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无公害蔬菜产业组织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战平 《乡镇经济》2001,(10):10-11,14
农产品安全性问题是当前农业发展的紧要问题,发展无公害蔬菜是实现农产品安全的重要突破口。本文结合各地区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实践,系统分析了无公害蔬菜的产业特点及组织要求,提出了发展的五种主要组织模式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国家把抑制食品价格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菜篮子"、"米袋子"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此,对黑河市一季度蔬菜市场价格变化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分析蔬菜销售及价格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提高百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思茅区发展绿色食品蔬菜.关系到思茅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和农民的经济利益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思茅区发展绿色食品蔬菜存在的问题.从思茅区应重视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制订思茅区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标准,完善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安全生产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体系;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根除污染源等宏观的角度提出发展思茅区绿色食品蔬菜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如何保证消费者能吃上绿色、新鲜、安全的食品,已是当务之急。绿色、无公害蔬菜已是大势所趋,必将替代普通蔬菜成为日常蔬菜消费的主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追求的饮食是要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而蔬菜作为民生之本,人们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占据的饮食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黑河市爱辉区凭借地缘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种植环境,已逐步成为适宜和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菜篮子"工程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一直是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重点民生工作之一。其中,蔬菜流通体系建设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环节。2009年起,成都正式启动"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超对接"已经成为成都重要的蔬菜流通销售渠道之一。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成都"农超对接"也面临网点数量、消费群体有限等客观因素制约。因此,在坚持"农超对接"工作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浅谈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霞 《魅力中国》2009,(16):84-85
一、无公害蔬菜的基本概念 无公害蔬菜是指在良性生态环境条件下,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优质、营养、有害物质符合规定标准的商品蔬菜,其最高标准是绿色食品蔬菜即绿色蔬菜。  相似文献   

7.
张秀芳  史建民 《山东经济》2006,22(1):98-100
我国无公害蔬菜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其市场的发育与完善,实质就是无公害蔬菜市场主体的培育。本文依据无公害蔬菜交易特征的分析,基于“竟合”理念。在价值链和产业链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与之相匹配的无公害蔬菜市场主体创新模式,为我国无公害蔬菜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淄博市无公害蔬菜现状的分析发现,淄博市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虽已建立,但是还不健全,不平衡,流通环节的标准化工作也比较薄弱,部分基地检测设备简陋,检测能力不足。文章在此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蔬菜品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蔬菜种类向名、特、优、时、鲜、嫩及无虫害蔬菜发展,无公害蔬菜已成为蔬菜生产的方向。无公害蔬菜是指在无有害物质污染的环境条件下生产的蔬菜,这种蔬菜营养丰富,不含任何不利于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问题,揭示生产与消费的内在规律,调查了2002-2003年和2003-2004年两个年度的菠菜、韭菜、番茄、黄瓜4种蔬菜无公害生产与常规生产的投入产出情况,涉及农户506个(次),取得基础数据2.4万个;调查5个群体对无公害蔬菜的消费行为与认知,涉及913名消费者,获得基础数据5.9万个;在石、邯超市以及蔬菜批发市场获得蔬菜销售数据和农药残留检测数据1200多个;走访河北、山东部分蔬菜生产基地及生产资料和蔬菜流通市场;与国家、省、市无公害农产品管理部门和企业进行直面交谈和考察,获取大量资料。在研究这些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找出了目前我省无公害蔬菜产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以政府为主导干预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为目标,构建了无公害蔬菜物流配送系统,设计了建设初期和成长期的总体框架以及初期和成长期的作业流程,建立了蔬菜档案——蔬菜身份证,对无公害蔬菜生产配送过程实行全面监督,并注重企业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2.
阴秀文 《走向世界》2014,(47):48-51
若说人生最大的事儿是什么?那答案莫过于"吃"。而吃什么安全?怎么吃健康?如今,随着食品安全风波的此起彼伏,"农"字号的产品愈发受到追捧。一直以来,人们似乎都有一个"品牌"情结。无论是吃喝玩乐,还是旅游购物,"牌子"是大家首要考虑的因素。而不知从何时起,"农"字号的产品也刮起了"品牌风"。远了不说,仅说济南的农业品牌就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3.
李桂奇 《广西经济》2007,(7):46-46,24
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是发展绿色、环保、健康、安全的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农业整体素质、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这一背景下,就扶绥而言,思考如何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构建蔬菜园艺产业体系是非常有必要和大有作为的。  相似文献   

14.
杨肖蕾 《中国经贸》2013,(24):35-35
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对蔬菜,特别是无公害蔬菜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无公害蔬菜在培育种植方面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无公害”,农药、化肥的使用依然泛滥,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威胁。本文基于以上问题对提高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水平及增收经济效益的途径予以讨论,提出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强化政府领导、紧密结合4项措施,为蔬菜种植真正达到无公害,提高农民收入,并提高无公害蔬菜的经济效益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遂川蔬菜产业发展已初步形成三种模式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遂川集中连片的商品蔬菜种植总面积约为3000亩,其中被省农业厅列为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2400亩,大棚蔬菜面积735亩。无公害蔬菜和大棚蔬菜年利润每亩分别可达5000元和18000元。初步形成了以泉江螺溪、卜村、于田中州综合蔬菜生产基地为核心区,碧洲宏山红茄、衙前甜玉米、泉江大盆土豆、珠田扁萝卜等特色蔬菜生产基地为专业区的蔬菜产业。  相似文献   

16.
项目推介     
项目1:甘肃天祝县高原魂绿色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项目 项目简介:天祝县哈溪镇地处甘、青两省交界处,周边无公害果蔬种植面积大。该镇海拔高,气候冷凉,无工业“三废”污染,土壤条件适宜于人参果、红提葡萄和无公害蔬菜的种植。  相似文献   

17.
澄波 《东北之窗》2011,(9):12-13
无论从什么角度,春天都是温暖与浪漫的风情写照。 4月24日,复活节的彩蛋照常为人们砸来好运,而"顶上风情"是美国纽约第五大道最为经典的符号。复活节寓意了重生与希望的祈福,这个阳春,在人们心中复活的还有"菜篮子"的丰盈与安全。商务部组织农超对接试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超市门店设立"卖难"蔬菜销售专柜。地球在这个活泛的季节很不平静。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关注,无公害蔬菜也逐渐成了人们消费热点之一。文章以重庆市潼南县为例,系统阐述现阶段潼南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蔬菜是广大市民一日三餐重要的生活必须品,蔬菜产业是"菜篮子"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掌握兴国蔬菜产业发展状况,近期,兴国县农粮局专门派出人员赴赣州五龙蔬菜批发市场和兴国的五丰农贸市场进行调研,走访部分蔬菜生产基地、超市、经销商、菜农等,基本掌握了蔬菜品种、价格及产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发展》2003,(10):49-49
今年,各地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头戏,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点,抓住工作重点,全力寻求突破。陇南地区围绕经济林果、中药材、草畜、蔬菜“四大主导产业”,发展优质无公害苹果、优质无公害茶叶、立体密植丰产蚕桑、反季节蔬菜、优质无公害中药材及优质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六大特色基地”。建成3万亩绿色无污染茶叶基地和1.5万亩蚕桑基地,发展以“三蒜”和冬播洋芋为主的反季节蔬菜15.74万亩,在稳定红芪、当归、纹党、大黄四大传统地道药材的同时,突出发展柴胡、黄苓、山茱萸、天麻四大新药材,面积达33.08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