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探索高技术产业用地行业错配程度,为优化高技术产业用地配置和提供差别化的产业资源要素配置策略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Cobb-Douglas生产函数。研究结果:(1)不同行业高技术产业对投入资源要素依赖不同,制造业和服务业不同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性。总体上制造业主要依赖于资本要素和土地要素的投入,而服务业主要依赖于劳动力要素投入,但是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明显高于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2)不同行业高技术产业用地配置不充分与不均衡,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用地存在错配问题。(3)不同行业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缺口存在差异。从总体来看,高技术产业之间的用地错配形成的产出缺口较大,服务业比制造业的用地错配缺口更大。从分行业来看,制造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3种类型的用地错配缺口较大;服务业中信息服务业的用地错配缺口较大。研究结论:纠偏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平衡产业间的用地配置问题。建议调整产业结构和资源要素在行业间配置方向,按照不同行业实施差别化的资源要素配置策略,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对资源要素的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EG指数方法,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大样本数据,从企业层面对中国造纸业的空间集聚水平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市级和省级层面来看,1999~2009年间,中国造纸业空间集聚水平都经历了从不很集聚到高度集聚再到一般集聚的发展过程。从造纸业细分行业来看,制浆造纸业空间集聚水平呈现较大幅度的提高。手工纸制造业的空间集聚水平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并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机制纸及纸板制造业、加工纸制造业和纸制品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则呈现出先提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从中国造纸业空间集聚的地区分布情况来看,各细分行业就业份额最高的省份和城市都进一步向东部地区聚集。文章最后提出促进中国造纸产业的适度集聚和健康发展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中国2004—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全国层面,一产集聚和二产集聚均促进碳排放,而三产集聚对抑制碳排放有显著效果。一二产业、二三产业和一三产业的共同集聚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碳排放;地区层面,东中西地区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作用方向大体与全国一致,但区域间作用效果存在差异。为此,建议政府构建一产、二产集聚与碳排放动态监测的联合预警机制,发挥三产集聚对碳排放的积极作用,因地制宜制定东中西地区产业集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2008-2017年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的跨国并购为样本,探究产业集聚对跨国并购区位选择的影响,同时考察产业异质性的调节作用。通过构建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产业集聚对跨国并购区位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我国企业倾向于进入产业集聚程度高的东道国进行跨国并购。考虑到产业异质性,发现中国企业在东盟进行跨国并购时,倾向于进入高技术行业集聚和产业规模经济程度高的国家,即高技术产业和产业规模经济程度对跨国并购区位选择有正向调节作用。因此,跨国并购企业不仅要善于利用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好处,也要积极应对产业异质性所引起的不确定性挑战,提高自身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企业国际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行业分类的工业用地演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市场和发展"双转型期"北京市工业行业用地演变特征。研究方法:基于2007—2015年北京市工业用地出让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重心转移分析等方法,从时间、空间和行业三个维度探讨了北京市工业用地演变特征。研究结果:北京市工业用地出让总面积及各行业受让面积均呈下降趋势,出让行业以"现代制造业"为主,但出现由"现代制造业"向"高新技术工业"转变的趋势;出让工业用地集中分布于距市中心20—40 km的近郊区,具有明显的工业园区指向性和近郊区环状集聚态势,不同行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工业用地出让重心经历了由东北向西南方向转移的过程。研究结论:北京市工业用地出让已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未来应加大高新技术工业集聚范围和集聚程度,并引导工业配套科教文卫福利服务业向西南方集聚转移。  相似文献   

6.
宋敏  刘彬  邹声瑞 《水利经济》2022,40(2):10-16
将传统的制造业专业化集聚和基于产业链上下游关联的多样化集聚同时纳入考察,筛选出长江流域26个地级市作为典型代表,对比分析两类集聚条件下制造业对流域水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全样本下制造业专业化集聚与上下游产业多样化集聚能够降低水污染,且专业化集聚降污能力大于上下游产业多样化集聚;制造业产业上游多样化集聚降污能力大于下游多样化集聚,流域上游地区水污染会加重下游地区水污染状况;制造业专业化集聚对长江流域水污染的影响呈现出下游城市降污能力最强、上游城市次之、中游城市最弱的特征,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关联的多样化集聚对水污染的降低效果下游城市优于中上游城市;在制造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具有强烈的路径依赖背景下,应当注重长江流域上游地区的产业布局与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统计方法衡量和分析我国食品工业在空间上的变化情况,运用经济理论寻找影响我国食品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食品行业Panel数据对上述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993-2003年,我国食品工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均存在空间集聚趋势;基期水平、要素投入、行业规模效应、产业关联、空间外溢性、交通运输和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食品工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开发区作为现代工业的集聚中心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在土地利用上已体现出一定程度的集聚效应,资金集聚程度、地均投资强度和产出率远高于一般地区.然而,由于存在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开发区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土地浪费与低效利用现象仍然存在.在总结和分析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绿色信贷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基于2007—2019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实证研究了绿色信贷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行业环境技术进步存在中介效应;通过门槛效应检验得出环境技术进步水平、绿色信贷强度在不同区间范围时,绿色信贷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通过异质性分析得出地区层面下游地区绿色信贷能够有效推动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提高,而中上游地区绿色信贷效果不显著,行业层面绿色信贷对五大高耗能制造行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因此,需完善绿色信贷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合理把控绿色信贷实施强度,积极推动制造业环境技术进步,实现制造业高效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市相关数据,运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高技术制造业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提升高技术制造业的两阶段创新效率,且通过相关稳健性检验。此外,数字经济对两阶段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作用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间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工业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产业集聚趋势体现得更为明显,产业集聚受到地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聚集程度以及发展产业会有所不同。我国地域广阔,对于产业集聚程度因地区各有差异,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本文借助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知识,从产业集聚与不同区域的经济之间相联系,产业聚集与中国地区差异之间的影响展开分析,并针对产业集聚对促进我国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中东部地区快速发展,带动西部地区平稳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我国整个行业以及和各区域的均衡发展提供有利基础。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但在其的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从资源、经济、生态环境、行政管理等角度分析了长三角在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焦点问题。并提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与体制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媛 《山西农经》2020,(1):31-31,113
高端装备制造业又称先进装备制造业,主要研发制造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高端工业设施。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制造业战略性升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调研了轨道交通、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2003~2019年以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断在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不断提高,加计扣除范围不断扩大,都标志着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新引擎。文中以中国深证A股制造业为样本,采用描述统计和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着积极作用,同时加大了R&D资金的投入,且随着时间的增加,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5.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几十年来,虽然我国制造业迅猛发展,但制造业产品附加值不高、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缺失等痛点问题亟待解决。基于制造业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和深入实施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结合以往研究成果,本文选取研发投入强度作为中介变量建立模型,检验在制造企业创新活动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发挥的作用,并探究该政策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传导机制,同时分析不同类型的制造企业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地理集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合运用产业集中度、EG系数和空间自相关系数等方法,对2003—2011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具有显著的地理集聚特征,不同行业的地理集聚存在显著差异;农产品加工业地理集聚呈现出减弱趋势,并表现出"先小幅上涨,后显著下降"阶段性特征;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向中部地区集聚的趋势,但东部地区仍是主要集聚区;部分行业呈现出高度集聚在少数省份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湖南省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调查,发现互联网对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路径中存在创新产出能力不足、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行政壁垒等诸多问题。通过机理分析推导出互联网提升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的过程;再分别从技术变革、创新门槛、创新趋势方面以及技术比较、创新观念、行业规制等方面探讨互联网发展对湖南省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最后从基础建设、人才资源、政策法规、经济调控、互联网政策组合等方面提出互联网提升湖南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统计年鉴数据,选取全国31个省(区、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区域文化产业集聚的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客观描述,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全国各区域间文化产业集聚程度差距较明显,但各区域整体呈上升趋势;产业集聚能够有效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创新绩效,即区域文化产业专利授权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都与产业集聚显著相关。此外,完善的产业结构和良好的产业投资环境、发达的信息化水平也可以提高文化产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利用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农产品加工业的12个产业的地理集聚度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扩展的C-D函数,重点分析地理集聚对农产品加工业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2002—2008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平均地理集聚度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不同产业集聚度变化存在差异;产业地理集聚度大小与变化及其对产业成长的影响显著且不同行业存在明显的差异;产业集聚对产业成长的贡献虽弱于资本而强于劳动;产业地理集聚、资本、劳动其对产业成长贡献差异及行业差异可以为政府通过产业集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成长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对中国各省2005—2010年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变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全国各省2005—2010年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混合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全国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差异大且呈现下降的趋势;(2)各省的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变异系数呈现扩大趋势;(3)影响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工业行业规模、土地市场化水平、工业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工业行业集聚程度。工业行业产权结构对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并不具有显著影响,而工业行业技术水平和工业行业结构对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检验。研究结论: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差异大,变化复杂,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未来的政策应当提高土地市场化水平,注重工业行业的规模化经营,努力提升工业行业科技水平及开放化程度,并合理规划好工业园区或开发区,促进工业行业发挥集聚效应,最终提升工业用地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