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KIBS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特征展开对比分析,找出KIBS有别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人力资源、畅通沟通、配备基础设施、制订相关法律法规、资金来源渠道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27个主要地区131家农户进行调查访谈,对湖北省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基本情况做了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湖北省的地域经济特点,对湖北省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对湖北省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湖北省农业物流发展的现状,总结了农业物流的相关概念,通过分析湖北省农业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农业供应链的结构,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以达到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农业物流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9,(2)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地理位置优越,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其农产品种类繁且独具地方特色;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通过网络销售特色农产品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尝试开展农业电商。本篇论文主要依据湖北省特色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现状,探讨其网络营销策略,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红安县位于大别山南麓,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既具有丰富的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又拥有历史价值极高的红色人文旅游资源。但该县至今经济仍欠发达,如何通过发展旅游业这项关联性极强的产业来带动其他产业的系统发展,最终达到促进该县整体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红安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及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其发展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宇杰 《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19,(3):14-15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开放型经济创造了\"第一个与西方国家建立友好省州关系\"\"第一个在美国自办展的省份\"\"第一个设立中美合资企业的省份\"等多个第一,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初步形成了以武汉市为龙头,以沿江城市为主线的对外开放格局。但横向比较,部分开放型经济指标已明显落后于河南、重庆等中西部省市,建成内陆开放高地的目标面临极大挑战,具有极大压力。湖北省如何迎着难得的自贸区建设发展机遇,全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亟待积极面对的一个现实而又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马啸涛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4,(14):44-46
贵州省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长期以来,贵州省产业结构虽然得到一定的优化,第二、三产业比重有所提高,但是与全国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农村地区城镇化水平、工业化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目前,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工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对农业现代化、提升城镇化水平、吸纳农村劳动力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贵州省应加大力度发展工业,推进工业化进程;应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逐步完善贵州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经济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积极实施外向型开放战略,制定鼓励外商投资政策,利用外部资金、技术和优秀人才促进本地区行业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拓展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8.
近几个月来,我国CPI增幅持续处在较高水平,使得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增强。对此,从国家政府网站公布的42种食品在过去13个月内以十天为时间间隔的价格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对价格进行预测并对有关部门提出建议。通过价格预测模型,预测到了42种食品在4月5日的价格以及它们在4、5月份的价格平均值。预测模型误差非常小,绝大部分预测值的误差都控制在2%以内,由预测值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食品确实会保持价格增长的趋势。由于食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不能任由其价格过度增长,政府应当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好"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6,(7)
引入融资融券业务是我国资本市场一个重要的金融政策,融资融券在中国实施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从2015年6月的融资融券的相关制度出现了很多变化。融资融券的杠杆效应,可以起到防止股价剧烈波动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国股票市场融资融券推出时间较短,以及监管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导致融券对股价的波动率起的是相反的作用,即增加股价的波动率,而融资的作用也没有表现出来,这就说明以后的监管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11.
汪利虹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66-70
环境问题是目前湖北经济发展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发展农业绿色物流是湖北农业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指出发展湖北农业绿色物流已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并在分析发展湖北农业绿色物流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湖北农业绿色物流系统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鄂豫两省农产品品牌发展影响较大的品牌发展模式进行比较,找出湖北省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差距,进而从龙头企业培育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规模和科技创新提升品牌等三个角度对湖北农产品品牌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童藤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19-23
湖北省碳金融的发展不能以一个统一的模式来概括,在考虑其碳排放概况、碳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式、优势及制约要素的前提下,湖北省碳金融发展模式应该是以碳交易平台建设为先导,以碳服务创新为核心,以区域碳金融市场建设为目标的综合体。从碳金融发展模式的总体路径来看,三个层面应该是层层递进、协同整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分析1995—2009年陕西省三大产业能源碳排放总量及六大部门碳排放变化情况,以及该段期间内产业结构、经济规模与能源结构三大因素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从中发现,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是正向决定性因素,能源结构效应是负向决定性因素。陕西省应调整能源结构,在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和电力等低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使用比例的同时,必须发展其他形式的能源;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低碳绿色产业发展,一方面,政府应当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限制高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运用适当的财政政策引导、鼓励和扶持低碳产业的发展和绿色产品的开发,从而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减轻传统产业的锁定效应。 相似文献
16.
韩科峰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0,(9):17-19
对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来说,它们曾经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长时间、高强度、大规模的开采,使资源日渐枯竭,由此引发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人民生活保障、财政支出等方面压力越来越大。因此,解决资源枯竭型在发展进程中产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尽快建立一个对资源型城市有利的、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其意义主要在于促进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7.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的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县域数据,利用加权求和法对2009~2011年湖北省80个涉农县(市、区)、13个地级市及全省整体的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进行了区域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以2020年新农村建设阶段性目标为节点,截至2011年湖北省新农村建设已走完了接近四分之三的进程,进入后期阶段;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的区域差距较大,平原地区的实现程度明显高于山地、丘陵地区,大中城市郊区和邻近地区的实现程度相对较高,地级(直管)市之间实现程度的差距最高已达到30%,而且差距仍在扩大,生产发展和“四化”同步两项一级指标实现程度的地区差异最为悬殊。 相似文献
18.
19.
湖北省实施移民后扶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移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实现了"让移民留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既定目标,这得益于省委省政府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对移民后扶工作高度重视。针对移民后扶工作中仍然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科学统筹,加大投入,创新体制。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是实现湖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湖北应当以建设"低碳城市"为中心,通过促进居民生活方式与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湖北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科教优势,构建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约束体系、制度保障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促进湖北低碳经济的发展,使之成为湖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与此同时,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态文化旅游、金融服务、循环农业和低碳装备制造五大低碳产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