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斌  陈搏 《科技和产业》2021,21(6):250-254
SMA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特性导致施工难度较大,对施工各环节因素的敏感性较强.为提高广东高温多雨区重载交通路段SMA路面的施工质量,以广东紫惠高速项目为依托,开展SMA沥青混合料的下承层界面处理、混合料拌制工艺参数设定、装载与运输、摊铺设备参数、碾压工艺、施工温度控制等全过程施工环节监控,实现各环节的关键参数调整优化.采用体积法进行SMA沥青混合料设计,可以均衡混合料密实性与骨架嵌挤性能,获得良好的密水性能和抗车辙性能.基于无核密度仪研究了碾压工艺对SMA混合料的压实影响,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经历先增加后变小的现象,碾压过程应均衡压实度与路表构造来控制钢轮碾压遍数和路面温度.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工艺的技术探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欣龙 《辽宁经济》2009,(10):83-83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施工工艺 现行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铺层的压实,与它们相对应的机械设备分别为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自卸车、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压路机。  相似文献   

3.
SMA-10路面拥有良好的骨架嵌挤结构和足够的胶浆填充,具有优良的抗车辙、抗水损害、耐久性能,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速公路磨耗层和养护罩面层的铺筑。但在碾压环节容易出现过度碾压导致表面碎石被压碎,油膜脱落,不仅影响抗滑性能,甚至容易造成外界水分侵入导致路面水损害。为提高SMA-10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以广东省粤西地区茂湛高速项目为依托,采用无核密度仪对碾压工艺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SMA-10混合料压实度的主要因素包含压实组合、压实遍数和碾实温度,正常施工条件下碾压6遍(静压2.5遍+振动碾压3.5遍)即可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温度在下限状态下需适当增加振动碾压遍数;随着碾压遍数增加,压实度呈现先递增后平缓的规律,路表碎石棱角破损突出。建议对SMA-10路面施工,全面做好各阶段的温保措施,针对不同项目的SMA-10混合料的设计情况,采用无核密度仪获得压实曲线,作为SMA-10混合料精准碾压的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沥青混凝上施工工艺导致初始平整度低,沥青混凝土不均匀,混合料集料离析和温度离析大,沥青面层间粘接不能形成嵌锁,造成层间不连续,压实度低等现象导致路面产生破坏,缩短了使用寿命,采用新的设计理念、新的施工机械、新的施工工艺是可以大幅度提高路面质量和使用寿命的.  相似文献   

5.
浅析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面平整度关系到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平整度受基层平整度的影响较大,而基层的平整度又受底基层平整度的影响.文章从提高CDF层、沥青面层施工质量,对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摊铺质量及压实质量控制,合理确定拌和、运输能力以及做好接缝工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周必胜 《魅力中国》2014,(19):321-321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公路、机场基础建设也突飞猛进,沥青路面机械化施工设备已经配套,施工工艺较完善,路面平整度是评价路面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改善和提高一直作为沥青路面施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而受到了国内外公路科技界关注、重视和研究.本文通过华西集团投费建设成自泸高速公路自贡连接线工程(自贡东盐都大道)施工实践,全面分析了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例如基层平整度、改进碾压及摊铺等施工工艺等一些具体的路面平整度控制措施,以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保证路面工程质量,改善道路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SMA混合料具备优良的高温稳定性与耐久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重载交通道路,但是由于其沥青用量大、填料多的材料特征,导致施工难度高、早期抗滑水平偏低.为改善SMA路面早期抗滑性能,基于广东省高速公路SMA路面,开展施工环节的关键工艺研究,并系统分析主要因素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SMA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摊铺、碾压环节的施工温度和关键技术进行控制,可以保证混合料的施工质量,减少施工离析与温度离析.油石比、纤维用量对构造深度的影响最大,随着沥青油石比增加、纤维用量增大,构造深度明显变小;增加胶轮碾压会出现构造深度小幅下降,改变沥青种类对初期构造深度影响不大.使用颗粒状纤维、增加纤维用量、降低油石比有助于提高横向力系数,使用胶轮碾压工艺反而降低路面横向力系数,而沥青种类对初期横向力系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由于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大幅增加的车载数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较多的是早期破坏现象,因此,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工艺质量控制迫在眉睫。文章针对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从沥青路面的原材料选用、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运输、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及碾压几个方面,提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各工艺流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9.
张玲  耿娟  司飞展 《科技和产业》2023,23(19):239-247
为探究高模量沥青混凝土长寿命沥青路面应用,研究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和抗剪强度。结果表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具有较强时-温依赖性,抵抗变频加载能力较强;其内摩擦角比传统AC(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合料小21%,黏聚力高3倍。采用有限元分析7种不同高模量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针对优选的4种路面结构分析厚度对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进而利用车辙预估模型,以车辙深度为控制指标,预测高模量沥青路面的功能寿命。结果显示,不同力学指标对应的较优路面结构均为上中下面层、中下面层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其与传统AC结构相比可分别延长路面寿命326%和118%。  相似文献   

10.
结合旧沥青路面的再生原理,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旧沥青路面再生的应用现状,探讨了旧沥青路面的各种施工工艺,重点分析旧沥青路面的完全再生利用技术,最后提出我国沥青再生路面的推广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丁蓬勃  陈搏 《科技和产业》2021,21(5):311-317
半刚性水稳基层是高等级路面结构的主要形式,具有优良承载力与工程经济效益.针对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结构施工过程的离析、难以碾压密实、钻芯完整性差的问题,以紫惠高速路面工程为依托,通过跟踪基层试验路段铺筑各个环节,开展骨架密实型水稳碎石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使用分级掺配法设计具有优良骨架与密实性的目标矿料级配,并基于振动成型法确认最佳水泥剂量下的混合料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率指标,最终通过不同时间下的抗压强度试验确定合理的施工窗口期.施工过程中,针对骨架型水稳混合料特性,对混合料搅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环节的关键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归纳.最后,重点研究不同碾压工艺对混合料压实度、芯样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提前使用胶轮进行搓揉碾压,有助于提高路面压实度与结构层的完整性,减少后期开放交通后产生的表层碎石过度跑散问题,同时增强水稳结构的抗冲刷性能.  相似文献   

12.
王鸿颖 《魅力中国》2014,(14):340-340
FML(盐化物)沥青路面可以有效抑制路面冰雪冻结;原材料的选取、配合比的设计、混合料的拌合、运输、碾压是FML(盐化物)路面施工的主要控制工序。  相似文献   

13.
现场热再生技术是指就地加热旧路面,耙松、收集旧料,适当增加新拌的沥青混合料及再生剂进行热搅拌,随后摊铺、碾压、开放交通。现场热再生技术可以创造大量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沥青混凝土热再生技术的施工配合比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文章设计了具体工程现场的沥青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  相似文献   

14.
在沥青路面的早期使用过程中,一些已建成通车的路段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缺陷,如裂缝、坑槽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而且比较复杂,就其根本原因认为压实度不够是一个关键问题。本为以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为例,探讨一下保证压实度的一些措施。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目前国内普及的两大路面类型,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水泥混凝土路面有平整度高、行车舒适、施工方便、养护简便等优点,所以越来越多的公路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在城市建设时多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矿山废弃物煤矸石,通过对煤矸石的粗集料性能试验,研究了煤矸石作为沥青路面粗集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特性,结果表明除针片状颗粒含量较大外,煤矸石粗集料其他指标均能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在合理控制合成混合料中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基础上,采用四种沥青混合料变化不同比例和煤矸石集料类型,进行了煤矸石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基于最佳油石比开展了煤矸石沥青混合料综合路用性能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用规模化生产工艺和控制合成混合料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措施,煤矸石沥青混合料同样具有优异的路用性能,可以在高等级道路路面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混合料的拌和、摊铺、碾压几个方面探讨了SMA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SMA路面的构成成分及其优点,并结合工程实践情况阐述了SMA的施工前准备、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及碾压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8.
刘堂荣 《魅力中国》2011,(12):138-138
目前,SMA路面在高等级路面中应用越来越多。在SMA施工过程中,其施工准备、混合料拌制、摊铺以及碾压是几项关键工作;沥青含量控制、油斑形成是SMA施工中极易出现的难点问题。现对这些施工关键控制要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对难点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工程实际并从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等角度系统研究分析了这种路面新型结构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9.
吴康武 《魅力中国》2011,(11):305-305
沥青路面的压实是影响沥青路面使用年限的重要指标,本文从材料、外界温度、压实工艺和混合料的种类及性质论述了对沥青路面压实的影响,其中又侧重于温度及外界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许龙  彭馨彦 《科技和产业》2020,20(10):234-238
针对番禺区光明大桥所处的气候环境与交通荷载及钢桥面铺装的特殊要求,提出双层高性能沥青混凝土GT10铺装方案。为适应钢桥面的变形,对铺装材料并进行特殊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合桥面板喷砂除锈和防腐工艺、环氧树脂粘结层施工、沥青混合料拌合与运输、摊铺与碾压等环节关键技术控制,详细介绍番禺区光明大桥钢桥面铺装施工工艺,最终实现钢桥面铺装层结构的优良交验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