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本身具有浓郁的人文性.蕴涵着人文关怀的内在要求。而它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也决定了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和本质要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并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是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文娟 《理论观察》2014,(1):164-165
马克思在历史观和价值观统一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的高度概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德育,应该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思想,因此人文关怀是高校德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以人文关怀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全面认识高校德育的重要性,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席凯亮 《魅力中国》2014,(4):157-157
在不摒弃语文工具性教学的前提下,加强人文性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样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它又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提供人性的、精神的、审美的支持,传承民族文化香火,培育民族文化肌理,使得民族的生命在一种文明的层面上代代延续。语文教学必须要皈依生命,必须要确立生命价值取向。这既是语文学科自身具备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时代和社会的前进赋予语文教学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郭丽萍 《科学决策》2008,(12):40-40
孩子的今天预示着祖国的明天,如何让一个孩子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知识与能力等方面和谐发展,是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知道,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地方,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殿堂,我认为学校的人文氛围是影响孩子思想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学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对孩子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人格本位”的价值取向取代“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成为当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的主流价值观。当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面临双重任务:强化普通基础教育以提升职业技术教育的伦理价值和人文价值;加强专业技能教育凸显职业技术教育的功利价值。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当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当前经济发展对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7.
海潮 《魅力中国》2012,(29):27-27
大学校园有其特有的教育职能,即反应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取向等。良好的校园景观会感染在校师生,督促其为之奋斗,所以,体现大学的精神在整个大学校园景观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现代大学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以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为例,阐述大学校园建设原本有的人文价值与人文品格、性质或特征可以通过对校园整体规划、建筑、环境与自然加以亲和得以实现这一道理,了解自然观如何在大学校区建设中合理有效利用,为新时期大学校园景观建设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车琦琴 《魅力中国》2011,(12):201-201
新闻价值的取向决定着新闻传播的走向。自网络媒体诞生以来,网络新闻在价值取向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笔者认为,网络媒体新闻在价值取向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某些新闻价值判断标准的内涵有所发展,价值取向的侧重点有所改变,正在形成新的价值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大学人文教育的回归与生命教育有效途径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丹 《黑河学刊》2010,(8):128-130
关爱生命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一种人文教育。生命教育如果缺少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生命教育就只能是知识授受教育。基于目前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与生命教育的紧迫性,探讨高校在进行生命教育中人文因素对其实效的关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服务型政府看我国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的价值取向影响到政策的内容和结果,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提出是我国政府改革的一个里程碑,以人为本不仅应该成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而且应该成为其制定政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草原是艺术的摇篮,艺术就是草原人飞动的魂魄。辽阔的草原为艺术的历史所充盈,艺术的内涵由草原的多彩所蕴籍。作为中华民族三大文化主源之一的草原文化,因思维方式、民族特征和人文追求、价值取向而显示了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有别又互补的艺术活力。  相似文献   

12.
杨丽花 《改革与开放》2017,(18):124-126
人文素质类课程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手段,历经多年的呼吁与探索、反思与完善后,依然面临着严重边缘化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是复杂而多元的。既有当前社会转型、科技发展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冲击与重塑,亦有具体教学环节中出现的种种不理想因素,影响了学生对这类课程的接受与喜爱。本文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深入考察当前人文素质类课程面临的教学困境,进而从完善与创新教师教学模式角度入手,寻求改进策略,使人文素质类课程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人文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人文”的缺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乏人文关怀、大学生管理制度缺乏人本思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加强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重视人文关怀的研究,建设一支专兼职政治辅导员队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伦理取向,运用人文关怀的心理陪护途径;还要建立矛盾预警网络和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任健 《新西部(上)》2013,(14):158-159
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对大学生的高等教育准入分层、人际交往分层和价值取向分层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应对这些影响的对策是:注重人文关怀,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树立分层意识,加强分层教育针对性;尊重差异,求同存异,强化价值共识教育。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我国标语的衍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语反映时代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标语内容和风格也发生了变化。建国以来的一些典型标语,其内容和风格的变化,体现出我国历史的变迁,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变化和全社会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历史观和价值观统一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的高度概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德育,应该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思想,因此人文关怀是高校德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以人文关怀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全面认识高校德育的重要性,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当代德育要切实取得实效,德育理念的创新已成为必然。西方德育发展的态势表明:德育的人文取向越来越凸现。据此,本文认为:人文关怀是德育创新的重要理念;在德育中实施人文关怀仅仅靠重视人文知识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建构一个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的恰当机制,即情感教育机制。在实施人文关怀过程中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1、要有人文情感体验;2、要有人文情感渗透;3、要有人文情感转移【关键词】德育;理念创新;人文关怀;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8.
建筑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之一,是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社会文化的集中反映.是生活和文化价值的统一,凝聚在建筑背后的是生命状态、社会实践、思维模式、审美形态、价值取向等一系列的人文因素在相互作用.文章以保留在古代徽州“一府六县”明清两朝的建筑样式为例,尝试阐述古代徽州建筑样式下所蕴含的四项文化因子:程朱-新安理学的精神引领;耕读传世的价值取向;徽商繁荣的炫富表演和祈求发达的风水观念.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丰富的伦理精神.它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取向、公正平等的道德伦理诉求、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等.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伦理精神,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张彩琴 《魅力中国》2011,(1):231-232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问题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理论问题。公共政策的价值观包含公平、效率、民主、利益等,但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应以更高层次的价值规范——社会公正为第一要义,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