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基于2017年对甘肃省15个贫困村173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户家庭生活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有助于提高农户家庭的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特别有助于降低教育成本,增加农户家庭教育支出;互联网使用对贫困户消费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大于非贫困户,从而有助于缩小农村内部差距;互联网使用有助于降低西部贫困地区农户的交易成本,拓宽消费渠道,优化市场环境。因此,提高西部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继续贯彻落实"互联网+农村"的相关政策,普及互联网使用,是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湖北省6个市、县、区的26个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515份农户调查问卷,分析了农户对乡村清洁工程的认知、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受农户素质、农村信息闭塞和环卫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乡村清洁工程建设还有待深入;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比在传统农区更容易开展;政府的鼓励对农户参与积极性具有显著影响;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创新型农民和强化政府引导职能,从而推动乡村清洁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对外开放以及乡村振兴背景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农民生活水平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基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及我国26个城市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简单中介模型,探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显著降低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减小农业生产规模来降低农民生活水平,尤其是在农产品、牧业以及渔业生产行业。此外,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以及农业生产条件越好的城市越容易受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对贸易依赖程度较高。本文对乡村振兴战略及"脱贫攻坚战"相关战略的制定的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户主的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CHFS2019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发现户主受教育水平对金融资产配置产生的积极正面影响:受教育水平对中国家庭在股票和风险性金融资产市场参与、持有股票和风险性资产占比、商业保险购买等五个方面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效果。进一步研究中介效应后发现:受教育水平同时通过影响风险态度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产生间接影响。这样的结果,为我国普及金融知识教育、调节居民风险态度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河北、湖南、新疆三个不同地区农户能源消费调查数据的量化分析,探索农户能源消费变动的规律,寻求农村能源消费升级之路。农户调查数据表明,影响农户生活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家庭人均财富、能源价格、能源可获得性以及户主受教育程度。从能源消费升级角度看,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农户能源的消费结构主要从薪柴、秸秆、煤炭向液化气、电力等商品性便捷能源转换;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的山区,能源消费主要还是以薪柴、秸秆为主,但正慢慢向煤炭转化。为加快农村能源消费升级,建议加强教育,转变农民消费观念,提高农户环保意识,改善交通条件,加强农村能源供应体系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新的生物质能源。  相似文献   

6.
发展清洁能源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在一定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清洁能源占比突破20%,清洁化进程加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然而,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对清洁能源宣传不到位、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利用技术亟待突破、新能源标准体系不完善等。因此应从普及科学合理的清洁能源观、推进开发利用新技术和加强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制度和政策保障、完善新能源标准体系和加强产业标准统筹等方面调整思路,推进我国清洁能源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基于浙江省农户调查数据,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探讨了村规民约和邻里效应对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村规民约和邻里效应均对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排放两种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同等条件下,村规民约对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程度比邻里效应要高;(3)考虑调节效应后,村规民约能够增强邻里效应对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的政策措施,对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切实让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党和政府的重要目标,其中农民的富裕感和公平感是两项重要的指标。通过对广西乡村的实地调研,全面分析了影响农民富裕感和公平感的因素,指出收入、外出务工经历、受教育水平、居住环境、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和政策因素都会产生影响,因此需实施拓宽增收途径、提高乡村卫生保健基础服务水平、提高乡村基础教育能力等措施,切实提升农民的富裕感和公平感。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服务对全民健身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公共体育供给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国民的身体素质,还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长期以来受国情、资源、国民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存在一系列的缺陷。农村是农民生活、劳作、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满足农民各种各样生活需求的重要平台,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下,以乡村治理为背景,探索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困境及策略,对不断提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是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农民人际关系现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和谐农村的建议,以期促进相关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2016年对黑龙江、安徽、山东、四川、陕西5省农户的调查数据,就农民对"不得调地"政策的态度和村庄的土地调整决策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反对承包期内"不得调地"政策的农户占16.4%,反对"不得调地"政策长久不变的农户占39.3%,意味着二轮承包到期后农民的土地调整意愿极为强烈;2011~2016年,约16%的农户经历过土地调整,其土地调整次数平均为1.36次,明显低于已有相关文献提及的2010年前的水平;受"不得调地"政策负面影响的家庭人口越多,"不得调地"政策的受支持程度越低,说明家庭人口变动是影响农民对"不得调地"政策态度的主要因素;农民对承包期内"不得调地"政策的态度对村庄的土地调整决策具有显著影响,持反对态度的农民越多,村庄土地调整的概率和频率越高,反之,村庄土地调整的概率和频率越低,意味着村庄内部土地调整的呼声是村庄土地调整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考虑到受"不得调地"政策影响的农村人口有相当大的比例,可以预见,二轮承包到期后要求进行土地调整的压力会很大,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框架内,实现长久"不得调地"的政策目标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重庆农户的调查问卷,发现农户满意度和关注度都较高的公共品是乡村道路、教育、医疗卫生和饮水设施,关注度一般、满意度低的公共品是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技及推广、生活环境、政府部门公共服务,农户关注度低,满意度也不高的公共品包括信息获得、生活能源和文化活动。影响农村公共品供求的因素有经济水平、农民的需求差异、公共品的特性、供给主体制度、供给决策机制、供给者的行为和农民的需求表达等,最后提出了解决公共品供求矛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依据山区农村经营方式的不同特点,贫凼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可供选择的重要途径有两条:即发展乡村企业经济和发展家庭经济。发展乡村企业经济就是通过较大量的资金投入,兴办集体企业,大幅度地提高农村中的资金——劳动力比率,使务农人口绝对减少,让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跳出“农门”,转移到第二或第三产业中去,实现贫困山区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变,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发展家庭经济就是在目前农村以户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政策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CVM为基础,从"保护者得到补偿"、"社会受益、政府补偿"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模拟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市场,考察了农民参与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的受偿意愿及意愿受偿水平。研究表明,82.1%的农民愿意接受一定金额的补偿作为参与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的激励。在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利用参数估计方法测算出农民参与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的补偿标准为544.32元/年·户;在不考虑农民禀赋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下,利用非参数估计方法测算出农民参与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的意愿受偿水平下限为415.16元/年·户,上限为505.68元/年·户。运用Heckman Selection Model分析发现,影响农民参与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受偿意愿的关键因素有主要收入来源、家庭总收入、废弃物工作处理满意程度;影响农民意愿受偿水平的关键因素则包括性别、年龄、家庭总收入、耕地面积、农村环境评价、环保政策作用感知。  相似文献   

15.
秦志飞 《山西农经》2023,(1):104-106
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尤为重要。农村养老保险的设立及推广说明党和政府对农村养老的重视。文章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养老保险的推广和普及中存在的农民思想观念落后、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在广大乡村地区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健全农村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政策建议,使农民的幸福感进一步提升,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呼唤新农民——农村人力资源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人们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总体上持乐观态度,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必将减少聚在土地上的众多人口,给乡村转变和乡村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从江苏省金湖县农村的现实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和后果是十分复杂的,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乡村治理,即解决乡村发展中的问题并不乐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不仅要关注农民如何融入城市,也要关注农民主体流转之后的乡村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增大农民教育培训投入是塑造新型农民的重要举措,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基于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运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研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否会影响家庭教育培训支出。研究发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能够提高农村家庭的教育培训支出,主要提高了成年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支出,但不会影响适龄儿童学业支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于中等收入家庭有正向影响,而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不显著,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村家庭受其影响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是重要的影响渠道。本文就重视农村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农村地区就业环境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来自四川省德阳市农民参与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性的影响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更好推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基于四川省德阳市农民的实际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个人、家庭、社会特征方面对农民参与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模型回归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年龄对农民参与改革积极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年总收入、是否了解集体经济、是否了解股份合作制改革、现有政策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股份分配是否公平合理、是否参与股改方案的意见征求对农民参与改革积极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制度政策、健全监管机制等对策提高农民参与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积极性,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是关系到农业现代化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重要经济问题,为此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倾向和人力资本水平,对促进农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具有重要作用。在影响机制上,财政支农支出可以通过提高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化水平,进而影响家庭人力资本积累,家庭农业收入增长和非农化水平提高是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机制。过去各年度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均存在正向影响,并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产生长期影响。在异质性分析上,相比教育水平高的农村家庭,财政支农支出将更有利于促进教育水平低的家庭人力资本积累。可见,提高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支农支出力度,加大对农村教育投资方面的政策倾斜,对促进农村长期人力资本积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绿色生活方式作为生态宜居的先决条件,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有重大的推进意义。农民绿色生活意识较为淡薄、乡村生态环境有待提高、乡村生产方式较为陈旧是构建农村绿色生活方式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了普及与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加强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推动乡村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等措施,从而以绿色生活方式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