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庆星 《商场现代化》2005,72(24):225-227
随着国际社会的深刻变化,人们对外交问题的研究逐步突破传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视角,从文化的视角去阐释国际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独特的地缘环境和历史进程形成了日本文化的模式,该模式的价值精神赋予了日本特定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他们共同影响着日本的政治外交和经济外交.  相似文献   

2.
文化外交,作为新型外交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国际形象。日本动漫外交作为日本文化外交的组成部分之一,帮助日本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中国文化外交应该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学习日本的成功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机制,以此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后,传统的外交模式遭遇信任危机,冷战阴影严重制约了政治外交和军事外交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经济外交的地位愈加凸显,国家经济活动逐渐摆脱政治交往的框架束缚,经济外交逐渐成为政府间外交的重要方式。因此,如何把握经济外交的内涵与优势,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实现综合国力的稳步增长,推动我国整体外交的持续发展是当前经济外交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商》2015,(46)
发展对外文化战略是我国现阶段外交的一大重要策略。是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同等重要的发展策略之一。是当前对外文化交流现状和战略机遇期国家发展的要求,也是保障文化安全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军事等实力的提升,快速的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成为了这一阶段必不可少的重点之一。通过文化外交的策略,让人们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促进中国的外交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中国的对外文化战略必须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鼓励相互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世界繁荣为目标,坚持弘扬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明确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战略机遇期与经济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21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是中国展开战略性全方位经济外交的最佳时期,通过对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外交情况进行比较,发现经济外交的模式、力度、效果和目标,往往和一个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实际国力有很大关系,根据自身实际确定的经济外交战略才是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6.
葛士强 《消费导刊》2009,(20):256-256
冷战后处在复杂险恶国际背景下的古巴运用软实力外交改善了古巴的国际形象,为其发展拓展了国际空间。如何在今后外交中继续运用软实力是社会主义古巴在严峻的国际政治生态环境下谋求发展面临的必然问题。  相似文献   

7.
罗婧 《华商》2008,(12):93-94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和政治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日本正是在自身经济实力增强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形式的经济外交手段弥补自己作为战败国与美国结盟导致的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受到限制的外交能力,从而为自己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铺路。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的体育外交政策是针对特定时期内对体育外交行为的准则.体育外交具有国家外交和民间外交的双重属性,体育外交政策必须服务、服从于国家外交政策,这体现了体育与政治的客观联系;体育外交政策又并非完全局限于国家外交政策的范畴,这体现了体育的相对独立性.在我国全面建设体育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并非是单一的政治诉求,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体育外交政策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9.
正经贸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博弈的硬道理。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国际竞争中各国往往从外交、信息、政治、经济、文化、情报、军事、社会等更具柔性的软层面发动攻势,"不战而屈人之兵",各国也一直将其跨国公司视为国家形象建设最重要的力量。海外民生工程更是国家及企业形象建设的前沿重地。李克强总理2014年5月访非期间,首次召开海外民生工程座谈会,明确提出"外交工作既要顶天也要立地"、"把海外民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正前所未有的进入国际视野,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开始推行公共外交政策。本文认为,在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风生水起之时,我们应当认识到提升文化自信,是公共外交事业发展的基础,应当成为公共外交事业展开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1.
姜跃春姜跃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部主任、经济外交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日关系、东亚区域合作和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被坊间视为日本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是中国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专业机构,致力于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的中远期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2.
2004年8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接见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工作会议代表时,公开使用"经济外交"的概念,此后,中国的经济外交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代。经济外交已经是我国和平与发展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从"以经济促外交"进入"以外交促经济"的时代。但是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除了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之外,还必须以负责任的态度,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中国政府在实施经济外交时要配合政治外交、文化外交,以消除"中国威胁论"的不良影响,切实达到中国与世界"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中国推动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承认的外交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基本成形,一个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但是绝大多数西方仍以冷战思维为导向,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中国通过首脑外交、商务部主导的经济外交和行业的参与等外交努力,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包括一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承认了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或行业局部的市场经济地位.由于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问题本质上是政治问题,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外交部的职能作用,尤其要重视总体外交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平衡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美两国的贸易逆差、外交反应与双边贸易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两国贸易逆差是中美经济和政治外交博弈互动的结果,并由中美两国经济内生力量和政治外交力量共同决定。实证模型表明:(1)中美两国贸易逆差扩大是两国外交重要的驱动力量;(2)中美两国总外交具有缩小贸易逆差、平衡两国贸易的效应,而中美两国双边访问、双边协商和外交声明的贸易平衡效应具有边际不对称性和时滞性;(3)中美两国贸易逆差历史积累具有逆差扩张效应;(4)中美两国贸易逆差的变动由逆差自身扩张效应和外交平衡效应共同决定,但起主要作用的是经济内生逆差积累扩张效应;(5)中美两国可以积极发展外交和调整外交组合模式,调节两国贸易逆差,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国贸易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静 《商业科技》2008,(17):16-16
2004年8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接见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工作会议代表时,公开使用“经济外交”的概念,此后,中国的经济外交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代。经济外交已经是我国和平与发展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从“以经济促外交”进入“以外交促经济”的时代。但是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除了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之外,还必须以负责任的态度,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中国政府在实施经济外交时要配合政治外交、文化外交,以消除“中国威胁论”的不良影响,切实达到中国与世界“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美国经济外交中的单边经济制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冷战的结束,两极对峙终结,国际政治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经济外交成为总体外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国开展经济外交.在出现经济摩擦的情况下,中国从来都避免采取武力或经济制裁等硬性手段,主张在平等协商和谈判的基础上解决分岐.而作为冷战后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美国,受其资本主义经济外交理念的支配,却将经济制裁作为其经济外交政策的核心.经济制裁是把"双刃剑",有可能在国际政治中得以延续.但是如果不转变传统的制裁思维,经济制裁的最终破产又将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品牌》2015,(5)
文革后,邓小平以其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和敏锐观察力,在大量外交实践基础上形成一系列外交思想。新时期,邓小平外交思想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和平环境。当前,面对"中国威胁论"的言论此起彼伏,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以邓小平外交思想为指导,坚持原则,科学判断,锐意进取,争取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新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8.
杨方圆  陈义 《消费导刊》2009,(16):231-231
近年来,中国软实力成为研究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视角。"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自身吸引力,而不需要诉诸武力威胁或经济制裁,以实现自身发展的非物质力量。本文将从文化外交、多边外交、对外援助政策三个维度论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9.
颜潇逸 《商》2014,(37):83-83
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联立政权的产生 九十年代初,日本国内国际环境都面临巨大的变革。国际上面临着美苏冷战体制的终结,国内则面临时隔三十八年的联立政权重新产生。 二战后,日本在和平宪法和美国控制下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同时作为西方自由主义阵营的一员度过了整个冷战时期。这个阶段日本的外交,采取的是以西方阵营的外交政策为基础的,依赖于日美安保条约的,以苏联为假想敌的自我防御式的外交政策。但是,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国际环境一变再变。90年的海湾危机、91年苏联解体、93年开始的朝鲜核问题、95年的台海问题等等重大国际事件接踵而至,成为日本一个个必须要面对的外交新课题。九十年代后冷战时期世界格局的确立,标志着外交政策进入了一个摸索前行的时代,日本也一样,一场深刻的思考和变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当今气候变化已经演变成为发展问题和政治问题,并且其"政治化"倾向越来越明显,气候外交成为国际舞台中的新主角。中美作为世界上有重大影响力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其气候外交的政策、立场有一定的分歧,同时也面临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也有一定的共同利益,在世界气候外交中,中美两国利用自身的影响和地位,求同存异,认识和理解分歧,开展合作,才能推动气候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