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倪美玲 《理论观察》2005,6(6):54-55
在陶渊明的精神世界里,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种人格,理想人格和现实人格。由于主体精神的介入,陶渊明以田园境界的创造和固穷守节的信念实现了理想人格对现实人格的突破和超越,表现了中国中世纪知识分子对生命意义的一次追寻。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2012,(11):1-1
<正>从伦敦到巴黎,从米兰到香港,从纽约到上海,我们发现无论地理的基石,还是文化的血肉,无论现实的城市,还是抽象的精神,千百年来,人们连接他们的是混搭。因为混搭从而灵动时尚得诗意盎然。桃花源无论从地理学上考证,还是从中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去考据,其实都与上述时尚之都们有一脉相通之"气"——混搭,都是人们按照自己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团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选择了田园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是中国历史上"古今隐逸之宗".在东晋浔阳的田野上,诗人的田园情结得到了无尽的释放.他的田园诗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田园诗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  相似文献   

4.
本文解读了魏晋时代陶渊明的田园诗,认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魏晋诗歌在陶渊明那里达到了高峰。第一,解析了陶渊明诗歌赞美劳动的根源在于他的平民本色;第二,陶渊明诗歌抒写劳动美的载体就是田园诗歌;第三,陶渊明诗歌讴歌劳动美的社会寄托,即"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这说明他的创作已自觉地由士大夫文化空间转向平民文化空间,从而拓展了田园诗的美学境界,展示了劳动美深厚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邓杉 《新西部(上)》2010,(4):142-142,146
无论是从艺术与设计范畴上来看,还是从更为宏观的历史范畴上来看,概念都超越了原来定义而具有了更为深刻的精神内涵.从某种意义来讲,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和有效实施必将改变我们的社会面貌.概念已成为一种精神符号,并开始引发人们对人类自身潜能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结合西方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对陶渊明的生平及其作品进行研究后发现,历代学者所提"忠"或"不忠"的观点都没能准确地回答陶渊明与晋宣的关系这个问题,而用"恋晋情结"一词更能切当地概括陶渊明与晋室关系.  相似文献   

7.
菊是陶渊明诗歌中的典型意象之一,具有多重象征蕴藉意义.陶渊明诗歌作品对菊花情有独钟,突出体现了以“芳菊耀秋华”为代表的高洁操守意象,以“采菊东篱下”为代表的隐逸脱俗意象和以“菊制解颓龄”为代表的长寿永恒意象.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的诗,有仁者的悲苦,智者的妙悟。其精神止泊在"任真"这块基石上,从而体现出他高洁脱俗的人品。"任真",真:自然真性,古人认为顺应自然规律是守真性情。任真:听任自然的本性,就是无各种杂念(百情)。任真是陶渊明最突出的性格特点。他无论为人处事,皆表现出真率态度。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的训子诗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他的慈父情怀。他一方面有着平凡的父子之情,这表现在他对其子的寄托和期盼上;另一方面,他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对儿子的教育问题上,存在着委以天运的超旷情怀。本文以平凡父爱的希冀之情和委以天运的旷达情怀两个角度来分析陶渊明内心丰富的情怀。  相似文献   

10.
张敏 《魅力中国》2011,(17):232-232
陶渊明生前声名不显,死后几十年间亦湮没无闻。但随着陶渊明价值的日益被发现,自唐宋以来,陶渊明研究热一再升温。特别是20世纪,陶渊明研究再掀新高潮。陶渊明生平年谱、思想价值、人品文品等陶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但论家繁多,众说纷纭,为了将20世纪陶渊明研究新成果清晰地凸显出来,作者对20世纪陶渊明研究史进行了综合的述评。本文专就20世纪陶渊明年谱研究史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诗中的鸟的意象是诗人人生经历和现实生活的写照。鸟的意象标志着陶渊明人生转折的前后两个阶段。陶渊明诗中的飞鸟(自由之鸟)意象,寄寓诗人早期对功名理想的追求,以及归隐后重获自由的闲适自然。羁鸟(笼中之鸟)寄寓诗人对官场的清醒认识和自己精神家园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2.
亦隐非隐的陶渊明与梭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上东晋诗人陶渊明乃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美国学者梭罗也留下了独自隐居于瓦尔登湖畔的佳话。二者国度、时代迥异,却都被誉为隐逸者,二者在行为和思想上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国务院精神,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广东省委省政府近年出台了12个配套文件,对民营经济的发展给予了更为优化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4.
微评     
《PX之壑》@青石旧友:上马PX项目的地方政府需要更为透明的决策机制,更为严苛的执法环境。@淼淼:在千方百计上项目的同时,不能只顾利益,而忽视自己的社会责任。@ZM小雅:公众需要以科学的精神认识PX,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三者建成合理的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正>一千五百多年前,东晋诗人陶渊明虚构了一个叫桃花源的理想地,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派宁静详和的田园景象。如今,繁华的都市车水马龙,人潮汹涌,而陶渊明一千多年前编织的梦想仍然撩拨着现代人的心弦。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只是有的人一直坚守,有的人却早已离开,去了远方。临沧唯一的老街太平街,土墙灰瓦、雕花木窗的老屋在高楼林立、喧嚣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归隐思想的形成有着曲折的过程。“质性自然”的个性使他在实现儒家传统人生价值观的道路上,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一步步走入田园。然而,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内心并未真正平静过。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困惑和人生道路探索的躬行中,陶渊明完成了对儒道两种传统理想人格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丁晨晨 《魅力中国》2010,(6):262-262
陶渊明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位很特别的诗人,对后代的影响已不仅仅是能用重要来概括的了,他已经成为现代很多人的感情寄托,他的诗歌也成为他们精神上的家园。之所以陶渊明有这些特殊的意义,因而他的诗歌也一直流传了下来。但在流传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陶渊明的诗歌在不同的时代的接受也不同。本文试从宋、辽、金、元时代来探讨陶渊明诗歌歌的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18.
<红岩精神>坚持与俱进,挖掘创新,是理论创新之作,堪称理论创新的榜样.<红岩精神>进一步深入挖掘了红岩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把对红岩精神的研究推向了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有幸参加第四期全国县委组织部长任职培训班,聆听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高端报告,生发了一次次前所未有的心灵碰撞,对公道正派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公道正派集中体现了组织工作精神和核心价值理念,是组织部长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也是植根于组织部门的职业之魂、精神之魂、形象之魂.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叶广芩"日本系列小说"的创作将本民族文化人格精神和与之相似的日本大和民族文化人格精神进行了对照比较,透过生活的表象,直抵民族文化人格精神, 并对之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将民族文化人格精神建设推向一个更新更高的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