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从当今养老现实状况出发,以社会组织这一新兴供给主体为切入点,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问题展开研究。根据对文献和以往研究的梳理,决定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选定的城市社区开展案例研究,分析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过程,研究其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并提出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淼 《中国市场》2022,(14):133-137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状况,是一种创新性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以吉林省内10个地区民生服务领域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发放问卷及现场访谈等方法进行调研,整理赋值后得到研究对象的活力情况,并对内部治理、政社关系这两个维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主成分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影响因素均会对社会组织的活力产生正向影响,进而为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产业供给、提升社会组织活力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关于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品供给和要素供给两个方面,主要涉及产品更新、产品创新、劳动力流动、资本汇聚、技术外溢和政策创新等推动的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升级的内在机理分析。虽然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日益深入,但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都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国外理论和国内实证缺少耦合,对如何将产业转移理论与国内区域产业升级的实践相结合研究不够;现有研究更多地注重了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的经济因素,而对制度创新、行为决策、社会网络、社会文化、决策主体偏好等非经济因素的理论分析明显不足;研究对象上侧重于考察技术或知识密集型产业,而对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自编《老年服务机构员工调查问卷》《企业管理人员调查问卷》,对山东省工商部门注册并正常运营的50家老年服务企业进行调查,深入了解企业性质、规模、岗位设置、提供服务、员工、人才需求、政策支持等基本情况,为山东省老年服务建设规划及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全球范围内各种因素不断变化,行业竞争策略也在不断变化.目前,很多行业都从对抗性竞争转型成为了合作性竞争行业,这种转型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是通过多次实践产生的,有很大的优势.而本文针对这种合作性竞争行业,将对其进行简单的产业组织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是指测量测试和标准等技术,由于该类技术并非政府资助的重点,长期以来面临着比关键性产业共性技术和一般产业共性技术更大的供给困难。本文从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的界定和特点出发,探讨企业联盟作为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形式的可行性和可能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7.
漯河市食品工业企业集群的发展在河南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SCP理论的角度对漯河市的食品工业企业集群进行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结果表明:企业集群在漯河市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市场集中度低、竞争层次低、技术创新缓慢,产业关联度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漯河市食品工业企业集群的发展在河南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SCP理论的角度对漯河市的食品工业企业集群进行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结果表明企业集群在漯河市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市场集中度低、竞争层次低、技术创新缓慢,产业关联度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产业规制对陶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打破传统产业规制思想,将产业规制引入竞争性产业。深入剖析我国陶瓷产业发展现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下我国陶瓷产业规制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陶瓷产业规制的政策性建议,对确保我国陶瓷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忠义 《商》2014,(8):216-216
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的SCP框架为出发点,对中国证券业作产业组织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老年人社区服务供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老年服务机构的供给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职能定位等问题。老年社区服务机构的民营化应成为发展的重点 ,国家兴办的服务机构应把具有较大吸引力的项目做得更好 ,同时逐步退出 ,转为民营 ,在老年服务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社区老年服务机构的重要职能之一在于提供老年人参与文娱活动的机会以及基于老龄保健的各种形式的护理服务及咨询。建议建立健全老年人电子档案以密切社区与其他社会资源的相互配合 ,加强服务跟踪 ,提高服务效率 ,共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Purpose: Prior literature has acknowledged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service business markets (SBMs). However, relatively little research has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s and the motives for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 SBM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nature of relationships and the various motives for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between service provider and customers.

Methodology: This paper adopt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strategy and a case study approach. The context is the maritime industry. One of the largest container terminals in China represents a unique and revelatory case study, wherein nine container terminal-shipping line dyads are the units of analysis. The data were mostly collected via 34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maritime industry professionals. The data were triangulated by including archival records and industry reports.

Findings: The interdependence and nonidentical nature of service delivery episodes are identified and considered to add to the knowledge on SBMs. This research provides evidence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three groups of motives—economic, strategic, and social—for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to SBMs. The motives are found to coexist and to have greater or lesser weight in the actors’ decision making depending on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industry and company development stage, and intern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companies’ common vision and desire to collaborate.

Contribution: Academic papers have usually focused on specific types of motives, associated with a particular theoretical framework (e.g.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Motives have rarely been discussed from multiple theoretical lenses. When motives are identified it is not clear what they really imply in different contexts, and what factors cause them to appear. This paper provides a number of contributions. First, it integrates several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specifies three groups of motives for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 SBMs: economic, strategic, and social. Seco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mpirical findings the paper provide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each group of motives, proposing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motives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appearance. Subsequently, the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through a dyadic perspective, which is relatively rare in SBM research. A dyadic perspective allow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actors’ perceptions and actions to be illuminated. Finally, the research brings in a relatively new and important context—the Chinese maritime industry.

Practical implications: Knowing the needs and motives of counterparts can greatly assist SBM actors in formulating their strategies and planning their investments. It is also important that actors realize that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other side is open to collaboration depends on the interplay of various motives. In general, business professionals should realize that end users increasingly perceive various service delivery stages within a supply chain as interdependent. Thus, to deliver a more integrated and flawless service to the end user, service providers and customers in SBMs should develop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beyond the operational level.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商务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发展商务服务业,是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是解决北京产业“空心化”的现实选择,对其他产业具有巨大的乘数效应和辐射作用;加入WTO,为北京发展商务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008年奥运会为北京商务服务业带来了巨大商机,区域经济合作的快速升温,为北京发展商务服务业形成了良好的区域优势。北京商务服务行业规模初显,但存在规模小,分布散,科技含量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文章提出,加快北京商务服务业发展,应坚持优先发展的原则,培育重点商务服务业;坚持产业集群与扩散的原则,形成有效的多赢格局;坚持科技创新的原则,打造世界级商务服务品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完善市场机制;坚持以引资为突破口的原则,全力打造“总部经济”和“写字楼经济”。  相似文献   

14.
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意义及其配套措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现代服务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扩大内需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但总体上看,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现行的税收制度和政策也不利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对于消除现代服务业领域重复纳税、减轻现代服务业税收负担、促进现代服务业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虽然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势在必行,但在目前改革试点刚刚开始进行、政策效果尚不明朗的情况下,贸然以增值税全面取代营业税还为时过早,改革应该有相应的配套措施,缜密设计,谨慎前行,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5.
潘文轩 《财贸研究》2013,24(1):95-100
理论分析与现实考察表明:由于"营改增"对服务业企业税负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部分试点企业税负"不减反增"并非反常现象。适用增值税税率过高、企业中间投入比率偏低、固定资产更新周期较长、改革试点范围有限、获得增值税发票困难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作为一种局部性的矛盾,部分试点企业税负增加现象及其负面影响切忌夸大,也不应单纯以企业税负变化作为评价"营改增"成效的标准。应对部分试点企业税负增加问题,当务之急是实施过渡性的财政补贴政策与解决增值税发票获取上的技术难题;而从长期看,适时扩大"营改增"范围及调整增值税税率水平与结构是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6.
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但由于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我国在承接服务外包方面还落后于印度、爱尔兰等国。积极承接服务外包是我国参与跨国公司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战略选择。为此,加快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让研究学者开始重新认识服务,对服务概念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不同的服务逻辑观。文章从结构、管理要素、价值创造、利益协调四个方面分析了传统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理论架构,运用服务主导逻辑分析物流服务供应链,提出应当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研究视角从保障能力供应向满足客户需求转变,重视客户在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需求视角下物流服务供应链中企业客户与服务提供商共同创造服务价值的价值创造机理与利益共享形成机制等问题,提出三个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流通产业组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目前的农村流通产业组织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农村流通产业组织的市场集中度非常低,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所提供服务的差异化不明显,而且农村流通市场的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在组织策略、价格策略和产品策略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局限,直接影响了农村流通产业组织的经济效益,经营效率难以提高。要优化农村流通产业组织,应实施权责明确的统一管理体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进城乡流通一体化进程,完善保障体系,降低退出壁垒。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内集聚产生的双重集聚效应的理论假说,通过实证分析从城市空间和价值链视角下研究双重集聚效应形成的内在机制。在验证理论假说的基础上得到如下结论: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城市中存在一个均衡的土地租金,使得双重效应的互补效应达到最大;城市规模有利于双重集聚效应的提高;区域中的中心城市对其他城市的双重集聚效应有一定的辐射作用,经济距离越短辐射作用越大。为了进一步分析双重经济效应,文章基于不同规模城市的视角研究双重集聚效应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双重集聚效应对劳动生产率有“倒U”型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静波 《财贸研究》2007,18(2):11-18
本文将对产业博弈的分析建立在网络组织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产业博弈概念的界定以及发生条件、博弈过程和影响因素等问题的分析,明确提出产业博弈是不同产业中相应企业博弈的结果,博弈均衡有利于资源配置,实现帕累托改进。企业之间既有合作博弈又有非合作博弈,企业之间的关系影响产业博弈过程与结果,同时政府、社会以及历史条件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