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疫情和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冲击下,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韧性,对推动我国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演化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从产业重塑、产业创造、创新激励和人力资本扩散等四个层面,探讨农村产业融合赋能县域经济韧性的作用机理,并从产业资源配置的视角探讨数字金融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进一步从抵抗能力、恢复能力、适应能力、变革能力等四个维度构建县域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县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融合具有提升县域经济韧性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表现为抵御冲击、分散风险的冲击抵抗能力提升,且表现为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和变革能力提升;研究还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有利于深化产业融合的溢出效应,进而强化了产业融合对县域经济韧性的提升效能。为此,增强县域经济韧性的关键是顺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县域经济发展要盘活存量资源、补给流量资源,通过数字乡村建设进一步优化资源在产业间、城乡间的配置。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熵值法构建渔业经济韧性综合指标体系,研究2012-2022年沿海11个省份渔业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从时间格局上,研究期内沿海省份渔业经济韧性总体呈现平稳与增长交替的总体趋势,沿海省份渔业经济韧性之间的差异先增大后减小;(2)从总体空间格局上,渔业经济韧性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但差异呈现降低趋势;(3)从分维度空间格局上,大部分省份的抵抗与恢复能力有所提高,调整与适应能力有所降低,创新与转型能力保持平稳。为此,各省份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提升全局性渔业经济韧性,并依据现实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渔业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分析法对新疆与中亚五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疆与中亚五国的农业处于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新疆的农业国际竞争力要高于中亚各国,在农业生产能力和农业增长获利能力方面存在竞争优势,但在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产品国际化程度方面处于劣势。新疆应在发挥农业生产优势的同时,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效率,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国外市场。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外发展形势的持续变化,城市抵御、吸收外部冲击的能力不断引发社会各界的讨论和关注,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已成为政府治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基于我国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来研究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和经济韧性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将韧性理念引入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阐释城市地下空间韧性的内涵,从冲击抵抗能力、受灾恢复能力和风险适应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韧性的能力组成;从基础韧性、管理韧性和发展韧性三个角度构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韧性评估指标体系;进而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市地下空间韧性进行实证评估,并按城市地下空间韧性水平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四类地区。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韧性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具体表现为城市地下空间韧性按照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地下空间韧性呈正相关关系。基于此,文章提出“整体统筹,全面布局;科学规划,强化保障;突出重点,完善规制;健全组织,改进机制”等城市地下空间韧性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将韧性理论引入耕地保护研究,评价黑土区耕地韧性进而揭示其短板要素,提出黑土区耕地韧性的提升路径与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基于覆盖黑龙江省拜泉县16个乡镇、154个行政村的问卷调查及土地遥感数据,从韧性发生学视角构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以村域为单元,利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拜泉县耕地韧性。研究结果:(1)拜泉县耕地韧性为0.421,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耕地韧性不足;(2)立地条件对耕地韧性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耕地韧性较高的村庄集中于远离县城且地面坡度较低的地区,靠近县城且地面坡度较大的村庄耕地韧性相对较低;(3)农田排涝设施短缺、耕地劳动力投入不足是制约拜泉县耕地韧性的关键短板因素,耕地集中连片程度、耕地的机械、化肥投入以及粮食产出与收入有效支撑了拜泉县耕地韧性。研究结论:针对外界环境的复杂性、动态性以及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有效实施耕地保护应强调基于韧性的治理理念。一方面要注重不同地域耕地内核系统与外界环境系统的交互作用方式与过程,诊断识别影响耕地质量与生产力的关键短板因素并制定应对措施;另一方面要培育增强对发展环境变化和外界不确定性的研判能力,及时调整耕地保护策略,从而有效规避风险挑战或将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构建基于乡村韧性视角的宅基地退出政策绩效评估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广汉市三水镇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专家咨询法、DSP识别方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1)基于韧性理论,构建了目标导向下的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基础设施效益和乡村治理效益5个维度28项评估指标的宅基地退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2)实证研究了四川省广汉市三水镇宅基地退出绩效,发现其宅基地退出整体绩效适中,生态效益和基础设施效益维度的绩效较高,乡村治理效益维度的绩效较低。研究结论:基于乡村韧性视角构建的宅基地退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可用于国家对宅基地退出试点绩效的评估,该指标体系的相关数据取值需在考虑不同区域特点的基础上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8.
基于组合赋权和AHP法的农机化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明确不同准则层对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衡量农机化可持续发展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变趋势。[方法]建立了新疆农机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2001~2015年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关系数据模型。提出了组合赋权和专家法相结合的判断矩阵构建方法,并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分别定量分析了2001年和2015年农机化可持续发展状态。[结果](1)2015年新疆农机化可持续发展水平达到了80.31,和2001年相比提高了1.284 7倍。(2)从准则层来看,新疆可持续发展水平在农机化作业能力、农机化经济效益和农机化发展能力方面分别提高了69.70、85.94和48.64,但资源消耗方面的得分下降了1.12。[结论]2001~2005年新疆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作业能力、经济效益和发展能力等因素推动下进一步提升;揭示资源环境影响是约束农机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新疆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来看,文章方法得出的量化结果与实际情况较接近,表明研究方法有效和可行。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人口、社会、经济以及土地四个方面构建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新疆1990~2007年新疆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算,结果发现新疆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且主要表现为经济与土地城市化,而人口和社会城市化对城市化的贡献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新疆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影响新疆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依次为市场推动力、外资辅助力、政府拉动力以及产业机构后续力,其中市场推动力与政府拉动力是新疆城市化发展的理想动力。  相似文献   

10.
乡村韧性理论框架与测度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系统梳理乡村韧性理论框架与测度体系方面的研究现状,展望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乡村韧性作为区域韧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框架正经历由均衡论转向演进论的转换,呈现出维度多元化、尺度体系化、视角动态化的特点;(2)乡村韧性的测度体系主要包含了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冗余度、多元度、多尺度连结性三个维度,采用质性分析法、综合指数法、函数模型法进行定性与定量综合评估。研究结论:面向乡村地域系统的复杂性与动态性,应发展乡村韧性的综合性分析框架,提升情景模拟能力;构建乡村韧性的适应性测度体系,探索动态表征机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区域发展协调性差。转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战略性意义。本文以新疆为例,首先分析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需求,然后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分配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综合评价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新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区域经济韧性水平的影响情况,以2010—2021年华中三省下辖4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面板模型,利用熵值法测算不同市区的经济韧性综合指数,并通过定量分析多角度探究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韧性水平的提高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对于抵御风险、创新转型方面的提升最为明显。从区域异质性的角度来看,产业结构的升级对湖北省经济韧性的提高有着最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明晰宅基地退出绩效目标,构建评价体系,对典型试点区域宅基地退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探寻宅基地退出绩效提升路径。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与政策绩效评价工具方法的综合运用。研究结果:宅基地退出绩效目标主要由中央政策目标和地方政府、村集体、退出农户的利益诉求构成;回应绩效目标,基于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并嵌入乡村韧性理论,构建了从过程到结果、兼顾多维利益诉求、考虑长短期变化的宅基地退出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实证考察和评价分析发现,义乌、余江、泸县的宅基地退出绩效总体表现良好,但主要在经济韧性上存在短板,面临着资金紧张、主体乏力、盘活再利用受限等困境。研究结论:全面提升宅基地退出绩效,关键要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统领下,通过优化退出资金运作模式、形成多主体共治局面、拓宽退出土地盘活路径等,健全宅基地退出长效激励机制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创新性地将幸福指数引入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评价中,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因子得分函数模型,对2002-2015年新疆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及新疆各地州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新疆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五个分类指数波动性排序依次为:生存环境指数生活质量指数收入与消费指数政府财政能力指数就业与社会保障指数。五个分类指数中,就业与社会保障指数得分始终最低,突显了社会保障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性;新疆居民生存环境指数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态势,表明当前新疆发展环境压力异常显著。从地域空间分布来看,新疆北疆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整体评价水平高于南疆地区,且两者的共同短板是就业与社会保障服务水平落后。  相似文献   

15.
新疆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探究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深化其金融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能的重要前提。文章在分析金融服务新疆实体经济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从金融保障能力、金融融资能力与金融开放能力三个维度探讨金融服务新疆实体经济的动态影响。研究结论表明:(1)新疆整体金融服务效果呈现不稳定趋势,金融投入与实体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2)金融保障能力多为负向冲击,表明当前新疆金融保障水平并不能有效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3)金融融资能力虽然能在短期内提振实体经济发展,但正向效应维持并不稳健,甚至在冲击后期呈现负向抑制作用。(4)金融开放能力对新疆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持续正向拉动作用,且正向效应在金融开放积极年份尤为突出,但仍需注意金融开放所带来的外部风险。因此,创新金融服务理念、推动区域金融开放的同时,防范可能存在的内外风险应是下一步新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运用DEA模型对新疆2000年~2010各年度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同时结合新疆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投影分析,结果表明:新疆2003年~2009年可持续发展非DEA有效,其中2004年、2005年、2008年存在投入不足和产出冗余的问题,提高新疆人力、物力、资源的利用率与组合优化度,兼顾规模效益与技术有效性,同时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新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由韧性的一般理论切入,从韧性城市内涵的不同维度构建城市国土空间安全体检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研究结果:(1)基于城市安全角度,从自然灾害、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城市交通、社会治理五个维度构建了表征城市安全情况的体检评估指标库;(2)在指标筛选和专家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指标库中各项指标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进行了量化评估,最终筛选的关键核心指标能在实践中能够较好地反映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安全和韧性城市建设的真实情况;(3)通过核心指标体系的指标内涵和在城市国土安全建设过程中的推广应用水平,评价指标被分为引导性指标、强制性指标和倡导性指标三大类。研究结论:随着城市国土空间安全建设的完善和发展,相关管理部门可在强制性指标评估工作基础上,根据城市自身特点选用倡导性指标,逐步纳入引导性指标,强化实施国土空间安全监测评估。  相似文献   

18.
房睿  彭亮 《水利经济》2021,39(5):50-52
根据新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进展情况,从保护水资源、防治水环境污染、改善水环境承载力等方面组成了新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成效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EVM)等研究方法构建符合新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成效评价模型,通过新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成效评价体系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参考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等级和标准,结合新疆河湖长制考核的标准与新疆河湖的实际情况,将我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成效分为5个等级,结果显示:新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成效评价体系综合指数为0677,对应等级标准为良好,表明新疆河湖长制工作正在逐步深入、逐步完善,新疆河流、湖泊的管理机制正在稳步提高,也说明成效评价体系与新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实际情况贴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构建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表明,新疆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很低,与全面小康的目标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根据测算结果对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为实现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前瞻性科学决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构建城市洪涝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RAGA-PP)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江苏省各市洪涝韧性进行总体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3个地级市城市洪涝韧性指数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镇江、徐州、泰州、扬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江苏省城市洪涝韧性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苏南优于苏北;防汛物资储备调拨能力、公众灾害应急意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水管网长度和高等院校毕业生数等指标对城市洪涝韧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