县水库鱼类养殖,从1990年至2003年的十多年时间不断探讨,摸索一套高产的养殖技术办法。全县的水库养殖,普遍获得高产量高效益,其中丰山石丘水库面积260亩,近年来,每年养殖总产量稳定在400吨,平均亩产1.54吨,总产值达到200多万元。具体主要技术操作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混养 应有全新的概念。一提到水产混养,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四大家鱼的混养,似乎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更多的混养模式了。其实,科学的混养概念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水产混养的目的在于:(1)充分利用有限的水体空间;(2)合理地安排各生物群体之间的食物链;(3)减少病害传播的机会;(4)提高综合养殖产量;(5)提高综合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1.
许敏光 《农家之友》2003,(13):32-32
本地塘角鱼适应性强,且肉实质优,味道鲜美浓郁,富含营养。长期以来其市场价格较高且稳定。如何养殖才能达到周期短,效益高呢?现给大家介绍这方面的经验。一、幼龄鱼池及其养护。本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利用养殖池塘水体资源,在不影响河蟹产量的前提下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和养殖效益,2005年1月起我站在我县六郎镇千亩河蟹养殖基地选择了养殖河蟹池塘4口,面积67亩,其中试验塘2口。面积35亩,对照墉2口,面积32亩,开展套放仔虾、细鳞斜颌鲴(俗称黄条)试验示范.两组试验塘共投放扣蟹3.32万只、仔虾122.5万只、黄条鱼种1400尾、  相似文献   

13.
大水面养鱼由于水体较大.鱼类发病防治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大水面普遍施药,既不经济,又造成污染:实践证明:控制大水面鱼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养殖户必须从以下10个方面着手,确保养殖成功。  相似文献   

14.
<正>节水渔业是指使养殖过程中的养殖水体尽量减少大容量的更换而仅添加被蒸发的养殖用水量,同时使养殖水体中的生态系统处  相似文献   

15.
<正>水库网箱养殖是充分利用大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水体空间,让鱼类生活在干净卫生和充分交换的高溶氧水体里,是发展无公害水产品的养殖模式,该养殖模式投资小、生长快、便于管理。这种养殖模式既不污染自然水体和环境,又保障了商品鱼的品质,能切实发挥水库水体潜能,提高水体的综合效益。福建省德化县小型水库很多,近几年来,当地农民在保证农田灌溉的同时,充分利用水库网箱养殖技术进行鳙鱼的生态养殖,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1、对虾的活力和游泳能力减弱 健康无病的对虾通常栖息于养殖水体的中.下层或近于底部,一般不易看见;有时在池堤上可发现一些虾群,但运动活泼,游泳迅速,弹跳力强。  相似文献   

17.
<正>高效养殖池塘冬季清淤,是渔业生产上首要的工作措施,它直接影响着养殖鱼类的成活率、生长速度、产量和效益的高低。一、池塘淤泥的危害1、池塘淤泥淤积使池塘深度变浅、存水量减少、鱼类生活水体缩小,载鱼量下降,直接影响养鱼产量。2、造成池塘水体严重缺氧浮头。由于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夏秋高温季节,有机  相似文献   

18.
<正>一、影响因素1、水质变化影响网箱养殖中,影响水体水质的因素主要是未食的饵料、养殖对象的排泄物以及化学药品等。未食的饵料散落在水体中,增加了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为了充分挖掘池塘的生产潜力,提高养殖效益。我们采用“二段法”池塘集约化养殖乌鱼,取得很好效果。一方面在第一阶段养殖时,具有放养密度大,驯食易、饲料浪费少和劳动强度轻等优点,而且培养出的大规模乌鱼种规格比较整齐;另一方面在第2阶段的养殖时间大大缩短,1年能养2茬,每667平方米纯效益高达0.9—1.2万元,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合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现状 截至目前.全县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72个.成员2.3万余人.带动农户3.5万户。按行业划分.种植业45个(其中果业30个.蔬菜8个,花椒1个,棉花2个,药材2个,粮食2个),畜牧业27个(其中奶牛养殖13个.生猪养殖9个、养鸡1个,养鸭1个.肉牛1个,奶山羊1个),水产养殖1个。按服务内容划分,产加销综合服务69个.加工服务为主1个.技术信息服务2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