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杨博 《中国西部》2013,(7):106-111
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近代以来城市化的主要推动源泉。早在1843年,英国罗伯特·沃恩就声称:"我们已处于大城市时代。"20世纪以后,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从西欧转移到北美,美国步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期,同时也进入了快速城市化时代。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看,城市化与逐步的工业化和经济变化始终交织在一起。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背景远比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高潮时期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状态和问题更加错综复杂。一方面,中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拉动越来越强;另一方面,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城乡迁移、跨区流动,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无与伦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就用世界先进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样本,为我们国家城镇化发展增添些许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2.
彭秀芬 《北方经济》2001,(11):22-24
城市化是指在工业革命推动下,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上升,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的过程.它与工业化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在工业化道路上取得成就并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必须十分重视城市化发展并建立好城市体系."九五"以来,城市已日益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主战场.加快城市化,实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内蒙古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新论拾萃     
小城镇不能形成"发展极"郑晓幸、彭云辉在《理论前沿》1997年第5期中撰文指出,小城镇不能形成"发展极",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难以加速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中国的工业化必须以相应的城市化进程为条件。在城市化滞后的条件下,要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必须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城市化应充分利用城市的聚集功能和扩散功能,培植和形成新的"发展极",以推动工业化和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生产要素效率提高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根本上依赖于经济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历了四个阶段:计划体制、工业化起步型阶段;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生产结构调整型阶段;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则,准备条件推动工业化全面加快的阶段;初步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伴随着工业发展而兴起的第三产业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化就是工业化的产物。因此,工业化对城市化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20世纪后,近代天津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为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增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王伟 《内蒙古工作》2005,(12):32-33
从城市发展的趋势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县域间经济相互交融,合作不断加强.分工愈加明显,城市定位.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前提性问题,回避不得;更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模糊不得。在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依靠农村工业化来推动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已基本结束,区域性核心地区的发展将是下一阶段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化的中心,城市是积聚社会生产力、创造人类明、高效利用资源的人口与产业相对稠密的地域。城市化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从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社会向以城市人口为主体的社会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明程度、生产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就是其城市化水平。所以如是说,一是因于工业化与经的互为因果关系;二是因于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内涵交叉关系;三是因于城市化对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牵引关系;四是因于城市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关系。围绕这四种关系,我们不妨结合我国的国情次地开展分析:首先,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沿海开放地区工业化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农村工业化发展的主体是乡镇企业,载体是小城镇和广大农村,所以,工业化并没有带来 产业的大规模集中,造成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城市化滞后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后劲和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而必须遵循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城市化进程的内在要求,不失时机地加快城市化,从而推进工业化进程。其次,城市化本身就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没有一个高品位、高层次、高水平的现代化城市,不能算是基本实现现代化。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还是人的现代化,都离不开城市化。推进城市化,是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一个突破口;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更新人们思想观念,提高现代明程度的有效载体和手段。在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化始终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一个城市化水平还不很高的城市,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大力推进城市化。再次,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拉动力。据有关专家测算,全国城镇人口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相应上升1.4个百分点,可拉动房地产业投入1000亿地,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加快城市化进程,可以使更多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这就会快速推进大规模的交通网络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住宅建设,从而扩大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集约、经济的合理利用;可以对环境污染进行集中综合治理,降低治污成本,改善生态环境;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加速人口向城市、城镇集聚;可以促进各类工业企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大量的人才、信息、技术向城市汇聚,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后,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就是城乡工业二元结构的矛盾,内需不足,城市工业品过剩,瞎是相对于农民收入低、农民消费不足形成的。要提高农民收入,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已没有余地,因为我们的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怎样提高农民的收入,使农民消费与城里人接近,只有一条路,减少农民,增加非农人口比重,措施就是加快城市化。从另一个侧面看,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但农业问题、农村及农民问题等这些始终迫切需要解决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比较突出:一是人多地少的矛盾、小农经济分散的生产力方式与统一大市场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农业现代化进展缓慢;二是农副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增产不增收的矛盾更加凸现,农民增收缓慢;三是个体私营和股份合作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所下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难度加大。大力推进城市化,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拓展新的领域,开辟新的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一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必然促使一部分农民放弃原有的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推进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而且,城市人口增加,农副产品的需求必将大幅度上升,这对扩大农产品市场容量,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林飞认为,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动力,除了投资、消费、出口之外,还有科技与城市化,今后这两个因素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将日趋显著。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持久性动力,是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但目前这个动力不足。应在支柱产业中列出若干个重大技术项目,在全国或省、市范围内组织重点攻关。城市化既能创造投资需求,也能创造消费需求,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如果把城镇建设仅仅  相似文献   

9.
吕清 《魅力中国》2010,(33):275-276
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国家。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工业化使经济和人口不断集中,从而推动了英国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工业的发展同时又带来了交通运输,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等的发展,进而又促进了英国城市的发展和扩大。工业化在带来城市发展的同时又伴随着严重的城市病。探讨工业革命对英国城市发展的影响,对于理解近代英国的成功,总结英国城市化的经验教训,对当今中国的城市的发展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城乡整合被很多部门视为是下一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的工业化史无前例,但城市化则因为很多制度因素远远落后于工业化的水平。现在强调城乡统筹的理性,就是要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如果城市化是为了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解决前面遗留下来的问题,那么就很好。但问题并非那么简单。对很多中国政府官员来说,土地的城市化可能比人的城市化来得重要。很多年来,地方缺少财政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11.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经济面临着经济增长空间扩大和经济活动成本偏低的矛盾: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了产业升级和结构变动,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新的增长内容又使工业化与城市化紧密结合,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加快,从而形成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土地、资金、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使用成本又很低,容易导致不计成本、忽视效益的低水平扩张,不利于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妨害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12.
推进湖南城市化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和服务业人口比重逐步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城市化是工业化题中的应有之义,城市化水平是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作为经济过程的工业化和作为社会过程的城市化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共同推进着现代化。湖南经济整体实力的差距和潜力,也主要表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两个方面。与全国相比较,2000年,我省工业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3个百分点,全国为50.9%…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新型工业化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武汉市经济增长与工业化现状,提出武汉市基于新型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郑永年 《中国经贸》2013,(11):86-86
近年来,中国城乡整合被很多部门视为是下一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的工业化史无前例,但城市化则因为很多制度因素远远落后于工业化的水平。现在强调城乡统筹的理性,就是要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5.
庞亚君 《浙江经济》2002,(16):22-23
信息化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机理信息化通过改变城市生产方式,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从而迅速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最基本的动力是产业的空间集聚,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自然会带动城市化向前推进。在工业社会,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在信息社会,信息化则是通过提升工业化,即通过发展城市信息产业、提升城市产业层次来推进城市化。信息产业是以数据处理技术和信息服务为主体的新兴产业,具有知识信息密集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和收人的增长总是会推动文化需求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缺乏有效的互动与链接:一方面是巨大的潜在需求不能实现,另一方面是大量无效的产品供给以及巨大的文化资源不能产业化.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对社会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正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信息化也带来了一次新的城市化革命,成为推进21世纪城市化进程的新动力。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认识。关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一直是各类学者关注的焦点。众多的理论工作者曾从不同的学科包括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生态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如果从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空间集聚的层面看,一般认为:农业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目前,浙江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发动机”和“孵化器”作用,依然体现的十分叫显。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在全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向城市转移。如何将这部分劳动力资源转变为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做  相似文献   

19.
高梅 《改革与战略》2000,(2):32-34,73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工业化的迅速推进,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开始加速。城市化一方面孕育了城市现代文明,促进了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并改变了人们的……  相似文献   

20.
20年来,浙江的经济发展,其增长轴心是工业化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更确切地说是劳动力等廉价资源推动型的、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增长,也可以概括为强县战略。但是,随着工业化向纵深发展,随着消费品需求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随着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随着古典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变,浙江省的跨世纪经济发展,必须转换增长轴心,实施城市化推动型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