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涛 《中国市场》2013,(44):59-61
城市化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趋势,但它对传统民族文化带来的冲击极为强大,甚至具有毁灭性。如何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有效地保护好少数民族村寨的原生态和传统乡村文化。保护的目的,保护的对策。以传统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为依托,开展对传统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动态保护工作,使传统的物质文化与时俱进,而非物质文化以其原生态得以传承。这需要强化少数民族村民的文化自信、民族认同和政府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2.
<正>民族村寨是农业发展的产物和遗存,作为少数民族乡村文化重要的活载体,是最能体现其民俗特点的物化形式。保护与发展民族村寨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少数民族村落的原生态特色,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而现实中,一方面,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这是追求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不协调与不平衡,  相似文献   

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对我国特色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阐述了特色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的背景,分析了特色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的困难有四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与创新、劳动力素质、资本、管理等条件的限制;二是市场机制、企业机制、社区居民参与制度等相关制度的约束;三是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失落、民族价值观的改变、民族文化庸俗化利用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四是旅游资源、自然景观等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提出了特色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克服传统观念的误区、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经济-文化人"假设作为民族村寨旅游管理制度研究的逻辑起点,结合对朗德上寨的田野调查进行实证研究。郎德上寨"工分制"的形成和演化体现了村民在旅游活动中的经济行为既有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人"行为的特点,又有受民族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的"文化人"的特征。理清文化观念与经济行为的这种互动关系,才能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互动的原理和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村寨是指具有长期固定的地域范围和自然资源,并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等的行政单位。民族村寨是民族地区保存有较丰富、较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至今尚能集中而真实地展现其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民族村寨旅游即是以民族村寨为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6.
村寨是指具有长期固定的地域范围和自然资源,并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等的行政单位。民族村寨是民族地区保存有较丰富、较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至今尚能集中而真实地展现其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民族村寨旅游即是以民族村寨为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游览观光村寨及其周边和沿途的自然风光,用身心尽情体验其异质文化,从而满足游客追求返璞归真、获取知识、乐趣等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民族村寨旅游如开发得当,在促进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旅游统筹规划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5,(10)
黔东南民族村寨生态资源保存完好,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因此,充分发挥生态资源、民族文化的优势走生态旅游扶贫的路子成为了黔东南民族村寨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黔东南民族村寨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的模式进行分析,建议应在加强政府主导、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民族文化保护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8.
商标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某一种商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标识。民族村寨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依靠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来发展旅游。作为文化产业的民族村寨旅游,不仅需要商标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且需要商标来实现文化的资本化运作。  相似文献   

9.
民族村寨以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国内外旅游者纷至沓来,但随着旅游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民族村寨当地环境、社会和文化带来消极影响.社区居民首当其冲便成为这些消极影响的主要被动承担者.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问题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文章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当前国内外关于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社区参与概念、参与方式、影响因素和应用价值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底蕴源远流长,特有的民族文化风情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旅游资源使得民族旅游备受瞩目。而民族村寨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的活载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能够为当地旅游业带来巨大优势和发展潜力。民族村寨旅游开发首先需要分析当地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态势,寻找相应对策,如贵州省雷山县的西江苗寨借助SWOT战略分析法,明确自身发展态势,从"食、住、行、游、购、娱"几  相似文献   

11.
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文章以龙脊古壮寨为例,探讨其作为一个完整的社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好的保护地方文化,通过分析采用"生态博物馆"与"前台、帷幕、后台"相结合的开发模式,阐释民族村寨开发模式和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的确定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贵州省侗族聚居地--黔东南侗族分布密度较高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侗族村寨的游客和侗族村民作为调查对象,对民居建筑、民间艺术和民族风俗等侗族文化进行研究。目前对侗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尚不够重视,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同时侗族文化随着现代信息化的发展逐渐被淡视的状况,因此,本次研究主要根据异地集锦理论,旨在弥补发展侗族旅游业的缺口,提出发展模式,以此推动原生态地区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现侗族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现有的民族村寨旅游在产权制度安排上存在所有者缺位、制度缺陷、资本遮蔽甚至剥夺文化资源持有者的财产权利等问题,导致了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产权困境,从而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根本性的制约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旅游社区的和谐构建。本文就此困境,提出了几点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兰梓瑜 《中国市场》2015,(9):155-158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乡村特色产业的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地区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如何有效发挥民族村寨资源优势,利用特色产业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是一个意义重大且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对湘西州吉首市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进行了实地入寨调查,以期了解民族地区民族村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许多西南边境特色民族村寨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边境特色民族村寨面对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双重压力,究竟该采取怎样的经济发展方式?本文以云南省腾冲县的一个边境民族村轮马村为例,讨论该村如何能在保护好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希望通过对该村的研究能够给其他类似的边境民族地区以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然保护区周边少数民族是受自然保护区政策影响最普遍、最直接的对象,因此,从民族村寨的角度去审视、完善自然保护区保护政策,是解决自然保护区保护与民族村寨发展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分析自然保护区保护政策与民族村寨发展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而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政策与民族村寨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载体,也是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平台。作为助推少数民族村寨民族文化旅游加速发展的民族特色体育,具有丰厚性、广布性和地域性、多功能性、与其他资源的良好配套性等特点,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民族特色体育与自然风光、人文社会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旅游业,必将成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华  王洁  黄蓉 《商场现代化》2007,(12):219-220
探讨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优势,并提出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商》2014,(20):168-169
创意旅游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融合渗透的产物。在创意时代全面降临之际,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中融入创意因素,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分析黔东南民族村寨发展创意旅游的优势,提出创意旅游促进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的转型升级和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蒋琴  吴学成 《商》2014,(20):168-169
创意旅游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融合渗透的产物。在创意时代全面降临之际,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中融入创意因素,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分析黔东南民族村寨发展创意旅游的优势,提出创意旅游促进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的转型升级和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