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增长、助力共同富裕建设是当前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我国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就收入结构中不同收入来源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边际效...  相似文献   

2.
消费是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只有提高居民收入才能促进消费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收入按来源可划分为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种,研究对城镇居民消费起主要作用的收入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显示:一是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主要受其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影响;二是我国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565526、0.6318038和0.243969,即3种不同来源收入与消费支出均为正相关且均显著,说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受这3种收入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计量经济学方法,本文从城乡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数据稳定性与因果关系、城乡居民收入与旅游花费水平回归分析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收入水平与旅游边际消费倾向对城乡居民旅游花费影响差异明显,提升城镇居民旅游边际消费倾向与农村居民纯收入水平,是提升我国城乡居民旅游总花费的关键;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对收入过度敏感性均过低,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城乡居民在食品、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改善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对收入的过度敏感性,促进旅游消费水平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对城乡居民旅游花费影响具有较大差异,在城乡居民收入翻番背景下,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并将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化消费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长.本文基于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持久收入对农村和城镇文化消费影响较大;上年度文化消费对本年度的文化消费有一定促进作用;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边际倾向大于农村文化消费边际倾向.本文据此给出了提升文化消费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弗里德曼持久收入理论为基础,用1980年~2006年数据对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持久收入、暂时收入与消费关系做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增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为理论基础,构建城镇、农村、城乡以及各省市间收入差距对总消费影响的计量模型,定量研究了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总消费的影响效应.并在杜贝森的相对收入假说理论基础之上,对计量模型进行了改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总消费的影响效应在1995年前后发生了明显的结构变化.20世纪80年代早期到90年代中期,适当地扩大过低的城镇居民以及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有助于促进总消费的增长,与此同时,农村居民间以及地区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缩小农村以及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可进一步提高总消费.而此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总消费的负效用开始显现,此时必须把提高居民收入的重点放在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阶层.  相似文献   

7.
付琳 《中国市场》2005,(5):76-77
本文从个人收入来源入手,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指标,并根据统计数据来考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差距的缩小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消费-收入二元线性回归模型,结合广州1998-2007年的实际数据,对广州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持久性收入水平和暂时性收入水平都是影响广州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显著因素,而暂时性收入与持久性收入对广州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的影响力度各有侧重.政府一方面要把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摒弃为GDP而片面追求GDP的数量和速度的理念和行为.另一方面要针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从战略和战术、长期和短期等多维层面和角度,系统全面地采取有针对性、可行的措施努力增加居民收入,从而提高消费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协整方程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了转移收入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不同,发现转移收入已成为城镇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已发挥了正常的影响作用,但对农村居民的长短期影响都很小。转移收入的城乡差距,正是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重要原因。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力度,减少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促进内需增长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8,(1)
通过使用上海市2002-2014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化消费支出以及分项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从心理账户的视角出发,研究收入结构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探究不同来源的收入对文化消费促进效应的差异,并由此提出建议来促进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结构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理城乡收入差距是当前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要有效治理城乡收入差距,就需要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入结构,以有助于政府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因此,从城乡居民的四分项收入结构和主辅角度,分析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来源,揭示各部分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促增"和"促减"作用及其贡献率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协整的理论和方法,对江苏省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消费进行分析,探求江苏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对收入与消费取对数形式后,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城乡居民的长期消费弹性分别是0.78和0.76,收入是影响消费需求的决定性因素。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暂时性收入的消费弹性大,并估计出具体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公共产品的供给、鼓励信用支持性消费等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考虑结构突变的情况下,引入虚拟变量,运用协整模型、误差修正模型对1978--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利率、不确定性因素问存在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均衡关系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略高于城镇居民;利率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分别表现为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农村。短期来看,收入的波动对于农村居民的影响程度稍大;利率的波动对农村居民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收入效应,而对于城镇居民影响不显著。收入不确定性的波动对城乡居民消费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收入差距的扩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为了对我国收入分配状况有更全面的探究,本文使用城乡分开的基尼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系数对我国31个省份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2002-2006年期间,我国各省市城镇和农村分开的收入差距相对合理,而城乡间居民收入差...  相似文献   

15.
城乡居民收入结构是多项来源构成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是各项收入来源变动的综合反映。本文运用基尼系数法,以甘肃省为例,对2000-2012年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大小,以及收入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是较大的,而经营性收入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逐渐减小。所以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同时保持其在家庭经营收入方面的优势是缩小甘肃省城乡居民差距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产生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呈负相关关系,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占比增加会降低平均消费倾向,中、低收入组群体的收入占比增加会提高平均消费倾向,其中,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占比变化对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基尼系数、广义熵(GE)指数等指标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发现,在2010年,无论是全国还是城市或农村,收入最高的10%人口的收入与收入最低的10%人口的收入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全国的基尼系数为0.54,城镇为0.431,农村为0.374。GE指数的分解结果表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可解释全国收入差距50%左右。不同收入来源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工资收入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此外,转移性收入没有起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科学检验我国城镇居民的房地产财富效应,以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引入收入不确定性因素推导出住宅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理论模型.基于1999年~2014年我国31个省份年度面板数据,利用所建构的理论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房地产财富进行固定效应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收入不确定性情境下,我国城镇居民房地产财富效应虽然显著,但影响方向并不一致.一方面房地产价格上涨对于非居住消费的影响显著为正;另一方面房地产价格上涨对于居住消费的影响显著为负.因此,必须采取抑制房地产市场过度投机需求、优化居民资产结构和降低收入不确定性等策略,有效促进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持续升级.  相似文献   

19.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柏芳 《北方经贸》2007,(6):144-145
回归分析证明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导致整个消费水平越来越低,增加城市居民的收入不能提高我国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城镇居民收入较高,相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边际消费倾向要低于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如果能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则会提高全国的消费总量及转变农村的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1995-2010年我国2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城乡面板数据,建立动态GMM估计法,检验持久性收入、暂时性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医疗、教育和住房支出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有较强挤出效应;城乡收入差距、住房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挤出效应,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支出、教育支出负担相对城镇居民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