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城游憩带是近年来大城市郊区旅游发展的新现象,其以独有的地域特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及今后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潮流。对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范围和区位进行界定,结合实际将其空间布局划分为“一区两带”,即城市中心旅游区、近郊游憩带、远郊度假带。通过实地调查,列举哈尔滨环城游憩带的主要旅游资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哈尔滨“一区两带”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得出近郊游憩带和远郊度假带的旅游资源具备二级开发潜力。两带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适合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结论。为今后哈尔滨环城游憩带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陈宁 《现代食品》2024,(1):114-117
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直是热点课题。旅游食品既是目的地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目的地文化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作为农业强省和文化资源大省,发展旅游食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本文在分析河南旅游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创意开发、品牌塑造、精细营销和产业融合等多角度探究旅游食品发展路径,以期为中部地区旅游食品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南京环城游憩带花卉旅游产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城游憩带花卉旅游开发是南京市旅游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对南京市环城游憩带花卉旅游开发条件的辩证分析,依托南京市的历史文化名城底蕴与强大的经济与科研力量,结合城市急剧发展的休闲需求,深入挖掘民俗、饮食、养生、美容、保健等文化内涵,在环城游憩带以梅文化为龙头,多产业合力,积极开发相应的花卉旅游产品,培育多样的花卉休闲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千栽难逢的机遇;湘鄂渝黔桂省际边境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区住优越、交通条件较好。具有构建旅游黄金带的优势条件;发展中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制订总体发展规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会计》2020,(1):48-51
古镇旅游发展的同时带来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选取古镇代表周庄进行古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SWOT-AHP分析,最终得出:周庄需要较大力度实施实力型战略与进取型战略。基于此可持续发展战略,周庄可持续发展应当重视古镇规划,整合当地特色资源;结合自身文化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开发差异化旅游产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也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乡村旅游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面对此次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乡村旅游更加迫切需要从注重数量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安全、优质的旅游环境。本文运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进行理论阐释,在此基础上凝练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和内涵特征,并从发展规划的整体性与科学性、资源可持续、产业融合、人才队伍建设、旅游产品和服务、保障措施等六方面甄别出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关键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级重要的区域性规划,对保护黄河生态环境、传承黄河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城市作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能够直接表征不同区域中发展水平。本文运用统计年鉴中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100个地级以上的城市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分别从“生态基底保护、城市建设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四个方面选取20个评价指标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理和综合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明确黄河流域各个城市发展水平及各类城市的空间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8.
张艳 《山西农经》2023,(1):171-173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同样面临着转型问题。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云南省发掘本土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乡村旅游产业,有力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但是,云南省乡村旅游产业也存在乡村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不足、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乡村旅游资源同质化问题严重和政府监管薄弱等问题,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方式亟待改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加大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内涵、统筹推进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加强政府监管、加强区域间联动和转变旅游资源营销思维等具体措施,探究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期促进云南省乡村旅游产业长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纳入国家规划并上升至国家战略,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河南省不少地市已先后开展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原新型社区建设对河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河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着基础教育相对薄弱、职业教育相对滞后、系统的开发规划不够、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切实加强领导和做好系统规划,抓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依托、动力3方面分析德化县开发森林生态旅游具有的地理区位、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和政策保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指出德化森林生态旅游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滞后,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缺乏整体策划、管理不够规范,旅游相关人群环保意识不高,旅游资源粗放开发、盲目利用5个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提出德化森林生态旅游经济、资源、环境、生态、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理顺森林生态旅游管理体制、理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和完善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创出地方特色品牌等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态旅游是近年来日渐兴起的旅游项目,农业生态旅游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持续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应具备如下特点,文化的持续发展、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我国目前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阻碍,其一是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失真,其二是农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为此,要适度开发,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开发高质量的旅游特色产品;优化旅游产业要素结构,推动旅游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2.
文化创意视角下山东乡村旅游优化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已被纳入国家促进"三农"发展的大战略,正在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且发展迅速。山东历史悠久,乡村旅游资源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近几年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文章以文化创意视角思考乡村旅游的开发,主要研究目的是为山东省乡村旅游优化升级提供新的思路。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乡村文化资源挖掘与保护,而且为乡村旅游优化升级开辟一条新路径。[方法]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山东各地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资源以及特色文化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乡村旅游开发存在重建设而对传统文化挖掘不够深入、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单一、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低以及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创意等问题。[结论]山东乡村旅游应采用创意农业、创意民俗文化、乡村度假、民宿等开发模式,其创意开发的路径主要有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乡村旅游产品的形象塑造及宣传、区域资源的整合与合作、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等。  相似文献   

13.
保护好黄河两岸生态环境,推进黄河生态带建设,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态福祉和河南省高质量发展大局。本文分析了黄河生态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提出了加快黄河湿地群规划建设步伐、推进黄河滩区治理、谋划建设黄河生态带核心示范区的意见建议,为建设黄河生态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景德镇是文脉千年的历史古城,是驰名全球的中国瓷都。在人文和旅游融为一体的背景下,依托地方特色瓷器文化底蕴,景德镇市瓷器与传统历史文化的研学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在国家发展和建设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大背景下,基于景德镇市陶瓷文化研学旅游发展现状,深入挖掘景德镇市在陶瓷研学与旅游领域的潜在市场和价值,为景德镇市陶瓷文化研学旅游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有意义的“景德镇样板”。  相似文献   

15.
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条可行途径,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并得以迅速发展.但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组织管理不够规范、乡村人文资源开发不足、产品的品位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等.因此,农家乐休闲旅游应采取深度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落实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的管理服务责任;强化农家乐休闲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的特色文化内涵等.  相似文献   

16.
<正>连云港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节点城市,是江苏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核心区和先导区之一,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在当前这一重要的机遇期和关键期,服务推动连云港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进一步发挥作用,不仅能够彰显农发行支农骨干作用、树立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品牌,也是农发行履行国家政策性银行职能的责任和义务。农发行江苏省连云港市分行主动作为,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努力发挥政策性  相似文献   

17.
按照城市旅游资源对城市旅游发展规划的影响,对昆明市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的特性、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旅游资源的吸引范围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旅游资源现状、资源对城市发展规划的影响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具体归纳,并提出发挥城市理念、听取民众意见、完善旅游发展规划、重新改造一批景点以及培养资源开发和规划人才等建议,以促进昆明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作为黄河流域的重要省份,提出要“在全流域率先树立河南标杆”的口号。黄河流域(河南段)8个地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条件。通过构建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熵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总结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不同地区旅游开发的经济基础,提出了“贫困型旅游地”概念通过分析“贫困型旅游地”的开发现状,提出“贫困型旅游地”应引入可持续旅游观念,并对实施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进行了探索,认为主要应从做好旅游规划、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加强环境伦理教育、完善旅游法制建设和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以构建河南特色旅游之老庄文化旅游体系为主线,以支持课题研究,了解河南老庄文化旅游业发展趋势,在经济层面延长外地游客在河南逗留时间。研究重点是河南特色旅游资源之老庄文化旅游资源,在河南特色旅游文化体系中注入传统文化,对于提升河南旅游业竞争力、提升整个城市道德形象、稳定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弘扬中华文化精髓,振兴中原经济区旅游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