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1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中国从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民大国,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这种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镇人口百分比的变化,它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将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其中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比首次突破50%关口,达51.27%。由此表明,中国历史性地结束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旧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张新亚 《北方经济》2010,(17):76-79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截至2009年底,全国城镇人口达6.22亿,城镇化水平达46.6%."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预计超过50%,进入城市社会.这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将引起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人口分布结构以及对金融需求结构的调整与变迁.  相似文献   

4.
正短短三十多年间,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51.27%,超过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已经有118座。这无疑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我国快速的城市化,令世界为之惊叹,但人口众多的超大城市的纷纷涌现,却暴露出10种"城市病"。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2011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134735万人,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这标志着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城市的恣意扩张,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使我国许多城市的"城市病"进入集中爆发期。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其中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比首次突破50%关口,达51.27%。由此表明,中国历史性地结束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旧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体现.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词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工程师A·Serda 1867年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中.目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011年城市化率达到了51.3%,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亿人,标志着我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实施积极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既是城市化发展本身客观规律的需要,又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城镇人口迅速增长期。八年时间全国城市增加到183个,城镇人口增长到9949万人,年均增长523万人;城镇人口比重达15.4%,比1949年提高4.8个百分点。这一时期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是迁移因素。随着"—·五"时期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农村劳动力大批涌进  相似文献   

8.
<正> "汽车社会"(AutoSociety)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随着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国际上通常认为,一个地区进入"汽车社会"的重要标志是每百户居民拥有汽车数量达到二十辆左右。目前我国已有北京、深圳、东莞、广州等发达城市达到或接近这一标准。可以预计,未来5~10年时间内,我国将有更多的城市进入"汽车社会"。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今天的中国既没有充分认识到汽车社会的巨大成本,也还没做好进入汽车社会的准备。因为  相似文献   

9.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类的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比重逐步上升,人口不断从农村向城市聚集,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逐渐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和产业发展密不可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非农产业比重持续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可自由流动的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随着产业发展日渐向城市聚集,推动城市化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创造了城市文明。从1985年到2012年,随着工业化推进,我国城镇人口从2.51亿增加到7.12亿,城镇化率从23.71%提升到了52.6%。单从数据看,我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然而现实情况是,按城镇常住人口统计的城镇化率,还包括了接近2.63亿的农民工群体。这个群体工作、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城市化已进入了比较活跃的健康发展时期。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量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黄敏敏  魏樊 《特区经济》2007,216(1):266-267
城镇人口规模是反映城市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以莆田市为例,从城镇人口的定义着手,认为统计城镇人口规模的关键是如何判定城市化地域范围,选择何种人口口径。通过对比不同城乡划分标准、不同人口口径所得的莆田市城镇人口规模,并研究造成城镇人口规模差异的原因,结合莆田市卫星遥感影像图、城镇建设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借鉴第五次人口普查城乡划分标准,制定一系列城乡划分指标,得出莆田市城市化地域统计范围,兼顾考虑流动人口的因素,从而得出莆田市真正的城镇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化的背后--农业的潜在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的实质含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发展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的精神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质转化和强化.2000年中央提出<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各地掀起"城市化"和"工业化"甚至是"经营城市"的浪潮,致使大量的农业用地转为非农用途,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形成了四千万的失去土地又没有社会保障的农民存在,严重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是进入新世纪、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是保持经济增长良好势头、乘势前进的关键一年.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一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上海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将处于新的调整期,以逐步增强综合竞争力;社会事业处于新的发展期,突出社区发展,体现以人为本,安居乐业;城市功能处于强化期,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革进入攻坚期,经济将继续保持领先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人往哪儿去?     
尹中卿  陶然 《西部大开发》2012,(12):102-103
主持人语:过去30年,中国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了去年年底的近7亿,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去年的51.27%。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总人口的一半,并处于持续增长中。而城镇化的重要标志就是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进入城市的大量农民其实并没有真正变为市民,他们还是处在一种游离状态中,有人把中国现在的城镇化叫半城镇化。如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如何在人口和空间城市化之间权衡?城镇化的资金又从哪儿来?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我国沿海城市国际化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其标志是2001年10月间由建设部主持审定的"大北京规划",明确地提出要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世界级城市"这一术语第一次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1年后上海也提出要建设"世界城市",代替了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提法.我国沿海城市国际化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深圳在其"八·五"计划中就提出了要把深圳建设成为"国际性城市",这在我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当属首创,从那时以来一直作为深圳发展的指导思想.据报导,今年初,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考察深圳时指出深圳要建成"国际化城市",肯定了深圳的既定目标,这个目标尚未实现,仍在"化"的过程中,这就要很好地努力.让人感兴趣的问题是:深圳如何在建设综合性特区中向"国际性城市"发展?有何规律性?本文仅从深圳区市一体这个角度试作探析.  相似文献   

16.
资源型城市是城市职能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广义上是指依靠开发自然资源为主要职能建立起来的城市,狭义上是指依托矿产资源开发成立的城市.本文所分析的对象是矿产资源型城市.据统计,我国现有以煤炭、有色金属等为主的资源型城市118个,其中30多个城市面临资源枯竭问题;现有的8000多座矿山中,400多座资源枯竭,2/3已进入"中老年期",正在加速枯竭进程.  相似文献   

17.
1.城市化与工业化对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有专家作了这样一个比喻:“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推进器”,这是很有道理的。城市化是与产业革命相伴而生的。由于工业革命始于英国,英国的城市化开始得最早,城市化程度也一直领先。1801年,英国的城镇人口比例已经相当于我国1990年的水平,达到26%,城镇数量106座。1851年,其城镇人口比例已达45%,接近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城镇增至265座。进入19世纪,法、  相似文献   

18.
近一两年,我国经济领域有两个热点问题,一是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另一个是"三农"问题,其中农民增收又是难点。在我国西部的许多资源型城市,往往会发现这两个问题并存。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用事业发展是人民生活的必需、政府的形象、对外的窗口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近几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以鼓励、支持和规范公用事业的改革,逐渐使公用事业的改革开始进入"有法可依"的轨道,这标志着我国的公用事业改革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浙江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继续"走在前列",关键是要在城市竞争上抢占制高点,以新型城市化提升新型工业化,以城市经济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世界城市化空间布局和形态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加速发展。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首次超过50%,这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意味着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行为、价值观念将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城市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我国现代城市发育最早、城市密集度最高、城市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之一,长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