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平台,具有先天优势,从农业产业化理论及农业产业化价值链角度构建培育路径,以提升其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水平。为此,政府要重新比较优化培育模式;社员要加强自身学习意愿;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创新工作机制,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江主席在报告中已精辟地指出了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当今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笔者认为,当前要着重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农业是一个基础产业,同时又是一个弱质产业。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育的过程中,要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促进农村经济逐步产业化,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能力。因此,实现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发展市场农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叶雪程 《浙江经济》2005,(12):50-51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兰溪市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目标,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探索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欠发达地区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扶持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确立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改革和完善农业管理体制;建立政策支持体系等。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情省力》2005,(5):10-12
近年来,随着“三农”问题解决力度的逐步加大,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把农业产业化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途径大力改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与方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已成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显著活力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周君怡 《中国经贸》2014,(10):91-91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有知识,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各项政策以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开展,并培养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就如何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的作用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是实现第二、第三产业反哺农业的激励机制,是促进科技长入农业经济的载体、关键环节和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由之路。我国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必须健全市场体系,培育农业主导产业、抓好“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建设,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9.
李学春 《发展》2003,(6):46-47
农民、农业和农村工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形势,要探索新途径,采取新举措。当前,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如何解决农产品销售不畅,使分散的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统一的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相适应等问题,是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农业各种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和壮大,为解决农民进入市场、保护农民利益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保障。为此,有必要探索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兴办多种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就甘肃省武威市而言,虽然是全省的主要商…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海门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今年以来,海门市紧紧依托本地特色农业基础,切实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全年农业工作的落脚点,不断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全面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也大大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11.
姜龙 《改革与开放》2010,(12):11-12
今年以来.海门市紧紧依托本地特色农业基础.切实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全年农业工作的落脚点.不断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全面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也大大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严格地说是农村经济产业化,是实现农业与相关产业系列化、社会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最核心问题,是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又是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宝鸡市供销社把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供销社的战略任务和改革方向,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发挥供销社形成的“五大载体”(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市场、村级综合服务站)优势,引导农民进市场,帮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努力探索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的新途径,使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的框架初步形成。培育发展龙头企业14户,创建各类专业合作社121个,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470个。推销农副产品2.3亿元,带动农户11.3万户,占全市产业化经营比重的29.3%,帮助入社农民人均增加收入38元,推动了全市农村小康社会建设。通过参与农业产业化有力地促进了供销社经济效益的提高,全系统在2002年盈利145.3万元的基础上,今年  相似文献   

14.
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及其发展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敏 《乡镇经济》2006,(8):16-20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又一次新的革命性变革,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也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分析研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特征、主要模式,并在分析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动力机制,即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贸工农一体化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首要环节;资本形成与保证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重视科技进步与推广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永久动力;造就和培养新一代农民和农民企业家是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聚集农业资源、培育市场主体,以产业化为突破口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是宝鸡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记者在采访时,请宝鸡市副市长戴征社谈了如下看法:从宝鸡发展市场农业的要求来看,农业产业化要在充分发挥市场调控作用下进行,生产主体、生产要素、生产方式皆要市场化。产业化要以市场为主导,把产品销售置于第一位。龙头企业、中介组织要吸引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集中和合理流动。依据市场要求,合理布局和组织生产,使单家独户的小生产者变成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实现效益最大化。从农业生产规律来看,农业产业化要…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加强市场指导,强化信息服务;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专业农技推广;加强农民带头人培养,积极发展专业技术协会。  相似文献   

17.
中线移民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文章建议库区以柑橘种植和渔业养殖作为农业经济的两大发展方向,还可以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建议安置区结合当地具体特点发展蔬菜、水果种植和畜禽养殖,近郊地区可以建设观光农业,城镇化地区可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移民区域要实现已有特色农业的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保障,并需要特别重视农业知识产权的培育、保护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和农业生态化(即农业"四化")是保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以农民的知识化推动农业的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城镇化,在保证农业生态化的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四化"共同推进、协调发展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9.
“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是十六大报告在述及农业和农村工作时特别强调的任务。在目前的家庭承包生产经营体制下,农民单家独户的分散生产,规模狭小,品种雷同,加之市场信息不灵,生产带有很大盲目性,生产结构的趋同性使农业市场需求与生产经营难以适应,结果是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使生产者、经营者、加工者、消费者均受其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是完善农业市场体系并建立高效良性运行的市场机制,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切实把市场问题解决好,大力推进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必须坚持以市场为起点、为目标,把精…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手段,是引导农民从小生产进入大市场的必由之路,也可以说,是农村、农业、农民的一种脱胎换骨的转变。一、农业产业化需要有相应能力的干部组织和领导1.基层干部是推行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人物农业产业化需要培育和开拓市场,提高农产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