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一虹 《商业时代》2002,(12):12-14
盈余管理是当代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盈余管理的产生主要是基于企业契约成本最小化、节税、政治成本、规避经营风险等因素.适度的盈余管理说明企业有关利益主体采用合法手段来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而会计造假则是蓄意违法违规,是会计的劣行.应当在理论上厘清盈余管理与会计造假的界限,实践中探索对企业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的管理制约制度.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中盈余管理和会计政策选择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交相呼应、互相影响、共同作用,这为公司的资源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会计政策选择时一定要慎重,既要合理的进行盈余管理,又要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公允性。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配套,向着合法、公正、客观、真实的方向发展,才能真正的有助公司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避免利用会计政策过度盈余管理的策略,主要是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完善财务信息披露体系,建立较为科学的指标控制体系,改善和加强审计监督,发挥市场自身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力等。  相似文献   

3.
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信息失真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会计造假:二是盈余管理。近几年,随着我国会计制度及相关法规的不断健全,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得到了一定遏制。但由于会计政策具有可选择性,使得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象十分严重。首先剖析了上市公司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内部动因,然后对其手段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面对我国上市公司频发会计舞弊的财务丑闻,本文介绍了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概述,指出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颜景金 《商业科技》2013,(30):143-143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财务报告的会计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使企业灵活面对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刚性,降低契约成本,提高企业价值,改善企业形象,增强投资者、债券人对企业的信心;但是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会演变为财务舞弊,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误导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给企业带来道德和经营双重风险。本文介绍了盈余管理与财务舞弊之间的关系,以及经常出现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时的情况,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于上市公司受利益因素驱使、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没有发挥作用、政府职能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等因素,产生会计舞弊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给证券市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治理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应正确识别会计舞弊,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完善政府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法制制度。  相似文献   

7.
乔琳婷 《商》2014,(30):137-137
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中会计舞弊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普遍动机和国有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特殊动机进行研究。结合理论与我国现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舞弊动因。  相似文献   

8.
盈余管理作为财务揭示的热点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受到西方实证会计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我国,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上市公司的大量涌现以及证券市场上会计信息失真的日趋严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逐渐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本文在对上市盈余管理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对规范这种行为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件层出不穷,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给国家和投资者带来了重大的损失。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从博弈论的视角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其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制度的健全,促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地位日益重要,而会计信息的真实原则更多受到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青睐。但上市公司也会为了增强部分投资者对其企业的关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会计信息进行虚假陈述,于是就会出现会计舞弊现象等问题。本文中作者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新的治理对策,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黑龙江省23家A股上市公司共138个子公司为样本,选取2006-2011年的数据对应急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所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各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相差较大;有一半以上的公司倾向于采取应计盈余管理进行正向操控,而采用真实营盈余管理进行负向操控;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变化总体呈相反趋势;各行业、地区的盈余管理相差较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对公司盈余管理的遏制,从而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利益日益彰显的损害,使得它成为目前会计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在对新会计准则之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整体而言,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并无明显不同;第二,新会计准则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产减值会计一直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运用逻辑斯蒂多元回归分析,对自2001年全面实行“八项计提”会计政策以来,利用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检验,以考察新政策的执行效果和选择会计政策的经济动机。  相似文献   

14.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按照立足国情、国际趋同、涵盖广泛、独立实施的原则,财政部对旧准则作了系统性的修改,并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准则,这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新准则适当堵塞了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盈余的渠道.通过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阻止了利润调节,限制了公允价值的滥用等.在很多方面压缩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但客观上也使盈余管理在某些方面的可借用的空间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权威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它作为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配套法规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着很大的约束作用,对于规范我国资本市场、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有着重要意义.然而,新会计准则还有许多有待成熟与改善的地方,既要求不断引入西方先进理念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更要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出适宜我国市场环境的会计准则体系,以期达到平衡利润、稳定股价、合理避税等目的.从而实现管理当局的经营目标以及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上市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粉饰公司业绩,误导投资者决策的行为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通过对盈余管理动机的深层研究。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与控制应该双管齐下。既要通过完善相关会计法规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可以选择的手段,又要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对少数股东的利益保护机静】,从根本上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使得公司的财务报告反映公司的真实业绩,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盈余管理只能在会计准则或制度的范围内进行,不能超越会计准则及制度的规定,恰当的盈余管理可为公司赢得理财和经营活动的弹性空间。但许多盈余管理完全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尤其是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是很发达,上市公司中的一些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影响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已经超出了可以容忍的限度。因此,加强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的规范,减少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对增强我国企业的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盈余管理一直是企业会计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虽然新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某些盈余管理手段的应用空间,但也产生了新的盈余管理空间。在阐述盈余管理概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所实施的“会计魔法”,旨在加强对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正确认识,从而提高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识别不正当盈余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与管理层的盈余操纵动机紧密相关,意味着上市公司会计系统薄弱,并暗藏着可能发生的管理层及董事会的操纵利润行为。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从内部动因看,主要是高管薪酬契约引发的自利行为;从外部动因看,来自于资本市场的融资需求及监督部门对公司虚假信息陈述惩罚力度不够。只有从根本上准备把握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产生的真正原因,才能更好地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监管,防范上市公司操纵盈余,提高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飞媛 《商业研究》2005,19(10):35-38
由于会计信息的复杂性、信息不对称的不可克服性和舞弊危害的严重性,盈余管理成为困扰证券市场投资者、监管者、审计人员,损害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盈余管理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研究的角度很多。针对在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