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对于传统村落能不能、要不要搞旅游的问题让很多人纠结,大概是因为当前的旅游市场还不够成熟、保护发展观念不够清晰、措施不够科学,才造成了开发旅游就等于毁坏、不搞旅游却又无钱可赚的矛盾。旅游是保护发展传统村落的重要手段,传统村落的核心价值在于存续和弘扬优秀文化基因,任何背离核心价值的旅游都会危害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旅游应以其价值传播和发挥为出发点,以乡土教育为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王慧  隋新玉 《农业经济》2022,(5):137-139
传统村落因其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和谐的文化景观而成为旅游开发的载体。辽宁是东北地区拥有国家级传统村落最多的省份,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的推动下,辽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取得一定进展,如何进一步提升成效,实现优质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文旅深度融合视角,探讨辽宁传统村落旅游优质发展路径,提出文化价值重构、构建动态文化景观等对策,以推动辽宁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利用,促进乡村振兴,同时满足旅游者的深层次文化体验需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餐饮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大力推广与开发。湘菜文化立足于湖南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背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俗风情。应充分发挥当地旅游资源优势,开发文化背景下的餐饮旅游线路,传承优秀的传统餐饮文化,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湖南餐饮品牌。  相似文献   

4.
乡村餐饮既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更是乡村特色产品、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餐饮开发应体现绿色、乡土、文化、体验、养生等特色。通过开展节庆活动、丰富乡村餐饮体验、开发餐饮半成品、完善管理制度以及整合乡村资源等措施,可以更好促进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西传统村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随着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如何在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同时有效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分析了广西传统村落文化价值和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情况,提出了广西传统村落和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耦合机制,以促进广西传统村落文旅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多样,文化多元,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富有价值的旅游资源,更是优秀传统文化、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和精神家园,承载着人们的乡愁记忆。保护传统村落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乡村旅游是振兴村落文化的开端。以桂林市灵川县青狮镇江头村为例,研究了村落文化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文章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归纳农业文化遗产地村落旅游经营模式现状,对村落旅游经营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为农业文化遗产地其他村落旅游发展提供借鉴。遗产地发展旅游的基础是当地的特色资源,旅游发展过程中经营模式的选择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对遗产地其他村落而言,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核心村具有相对较高的影响力和资源优势,这是村落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方法]该文通过搜集筛选出分布在91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共47个,对这47个村落旅游经营模式进行归类,分析其旅游经营模式的现状。并从中选取3个典型案例村进行分析,通过对案例村旅游经营模式的发展过程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结果]目前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经营模式主要以村民自主经营和政府投资经营模式为主。遗产地旅游旅游经营模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当地村民的参与,但村落经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不成熟,且在资金、参与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结论]遗产地村落旅游经营过程中应该注意资金和专业化管理的合理引入,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生存的载体,是一部拥有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文化厚重的史书。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村落在城镇化进行中面临着被破坏的压力,村落原始的风貌也受到破坏,为了保护历史遗留给本课题的宝贵财富,建设美丽村庄对古村落开发极具意义。本文以古村落研究作为切人点.对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分析,有助于指导传承中华民族特有文化的延续。探讨其保护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保护与修缮策略,要以科学的方法防止其损毁与修缮,再利用村落文化,发展村落旅游,让人们欣赏古村落建筑艺术价值。古村落文化遗产在当代旅游发展中有重要价值意义,保存完整的历史文化遗址能带给人们视觉感官上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杨黎林子 《山西农经》2022,(21):170-172
传统村落具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具有较高的文明价值以及传承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关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这对于传统村落保护以及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积极作用。诸多传统村落基于此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为传统村落注入新的活力,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传统村落市场定位不准、缺乏优秀的营销手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传统村落的发展。文章简要阐述了我国传统村落的现状,并以湖北大冶上冯村为例,对传统村落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滇黔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究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经济运行关系。方法 文章选取云南、贵州和广西3省区的1 712个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借助ArcGIS10.2、GeoDA、SPSS等工具及数理统计模型,探究滇黔桂3省区不同空间尺度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影响要素及其与旅游发展关系。结果 滇黔桂传统村落分布为显著的集聚类型,整体上分布在黔东南(黔东南)—桂东北(桂林)、滇西北(保山—大理—丽江)、滇东南(红河)3个集聚区。滇黔桂地区传统村落分布在不同空间尺度均表现出显著非均衡特征,传统村落分布的沿边性(省界或国界)和旅游开发指向性特征明显。89.83%传统村落都分布在2 000m以下的中低山区;在经济较为落后和旅游发展较早的两个区域形成传统村落集聚区;与现代交通干线分布呈现空间异位性且与交通密度呈现负相关特征;现有传统村落大多远离城市中心特征。滇黔桂地区国内旅游规模、国际旅游收入、旅游资源禀赋与传统村落分布呈正相关性,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规模与传统村落分布呈负向相关性,总体上旅游发展对传统村落入选有一定带动作用,但旅游响应作用依然有待进一步提升。结论 该研究发现传统村落呈现聚集分布特征,但其文化资源属性的经济价值暂未得到充分挖掘,其旅游经济效果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正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的不可再生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近年来,随着乡村的全面振兴,传统村落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古色古香的村落居所、天然淳朴的生活方式,以及神秘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热点,发展旅游产业成为国内众多传统村落复兴之举不自觉的选择。然而,传统村落作为一个人地关系耦合的乡村社会-生态系统,在面对因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传统古村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了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传统村落文化,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保护与发展是实现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传统古村落面临着自然环境人为的破坏、传统建筑的损坏、传统村落“空心化”等一系列问题。从生态文明的视野下,将传统村落传承、保护性发展与自媒体时代背景结合起来,研究城镇化、工业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使传统村落凭借着自身的文化魅力,在当代社会实现其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传统村落的旅游资源不断被挖掘,旅游不仅成为传统村落的主要职能之一,而且传统村落旅游也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济南南部山区地理位置独特,特定的山区地貌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村落环境.山区拥有大量的石料资源,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石砌民居,崎岖的地形因素影响和外界的往来沟通,因此历经时代变迁后仍能保...  相似文献   

14.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整治和旅游空间生产面临过度商业化,生活空间遭到破坏,经营管理方式不合理以及忽视旅游服务质量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要树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社区参与模式下的旅游空间生产重视村民权益维护和诉求表达,有助于协同推进传统村落旅游空间生产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纳桃村具有典型的布依族特色村落文化,文化底蕴深厚。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纳桃村蕴藏的较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是可以与乡村文化振兴和康养旅游开发密切结合的优质资源。建立村寨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纳桃村落文化传承发展的有效路径,对于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村寨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每个传统村落都有代表自身文化特性的记忆场所及社会空间,重视村落文化空间的复原与历史文化的发掘,可有效增强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井冈山市长塘村拥有成规模、保存较好的明清建筑,是村落文化记忆形成、演变和传承的重要地域。完善长塘村重要文化记忆场所保护利用机制,传承村落特色文化记忆,丰富长塘村文化记忆场所业态布局,是长塘村文化记忆传承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徐曼 《农业经济》2018,(5):27-29
豫南传统村落是当地的地理气候、自然形态、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红色精神的传承者,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阐述了美丽乡村建设和豫南传统村落的政策解析,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将豫南106个不同级别的传统村落分为西南部、东部和北部3部分进行现状分析和问题梳理,总结出豫南传统村落保护定位和保护等级、批次,提出豫南传统村落要秉承传统村落+制度、科学规划、文化、众创、公益等一体化模式的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基于K-modes的福建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及其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传统村落景观具有历史悠久、风貌古朴、特色鲜明的地域特点,对其类型、分布及其典型特征的研究,是建设"乡愁"浓郁的"美丽乡村"和发挥福建传统村落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的首要前提。首先借鉴相关研究学者对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的研究,基于福建传统村落景观的实地调研情况,构建了福建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的指标体系。其次运用K-modes方法,以截止2013年12月31日前评选出的福建省内具有国家级、省级称号的54个历史文化名村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分类研究。第三根据分类结果,分析出福建省内存在闽江以北(包括闽江流域)综合文化村落景观区域、闽西客家村落景观区域、闽南红砖文化村落景观区域3个传统村落景观区,其中又包含闽东多元文化村落景观亚区、闽中混合文化村落景观亚区、闽北山林文化村落景观亚区、闽西田园文化村落景观亚区、闽西土楼文化村落景观亚区5个传统村落景观亚区。最后,依据福建传统村落景观的分布及其典型特征,提出对福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运用的策略,即以景观区域分布为基础,发挥地域特色;以整体性的景观为载体,营造地域氛围;以典型景观特征为优势,塑造地域精品。  相似文献   

19.
以胶东地区海草房村落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平衡农村经济增长与生态文化保护的问题,提出了充分发挥海草房文化特色来发展农村生态文化旅游模式的策略,为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生态文化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村落衰落是社会发展规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现代经济模式对传统村落的冲击,使乡村发展需要一种转型。旅游开发作为现代乡村建设的热门领域,不仅能带动乡村经济,也是村落重生的契机;但国内20余年的乡村旅游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亦产生了有利有弊的影响。文章分析国内旅游业介入乡村建设后产生的问题与矛盾及其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运用建筑工业研究领域中的"适应性设计"概念,提出乡村建设的"适应性设计"策略,通过探讨"如何取舍"及"适应性设计的分析步骤",总结乡村低破坏性更新与可持续化建设的方法策略。通过借鉴目前国内较成功的乡村建设实验基地与国外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经验,提炼出具体的解决策略与适应性设计原则。主要结论有:乡村旅游建设应以村落传统物质形态为基础;通过"新媒介"融合乡土文化和商业文化;旅游活动应回归最简单的乡村生活。并将研究经验在芬水村乡改实验中运用而生,提出乡村旅游适应性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