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为灰色收入?:非法收入、违规违纪收入、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其合理性值得质疑的收入,以及其他来源不明的收入,统称为灰色收入。  相似文献   

2.
胡天 《中国报道》2009,(3):109-109
我是公务员,时常有人用羡慕而暧昧的眼神看着我。我知道这里包含些什么。“听说公务员又涨工资了啊?”“金融危机就你们踏实啊!”“快坦白,有多少‘灰色收入啊?”等等。我早已习惯了这些,每次在摇头微笑之余,慢熳解释。微笑是因为这样的时候太多,摇头是因为工作中的喜怒哀乐唯有自己知晓。  相似文献   

3.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7):I0001-I0001
《新华每日电讯))20lo年12月26日发表文章《又当大师又获奖,官员隐性利益扩张,文章写道景德镇市委书记许爱民获“20lO年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获20lO年“鲁迅文学奖”。文章指出“所谓官员隐性利益,既包括灰色收入,还包括隐性特权。由于制度规范的缺失,官员易利用手中的特权,谋求诸多显著高于社会一般成员的非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4.
浮躁症的危害 营销浮躁症对企业发展有明显危害,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目标脱离实际,搞“大跃进”,希望高速增长、创造奇迹。任务定得高不可攀,以为可以“法乎上,得乎中”,孰不知对普遍缺乏激情的营销队伍而言,反起到打击士气和促使业务员另辟蹊径搞灰色收入的反效果。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官员还是垄断企业职工的灰色收入都源于对弱势者利益的蚕食。比如,政府主导的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官员悄悄收取的贿赂,开发商和医药代表收了的回扣、提成都属灰色收入,而普通民众都是最终的承担者和利益受损者。这种灰色收入的存在,实际上是在把财富从低收入者向高收入者方面转移,加剧了收入的贫富分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灰色收入产生的根源,主要揭露了通过会计核算的技术处理谋取灰色收入的几种手法,着重指出灰色收入对社会的危害,从会计监督方面提出了整治灰色收入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姜红英 《东北之窗》2010,(19):56-58
算不清的灰色收入 事件起源于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的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称:2008年,中国有9.26万亿元隐形收入被统计遗漏,其中包括5.4万亿元的灰色收入。  相似文献   

8.
日前,国民经济研究所王小鲁副所长报告了其领导的项目小组利用全国19个省份64个大中小城市的调查数据对中国灰色收入问题进行的研究,详细的介绍了中国灰色收入的测算方法和测算结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周刊》2004,(35):18-21
盛夏7月,北京的“阳光工资”随着酷暑悄然在北京公务员的圈子里“灿烂”起来。“阳光工资”的出台,使那些“清水衙门”的腰包鼓了不少,“油水衙门”的腰包却瘪了一圈。为何要实施“阳光工资”?“阳光工资”能不能掐死“灰色收入”?“阳光工资”真能阳光吗?  相似文献   

10.
部分国内投资移民申请者的资产来源“错综复杂”,甚至包括非经商取得的灰色收入,及尚未完税的各类收入所得,及存在官司纠纷的继承资产等,而这些资金都必须转移境外前,取得“合规身份”。  相似文献   

11.
旅游从业人员的灰色收入一直都是旅游业内甚至整个社会讨论的主题之一。灰色收入长期存在于旅游行业是不争的事实。本文探讨旅游从业人员的灰色收入来源以及讨论它存在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丁硕 《特区经济》2007,225(10):268-269
在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灰色收入现象悄悄地蔓延到各种经济活动之中,造成社会分配不公加剧、大量税收流失和腐败现象肆虐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灰色收入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本文拟就灰色收入问题分析其来源及成因,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居民收入中的隐性收入可能高达4.8万亿元,按现有统计数据约相当于2006年GDP的26%。”国民经济研究所王小鲁研究员最近在一项研究中做出如此判断。(6月25日中国新闻网)这或许是迄今为止关于中国灰色收入最大胆的一个估计。  相似文献   

14.
关于灰色收入问题,一场官方话语与民间表达的论辩交锋正在进行。事情缘起于一份日前发布的题为《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研究报告,作者是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  相似文献   

15.
说到公务员工资,每次涨薪都会引来一片争议.这不,社科院专家提出的“公务员月薪应在5000元,最好的应达1万元”观点,消息甫出,旋即引来板砖一片.公务员涨薪总是让人“吐槽”和“反感”,这恐怕源自于部分人对公务员依然存在成见,总以为公务员福利好,灰色收入多,这种思维定势,难免造成一些人对公务员涨薪的不满.  相似文献   

16.
关于灰色收入问题,一场官方话语与民间表达的论辩交锋正在进行。事情缘起于一份日前发布的题为《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研究报告,作者是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  相似文献   

17.
谢芳 《辽宁经济》2005,(1):21-21
一、国有企业经营者离职率低的原因 其中一个主要的考虑就是"灰色收入".这里的灰色收入不仅指物质方面的收入,还包括精神方面的价值.具体来说包括职位消费、在职福利和官本位的特权享受、无形人力资产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体制改革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了大量的"灰色收入"问题,它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造成了很大阻碍.文章深入探讨了"灰色收入"的形成原因以及对收入分配机制产生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书架     
《灰色收入与发展陷阱》作者:王小鲁出版:中信出版社定价:48.00元蛋糕做大后,如何切蛋糕将成为最重要的课题,这将直接关系到蛋糕能不能继续做大。目前,腐败相关的灰色收入正在迅速膨胀,成为导致中国收入分配不公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各阶层收入不均衡,高收入阶层收入成分复杂,其中非法收入、不明收入远大于合法收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从而使得社会经济犯罪居高不下,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这些已经引起了诸多专家、学者和领导决策层的注意.2010年3月,国家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谈到要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那么什么是"灰色收入",它有哪些特征呢?在此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灰色收入"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