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人口分布、经济格局的演变关系,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本文采用人口、经济不均衡指数、地理集中度及一致性系数等分析方法,探讨2000~2020年间资源枯竭型城市韶关市的人口与经济时空演变及协调程度。  相似文献   

2.
运用空间自相关、不均衡指数、集中指数及人口重心和偏移份额法,对1990年以来山东省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与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省人口分布总体较均衡,人口密度自西南向东北递减,人口向主要交通干线和城市地区集中;(2)山东省各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人口密度高高集聚的分布出现在鲁西南地区;低低聚集的区域出现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及其周边;(3)1990~2000年间人口偏移增长为正值的地区出现在鲁西南地区,为负值的地区出现在山东半岛地区;而2000~2009年间人口偏移增长格局与前一时段正好相反;(4)人口政策、行政区划的改变和经济因素是山东省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区域重心法分析新疆人口与经济分布时空演变特征,并使用人口经济不一致系数与偏离度指数,从不同空间尺度探究了新疆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匹配关系。结果表明,新疆人口分布"南重北轻"的格局愈发明显,经济地理格局正逐渐演变为"北疆恒强,南疆愈弱"的空间极化格局。新疆分县域人口与经济分布匹配性较弱,多为经济集聚滞后类型;分地州(市)人口经济匹配性差异较大,喀什、和田地区与其他地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五大子区域尺度下,天山北坡经济带和东疆地区人口经济匹配程度较强,南疆三地州呈减弱态势,天山南坡产业带与西北疆区域呈波动性增强特征。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2004年、2008年、2012年宁夏各市县的人口总量和GDP数据为基础,运用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和人口经济偏离度指标,定量分析了宁夏不同时空尺度上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宁夏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较弱的协调性,并且以人口集聚高于经济集聚为主要特征。在空间格局上,整个沿黄经济区的人口与经济基本一致,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比较协调,而南部山区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极不协调。在时间尺度上,2004-2012年,整个宁夏的人口经济一致性在逐渐加强。随着时间的变化,研究区域内的19个分区中有11个分区的人口经济一致性在强化,而有8个分区的人口经济一致性在弱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2007—2015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人口数量时空变化趋势、分布特征和人口变化的影响因素,可为经济区人口政策、产业布局、城市规划等方面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采用城市首位度、人口不均衡指数和GIS手段对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口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1)2007—2015年,经济区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幅逐年降低,但人口总数仍保持稳定增长; 西安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集聚效应不断增强。(2)经济区人口不均衡指数连年上升,人口分布呈现不均衡化发展,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较高的人口不均衡指数表明其人口分布不均较为显著。(3)经济区人口密度低值区集中分布在秦岭北麓、渭北旱塬沟壑区和秦岭南麓; 人口密度高值区与人口分布热点区都集中分布在以西安、咸阳为中心的大城市; 人口密度分布等级除西安变化明显外,其余各市均保持稳定,但各等级人口密度值均发生变化,如西安市单位面积内人口数量逐年增加。(4)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文化因素是影响经济区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结论]经济区在未来发展中,不仅要考虑区域内人口流动情况,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因素,还要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水平,不断促进区域人口分布的均衡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晰干旱半干旱区耕地水资源短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首要前提,对保障区域乃至全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内蒙古为典型研究区,以水足迹理论为依据,通过构建耕地水资源短缺指数(Arable Land Water Scarcity Index,AWSI),分析2000—2018年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指数时空格局及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揭示研究区内气候、植被、地形、人口密度等11个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水资源短缺时空变化的影响差异。[结果](1)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指数总体呈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西部耕地缺水压力较大。2000—2018年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指数呈增加趋势,增加区域占总面积82%以上,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2)自然因素主要决定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的空间格局,其影响明显大于社会经济因素,但是2000—2018年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力在呈增大趋势。(3)自然因素中以蒸发量、年均温、降水量为主的气候因子在生态探测中共有19组显著差异,占据了影响因子中的主导地位。而在社会经济因素与自然因素的交互作用下,...  相似文献   

7.
模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布规律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协调土地与经济、环境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地利用格局存在空间异质性,对比不同地区格局特征规律对加深土地利用格局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以邻接的湖北省宣恩县和咸丰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基于局地因子、自相关因子和邻域因子的3种Logistic模型的模拟参数的一致性和异质性来对比研究两地的格局分布规律。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宣恩县和咸丰县的土地利用格局特征存在共同的驱动因子和聚集效应,具有共性;不同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驱动因子在作用方向,大小方面存在差异,邻域因子在邻域尺度上表现出不同特征。研究结果对加深理解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分布格局特征的差异性,促进区域土地利用的规划、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区域发展差异是区域协调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主要体现在人口与经济两大指标上,研究二者的互动演变规律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3~2017年扬子江城市群常住人口、人均GDP和GDP等数据,采用重心法、不均衡指数、不一致指数等研究方法,定量揭示了扬子江城市群人口—经济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可能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扬子江城市群的人口与经济重心均偏南,但偏移的程度和趋势并不相同;②扬子江城市群的不均衡指数在研究时段内稳步下降,表明本地区的人口—经济空间格局渐趋均衡,而不一致指数则进一步将本地区的8个城市划分为持续下降型(扬泰通)、持续上升型(苏锡)和波动型(宁常镇);③在演化经济地理学语境下,扬子江城市群人口—经济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变是经济刺激与制度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加速均衡格局的形成,努力提高地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省际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时空格局、驱动力与转型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土地利用转型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探究土地利用转型格局、过程与模式以改进土地管理政策、调控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方法:综合指数法,横向比较法。研究结果:中国省际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时空格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高度吻合;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指数在空间上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梯度减小,局部呈"条带状"和"抱团式"集聚;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包括资源环境承载力格局变化、城镇化、差别化土地政策;土地利用转型具有周期性和阶段性,转型周期呈现"S型"演化态势;各省市所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差异较大,但整体处于土地利用转型的中阶稳定态。研究结论:应选择差别化土地利用转型路径,塑造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土地利用格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2000—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复合指标测度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测度山地民族地区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非均衡性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山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度、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持续上升,协调发展类型从严重失调向初级协调优化,三者呈现融合的趋势。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持续存在,2006年以后出现人口城镇化滞后现象。山地民族地区协调发展水平划分为失调衰退、协调过渡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城镇化发展度持续偏低是协调发展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分布格局与其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相符。各省区协调发展水平分布比较均衡,但区域阶段性分异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的空间错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本文以中国345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空间分析单元,构建了工业用地配置与工业经济发展的空间错位指数,探索2000—2018年中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的时空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全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指数呈波动下降趋势。(2)各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指数贡献度的差异减小,总体呈现从沿海城市向内陆递减的特征;正向错位区域增加,分布从东部沿海扩张到中西部地区;负向错位区域减少,零星分布在西部和东北地区。(3)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呈现集聚格局,且集聚格局变化较大;高值集聚区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加强,低值集聚区由四川周边城市集聚转变为以四川为中心的周边省市集聚的格局。(4)土地利用政策、市场规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的影响变强,而劳动力规模、交通条件、技术创新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影响变弱。研究结论:城市工业用地配置与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空间错位现象,土地利用政策、市场规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存在较强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开展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及其时空格局研究,对农田生态系统管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农作物经济产量法分别估算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碳吸收量,并构建生态承载效率指数、经济贡献效率指数对2007—2016年江苏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时空变化以及公平性进行研究。结果 (1)江苏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先上升后下降,并呈中间高,南北低的分布格局。化肥、农药使用是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农膜、柴油使用对碳排放影响逐渐增加。(2)江苏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体呈上升趋势,呈中西部高,南北低的分布格局。稻谷和小麦碳吸收占比高达75%,蔬菜碳吸收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84%,逐渐成为江苏沿海碳吸收重要来源。(3)江苏沿海地区10个县(市、区)农业发展的生态、经济效率较好,启东市、海门市、赣榆区、盐城市区、大丰区、射阳县等6个县(市、区)碳汇和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低于碳排放比例,是影响江苏沿海地区农业低碳发展的关键地区。结论 江苏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动态区域差异较大,需要针对不同区域情况制定和完善差异化减排策略。  相似文献   

13.
云南南部地区耕地变化时空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揭示云南南部地区20世纪80、90年代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规律,以及耕地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方法应用ArcGIS将研究区域不同时期的土地类型图进行叠加,并将得到的土地覆被变化图进行空间相关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耕地变化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本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格局变化以林-草及林草-耕地转换为主,耕地分布随海拔、坡度的不同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且耕地分布格局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时空差异.研究结论本区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及其演变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尤以政策和人口经济发展压力为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加强本区土地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蔬菜区域生产优势度演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跨区域的蔬菜供应已经成为常态,大市场、大流通的蔬菜供需格局基本形成,开展新形势下中国蔬菜生产优势度演变研究,对正确引导蔬菜生产布局,推动区域供需匹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中国省域蔬菜播种面积与产量变动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区域蔬菜生产优势度指数,探讨了1995~2013年间中国区域蔬菜生产优势空间格局演变,并分析了引起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各地区播种面积与产量变化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差异性,面积、产量主要增加区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增加幅度显著的区域多为西北、西南的边远地区,产量比重北升南降,东减西增。区域蔬菜生产综合优势为东、中、西顺序递减,但东部地区生产领先优势正在逐步减弱,指数平均值下降了0.04,西部地区则上升了0.19;区域生产优势变动是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农业结构调整、比较收益变化与科技创新驱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应该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优化蔬菜生产布局。东部地区,尤其是大都市区域,应防止生产优势的大幅下滑,保障区域蔬菜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5.
借助GIS的空间叠加和相关统计分析方法,土地利用数据和地形起伏度数据,定量分析土地利用时空格局与地形起伏因子之间的关系,从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土地利用转移类型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多样性指数3个方面,总结了地形起伏度对温州都市圈土地利用时空格局的影响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地形起伏度对土地利用的时空格局现状与演变影响作用明显,在不同地形起伏度区间范围内,土地利用空间分布、转移类型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多样性均表现出不同的时空特征.  相似文献   

16.
利用遥感手段并结合地面调查,针对广州市这一区域进行森林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的分析,然后依据研究区实地情况构建森林固碳释氧价值核算模型,并将核算结果与区域发展水平进行时空相关分析,探讨广州市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价值时空动态变化及其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持续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995~2000年森林固碳释氧价值增加了5.79亿元,森林仍然起到碳汇的作用,但其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呈现北高南低局面;森林固碳释氧价值的增长落后于人口、经济的增长,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与森林固碳释氧价值的增长速度为负相关关系,人口及经济的迅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森林固碳释氧价值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04,2009和2012年4期TM遥感影像,研究近10年来重庆两江新区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探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与城市化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2年期间,两江新区呈现出以水田、旱地景观类型为主,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林地景观分布集中;研究时段内,该区域水田、旱地面积急剧下降,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快速增加;2城镇村及工矿用单一动态度绝对值最大,2009—2012年所有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动态度值显著增加,且在2009年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由慢速变化型转换为快速变化型;3景观尺度指数在2004年变化趋势均出现转折,在2009—2012年间各景观指数值显著增加,受两江新区快速城市化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影响显著,且变化速度远超过一般城市化速度;4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研究区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东南以及西北,且都朝东北方向进行延伸;5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增加以及两江新区实施的优惠经济政策是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产生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地方债务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债务规模的扩大,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日益上升。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具有传染性特征,其风险变化随动态时空变化影响显著,因此研究分析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变化情况及影响程度,可以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提供科学有效依据。基于此,本文依托地理学研究中的地学信息图谱与分区空间统计的方法,以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河西走廊地区为例,利用2010-2020年数据,通过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分类分区统计方法、莫兰指数方法,对河西走廊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存在的风险做出分析,旨在为河西走廊地区地方债务风险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扩张速度不断增加、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结果必然会带来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由此带来的耕地的时空动态变化。通过遥感技术和ArcGIS软件相结合,并选取部分景观格局指数研究分析了近年来卫辉市城镇发展变化和耕地空间格局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显示:2011—2015年卫辉市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由10 678.68 hm^2增加到13 047.35 hm^2,城镇化率逐渐上升,而未利用地开发强度增大,耕地面积稳中有升;受卫辉市地形影响,耕地的空间位置分布不均,增加耕地的位置较为集中,使卫辉市近年来的耕地破碎度有所下降,对农业生产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分析近20年中国地级行政区及直辖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并据此提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优化路径。研究方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研究结果:(1)2000—2019年各城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2000—2010年人口城镇化超前于土地城镇化,2010—2019年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高值区集中在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及各省会城市。(2)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均有所上升,低值区域逐渐减少,高值区域有所增加,东部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以及各省会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并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 (3)近20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热点、冷点区域基本保持不变,东部地区冷点区域逐渐显现。(4)二元土地制度、城乡户籍制度、区位因素、经济增长和交通条件等因素是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应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城市空间,制定差异化的地区发展政策,逐渐形成多层级、多中心城镇化格局,以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正向协调持续发展,有效释放城镇化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