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国企:走向规范性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碚 《中国改革》2005,(6):36-37
规范性改革的基本特征是:改革行为必须遵循明确的法规制度,重大的改革措施要先有法,后执行。当前国企改革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和完善国企改革的各种法规,使改革依法进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山东省沈官屯村、任庄村、大青太村和南嵬石村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实地调查,就改革方式、改革对村民的影响及多种改革的实质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4个案例村均根据村情自主选择了"均林"、"均利"和"均股"的改革方式,村民对本次改革满意度比较高。改革后,村民外出打工的人数及占总人口的比重有所上升,但总体增幅不大;在本村打工的人数及比重显著增加,其中女性打工人数增多,增加幅度在20%以上,打工人员的年龄增大;林地人均总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占人均总收入的比重不高,林地收入形式也呈现出了多元化;资源数量、条件差异和控制水平,村民需求、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收益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改革方式的选择,也是多种改革方式并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系统剖析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逻辑,并提出相应的改革路径,为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归纳演绎、系统推论。研究结果:现行的宅基地制度已难以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逻辑起点,构建有效的“三权分置”制度体系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逻辑目标,而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顺应人们对乡村高品质居住生活空间的需求、统筹好宅基地保障功能与资产功能的关系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逻辑主线。研究结论:宅基地制度改革必须兼顾宅基地制度自身的特殊性及其改革的敏感性,改革路径主要包括:一是聚焦于制度建设,并确保制度能得以落实;二是以系统思维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并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之中;三是立足于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破解宅基地利用与管理中的难题;四是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提升其行使所有权人的能力,并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其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1 改革产权制度的必要性 党的十六大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在产权制度上要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保护有力,扭转顺畅"的目标,国企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就已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尝试,如承包经营、放权让利、联营合资等模式.  相似文献   

7.
平度市“两田制”改革试验及其初步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度市位于胶东半岛西部,总面积31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9.5万亩,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全市共辖45处乡镇,1791个行政村,35万户,131.3万人口,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2.1亩。四年来,平度试验区从土地制度的改革试验入手,推行了以“划方招标、竞争承包”为主要内容的“两田制;并相继进行了土地承包管理、农村积累、农业服务、基层组织等配套制度建设建立了以土地制度为基础的一整套农村经济管理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9.
一、储备制度改革的经济学基础(一)储备制度轮换长度与经济模式的关系中国储备库常规储藏粮轮换期普遍达3~8年,粮食商品价值严重降低。而在欧美国家,粮食储藏少有超过1.5年的,政府储备大都委托农场主短期储藏。较长的粮食储备轮换期是短缺型经济模式的产物。短缺型经济模式,即:既缺资源产品(粮食)又缺购买力(外汇储备)。在经济脆弱情况下,必须以农业特别是粮食的稳定和低价来维护社会稳定,当时的经济环境还来不及顾及粮食陈化和长期储藏成本累积造成的诸多负面影响。现在中国的粮食已经成功走出短缺阴影,粮食问题发生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讨陈银蓉梅昀农村土地制度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键问题之一。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有益探讨。笔者试从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形成历史原因及存在的弊端出发,探讨农村土地制度选择的理论依据以及改革设想。一、对现行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千人百村"调查数据,本文构建一个"效率—公平"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综合分析框架,并采用描述统计、列联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农村土地转让权改革深化和突破难题。研究表明:第一,农地确权已进入收尾阶段,产权明晰促进了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第二,"三项改革"成效初显,为村集体和农民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征地改革程序进一步规范,用于纯公共利益的征地比例有所提高;第三,改革中仍存在土地测量不到位、实际颁证滞后、征地程序部分环节存在缺失等程序问题,以及征地补偿远低于农民预期、合理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尚未形成等收益分配问题,影响了改革成效。目前农村土地转让权改革已实质性开始,其中不转用途的内部流转改革进展顺利,转用途的外部流转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在于真正赋予农民参与权和谈判权,特别是处理好程序正义和收益分配难题。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地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地调查报告罗伊·普罗斯特曼,蒂姆·汉斯达德,李平一、导论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二十世纪中一个主要的社会经济问题。近年来一轮新的土地改革浪潮席卷全球,这就是农业生产的非集体化。这一非集体化的过程始于中国,进而影响到前苏联各国、东欧、...  相似文献   

14.
《南方农村》2009,(3):9-9
周叔莲、刘戒骄在《理论前沿》撰文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完成,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应注意下面几个关键问题:一是继续调整国企数量和国有经济规模与分布;二是促进不同层级国有资本以及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融合;三是加强董事会建设,改善国企治理;四是加强产权交易场所建设,培育和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五是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六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文章简要回顾了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历程、总结改革经验、评价当前改革的主流方向,提出解决非公共利益用地增量供应问题是征地制度改革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此基础上,结合征地制度改革所要遵循的原则提出我国征地制度改革应该从三个层面逐步深入开展:首先,解决征地中显现的问题和矛盾;其次,解决非公共利益用地增量供应问题;最后,严格界定公共利益,限制征地权行使范围。  相似文献   

16.
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努力方向。但大多案例研究更关注改革过程中改革路径的选择和改革效果的分析,对于市场竞争这一因素在整个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关注较少。本文选取竞争行业内上市公司北新建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混改过程及结果,重点分析市场竞争在其改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期对同类型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目前的农地制度基本稳定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上。这种土地制度对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农地制度也暴露出它的一些缺陷与不足,需要采取对策,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通过回顾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过程,分析了农地制度改革的演变情况、改革的绩效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农地制度、保护农民权益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改革的制度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村改革的制度经济学思考罗必良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而言,制度一般是指习惯和规则,它作为一种社会契约,其意义在于有助于一个人在同其他人的交易中能理性地把握他的预期,从而使这些预期在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中得以实现。同样,农村经济组织制度...  相似文献   

19.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我国政府行政机构和行政管理制度多次改革的艰难历程,这些改革基本上是围绕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调整社会管理重心而进行的。因此,新一轮的行政机制改革应在吸收西方先进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运用有效的政府机构改革理论指导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可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林权制度的改革史,不难发现林权制度改革主要是为了保护和实现其经济价值,对其生态价值则重视不够。当代林业以生态效益优先为指导思想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回顾了林权制度改革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期对当前林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些许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