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建设,并购市场浪潮逐渐兴起。但随之而来的各种商誉减值“暴雷”事件也不断刺激着投资者的神经。本文以影视文娱行业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北京文化为例,梳理其并购过程及巨额商誉的形成,分析其巨额商誉减值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3.
随着2014年并购审批制度的改革,医药企业掀起并购热潮,由此引发的商誉减值问题也日益凸显。医药上市公司瑞康医药在初创期较少并购,成长期开始提高并购频率,扩张期进行多次并购,由此产生巨额并购商誉。由于集团治理结构不完善、中介机构未合理确定商誉减值额、被并购企业业绩未达预期等原因,导致集团发生巨额商誉减值额,并使其资产缩水、利润降低甚至为负。瑞康医药可通过优化商誉管理、提高中介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完善业绩承诺等措施,防范并购商誉减值风险。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数据为样本,运用Logit回归方法实证检验管理层是否利用年报语调配合商誉减值操纵。研究发现,年报语调乐观程度与商誉减值操纵具有正相关性;有业绩承诺的公司,管理层更倾向于发布乐观程度较高的年报以配合商誉减值操纵行为。在控制内生性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发现,在民营企业中以及当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低、资产负债率越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时,管理层更有可能利用年报语调来配合商誉减值操纵。本文的结论丰富了商誉减值以及关于年报语调方面的研究,并为监管机构规范上市公司商誉减值行为提供了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发展,各行各业竞争压力日趋增大,上市公司选择并购重组方式来拓展业务、抢占市场、提升竞争力,与此同时带来巨额商誉,其潜在风险令公司的发展处于危险状态.本文以万达电影为例,对商誉减值的影响因素、经济后果和应对潜在风险的策略进行实证探究,研究发现巨额商誉减值会导致企业股价下跌、资金链问题以及形象受损,要降低巨额商誉减...  相似文献   

6.
商誉减值的成因是高估值导致高溢价、高业绩承诺,给公司带来业绩下滑和增加大股东减持的风险.本文以"金科文化"为例提出上市公司在高溢价并购时商誉减值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商誉减值的确认问题进行国际比较;其次介绍我国商誉减值的具体会计处理;最后对我国商誉减值会计在会计实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企业并购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是当今资本市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给上市公司未来经营带来巨大隐患.本文以宝鼎科技收购上海复榆后计提巨额商誉减值为案例,分析发生巨额商誉减值的原因,并从监管部门和企业自身两个角度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企业确认商誉减值的直接原因在于过高的估值溢价与过激的业绩承诺,而企业在连续并购过程中的不合理行为则加剧商誉减值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本文以天神娱乐为研究对象,针对上市公司在连续并购中如何避免商誉减值、减轻商誉减值的影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商誉是现代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表明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在我国,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规定,“企业自创商誉不能加以确认”。因此,可以确认入账的商誉只能是企业合并活动产生的商誉,即购买商誉,其金额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商誉减值的国内外处理方法比较,提出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经济市场掀起了一波并购浪潮,大部分企业是高溢价并购,由此形成了商誉,过高的商誉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后续商誉减值现象。商誉减值会给企业带来相应的负面信息,甚至导致企业亏损。本文以远方光电为例,介绍其并购过程,分析高溢价并购给远方光电带来的后续商誉减值风险,并深入剖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后提出溢价并购的相关建议,为企业溢价并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2020年新冠疫情下爆出重大商誉减值的力源信息为企业案例,通过分析其巨额商誉减值的深层原因及该上市公司在处理时存在的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新冠疫情下上市公司出现的商誉减值及信息披露。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会有商誉估值泡沫放大、盈余管理可能性上升、信息披露更具复杂性以及资本市场股票环境不稳定4个问题。最后,针对会计准则修订、外部审计、上市公司内控三方面,提出了添加商誉摊销减值方式、限制商誉规模、审计联系企业行业特征、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3—2015年是传媒行业并购热潮期,发生并购重组的交易次数仅在三年内由69起增加到193起.但并购热潮期过后却迎来集体减值,自2018年底商誉减值准则发布后,近50%的传媒行业公司纷纷进行减值测试,当年同行业商誉减值规模高达411亿元,大约占行业资产减值总额的70%.商誉减值的大规模爆发会加重公司后续经营负担,为...  相似文献   

15.
褚天扬 《山西农经》2020,(5):88-91,149
近年来,我国企业进行了大量并购重组活动,产生了巨额商誉,也滋生了后续的商誉减值问题。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了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2007—2014年的商誉减值问题,探讨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商誉减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商誉减值存在正向显著的影响:在同等条件下,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存在更严重的商誉减值问题,管理者自信加剧了并购的商誉减值问题。  相似文献   

16.
巨额商誉减值信息给二级市场带来不确定因素,尽管商誉减值法存在局限性,但其符合商誉非消耗性资产的本质和决策有用观的要求。在商誉减值的方法研究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为提高商誉会计信息质量,应该增加商誉表外信息披露来弥补表内商誉减值信息的不足,规范商誉信息表外披露的内容,格式化商誉披露的形式,加强商誉表外披露的监管,以提高商誉减值信息的有效性,约束管理者对并购业务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7.
自创商誉、外购商誉与特定的会计主体相联系,自创商誉是对任何一主体而言的,而外购商誉和负商誉是伴随并购行为产生的,是就实施并购的企业而言的。对于任何一个会计主体,如果没有实施并购行为,它只可能拥有自创商誉,只有在实施并购行为时,才可能产生外购商誉或负商誉。  相似文献   

18.
19.
20.
本文对负商誉的概念、产生原因、计量的必要性进行探讨,针对不同国家对负商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此理解的基础上,分析负商誉未来会计处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