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导刊》2007,(2):6-7
2006年的12月28日,中国银监会修改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自当日起,在中国发起设立商业银行将无需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相似文献   

2.
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福是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崇献 《经济导刊》2005,(12):20-24
国内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近两年的事情,部分银行通过多次碰撞和磨合已经产生积极的出现的变化,利大还是弊大的效果不仅需要进行战略分析,还要在市场运作中观察和把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我国17家引资银行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不良贷款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对国内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影响效应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境外战略投资者进入程度的加深,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纯技术效率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且这种特征不因银行的所有权性质而产生显著的差异,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水平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对此,应充分发挥本土银行的地缘文化优势,提高自身吸收能力;完善合作协议,真正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  相似文献   

4.
对中资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晋生  霍朝晖 《经济师》2006,(10):109-109,111
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推进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很多中资商业银行都通过出让部分股权的方式,纷纷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文章对我国银行业今后改革、发展的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中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近几年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已先后有十几家中资银行引入了境外战略投资者。中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这一改革措施的选取是正确的,但外资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没有必然联系的实证检验结果提示我们,银行绩效的提升不一定非要以外资控股为前提。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保持国内力量的银行控股权应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平滑盈余行为是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的表现。近年来,银行积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以改善其公司治理结构,但是境外战略投资者能否抑制银行平滑盈余行为,尚未看到相关研究。本文采用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派驻董事成员和制衡银行第一大股东作为公司治理的衡量变量,并结合我国银行所有权结构的差异,来实证研究境外战略投资者对银行平滑盈余行为的影响。经研究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存在平滑盈余行为,但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存在平滑盈余行为;境外战略投资者通过改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有效抑制了银行的平滑盈余行为,但抑制效应仅在城市商业银行中显著存在。  相似文献   

7.
境外战略投资者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银行为何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境外战略投资者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什么,而境外投资者积极入股国内银行的真正用意又在哪里,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我国银行业偏好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这一现象,从定性和实证分析两方面探究其原因,以为我国银行业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交通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代表,通过分析境外投资者引入对两者经营业绩和治理结构的作用效果,探讨境外投资者对国内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同时对比作用效果,揭示境外投资者对国内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影响差异。境外投资者的引入确实对国内银行业公司治理结构产生了影响,且影响的正面效果多于负面。交行和深发展引入境外投资者后,两者在净利润、每股收益、资本充足率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10.
境外战略投资者与国有银行效率的帕累托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银行低效率几乎是一个明显事实.本文以历史经验和文献综述方法研究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国有银行的效率影响问题.主要的发现有:国有银行效率更多地符合政治观点而非发展观点;微观效率方面,外资持大股优于持小股,但未必提高宏观金融效率,也需提防金融安全隐患;与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政府在以引入境外投资者推动国有银行的市场化改革方面具有战略性、主动性和渐进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年敏 《时代经贸》2008,6(1):173
引进战略投资者已成为当前商业银行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引进战略投资者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确定合理的引资原则,实行战略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对境外投资者的金融监管力度和构建完整的中国银行业安全体系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中资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考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明  王占军 《经济导刊》2005,(12):26-33
中国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所面临的最大障碍和困难在短时间内不能完全靠自己解决,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与资源,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运用我国商业银行1995至2015年的数据分析境外战略投资者对非利息业务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促进非利息业务发展;而且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时间越长、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境外战略投资者派遣董事或高管,对非利息业务影响越大.其次,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佣金手续非业务有显著影响,而对交易业务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与非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境外战略投资者对非利息业务的影响在国有商业银行中更弱.  相似文献   

14.
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自2005年6月起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开始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文章在分析了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产生的积极影响基础上指出现实中存在影响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因素,最后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境外战略投资者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战略引资的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虽然境外战略投资者在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作用还较为有限;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还面临诸多问题和不确定性.2008年底以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减持不仅在国内金融界和学术界引发了关于战略引资的争论,而且还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继续推进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目前有关当局应当在总结战略引资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最后,本文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18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银行2002-2007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外资入股及入股比例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资产费用率与外资入股呈现正相关和外资入股对净利息收入的影响有限,外资入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但提升程度不大,外资入股效应有待进一步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透过战略投资者入股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现象,探讨境外战略投资者引入与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提出构建优秀企业文化的思路以及贯彻执行企业文化的路径选择,构建合理的文化效应,以达到双方文化的有效融合,推动双方合作成功.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放宽外资入股限制的背景下,研究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些年,作为世界银行集团成员的国际金融公司成为多家中资银行引进的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完善公司治理、实现技术进步、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合作经验对我国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有较强的启示作用。中国银行业在引资前要合理规划目标,强调"引知"、促进差异化发展及"走出去";引资时要慎重选择对象,投资者需满足真正开展战略投资、软性资源雄厚和有利于维护中国金融稳定的条件;引资后为保障实现"双赢"的收益目标,政府要不断营造成熟完善的制度环境,银行要构建高效共赢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年底以来,境外战略投资者大幅减持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权,对中国股市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中国金融安全。本文认为,为了防止类似冲击再次发生,必须对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相关机制尤其是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机制进行改革,进而从根本上减少境外战略投资者转变为战略投机者的可能性,降低由于境外战略投资者退出而对中国股市和中国金融安全造成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在我国金融界,尤其是银行业,涌现出了外资参股的热潮。大量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银行,包括建、工、中三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自从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一系列相关法律规定之后,入股中资银行的境外金融机构的数量更是直线上升,入股比例也大幅增加。为什么会出现大量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银行这种情况?在这里,笔者将对外资进入的动因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