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如何脱颖而出?似乎规模化、多元化、国际化的企业更胜一筹。并购活动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捷径,促使管理层在一定时期内积极乐观地不断发起并购。连续式并购能否为企业带来高回报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天娱数科连续并购案例进行剖析,分别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视角探索连续并购与并购绩效的关系。从该案例连续并购的短期绩效分析发现,乐观的连续并购并不会随着并购次数的增加显著地提升短期绩效,相反,因过度依靠并购扩大规模、壮大业绩,会随着并购次数的增加而使并购利好信号对公司短期绩效的影响越来越不敏感,甚至出现反向关系;从该案例连续并购的长期绩效分析发现,连续并购并不能长期稳定提升企业的发展、盈利、偿债及营运能力,反而随着连续并购利好信息的结束而使企业绩效存在较长时间的低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隆平高科2015—2018年的连续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分别从事件发生顺序和时间窗口顺序两个维度对农种企业连续并购的绩效进行评价。最后,针对并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一带一路"倡议、所有权性质和支付方式因素出发,对2005-2016年间中国企业在东盟并购的绩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在东盟并购事件公告日的市场绩效明显为正,反映了市场对中国-东盟并购的正面评价。其中,"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东盟的并购绩效有着积极的影响;国企和民企的并购绩效均为正,但民企的并购绩效优于国企;并购过程中支付方式仍以现金支付为主,但相比其他支付方式,现金支付并不是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当前,财务学界对于并购的研究主要立足于企业进行并购的动机和企业并购后的绩效。本文主要是对并购绩效理论和并购动因理论进行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5.
企业并购支付方式是企业并购过程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经济、政治、法律等影响着企业的并购支付方式,同时企业控制权、管理层持股、财务状况、信息不对称和成长能力等也都影响并购支付方式。现金支付方式和股票支付方式是否会影响并购后的绩效,哪种支付方式更受国内外的青睐?这些都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文化差异对并购的影响自文化维度理论提出以来,逐渐成为财务研究领域的热点。现有研究发现:从并购双方互动视角来看,文化差异对并购存在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从并购方或目标企业单方的比较视角来看,企业的文化特征会对并购活动中的决策偏好产生影响。本文从国家、区域以及企业三个文化层面,梳理文化差异对并购影响研究的重要文献,并对后续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以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并购绩效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发现研究结论存在分歧,但绝大部分研究成果表明:某些企业并购活动促进了公司经营绩效的改善;某些企业并购活动导致了公司经营绩效的恶化。  相似文献   

8.
企业并购的首要目的,就是通过并购双方优势资源的结合实现协同效应,促进企业结构的优化和绩效的提高。在金融混合经营发展的新态势下,并购能否产生预期效果?文章通过分析我国资本市场内银行业最大的并购事件——中国平安并购深圳发展银行,从财务视阈探寻并购带来的绩效改变。  相似文献   

9.
一、企业并购绩效实证 研究回顾 并购是企业跳跃式的成长,如果操作得当,可以产生1+1>2的协同效应,企业能获得的收益巨大。基于以下的原因,分析企业并购后的运营绩效十分必要。一是与企业研究开发项目不同,并购不允许试运行,不允许反复摸索,而且并购方为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必须事先投入经济资源,在进行过程中也无法停止资金的投入;二是并购失  相似文献   

10.
企业确认商誉减值的直接原因在于过高的估值溢价与过激的业绩承诺,而企业在连续并购过程中的不合理行为则加剧商誉减值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本文以天神娱乐为研究对象,针对上市公司在连续并购中如何避免商誉减值、减轻商誉减值的影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鑫鑫 《山西农经》2020,(1):156-157
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国内各大企业都采取了并购的方式,以便在很短的时间内扩大规模,优化资源配置。分析了速递行业及其并购的动因和并购前后财务绩效的相关变化,总结圆通速递和先达国际的概况,了解此次并购行为的相关动因,对比圆通并购先达前后的绩效分析,得出相关评价。  相似文献   

12.
本文实证分析了农业企业与农户的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得出结论是:农业企业与农户的社会网络(网络规模、网络强度以及网络互惠度)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网络强度是影响企业绩效最重要的维度;战略导向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影响,市场导向是影响企业绩效最重要的战略导向,战略导向在农业企业与农户的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农业企业与农户的社会网络显著地影响了企业战略导向。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终极控制人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本文以2006年~200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分析,采用事件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与并购绩效正相关,终极控制人控制权比例与并购绩效负相关,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与并购绩效负相关;相对于非政府控制,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对并购绩效的侵占效应在政府控制的公司下更加严重,相对于中央控制,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对并购绩效的侵占效应在地方控制的公司下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农业类上市公司2006—2012年发生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会计指标法探讨并购活动能否给公司的长期绩效带来改善。研究发现,虽然短期内并购活动给农业类公司带来了显著的财富效应,但企业的长期绩效却并没有因为并购事件的发生而得到有效改善,原因主要来自并购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农企本身行业属性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以2017~2021年国泰安数据库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验证知识获取两个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生命周期的调节效应。运用St at a17.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研发投入和市场投入强度正向影响企业绩效;企业社会责任在市场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负向调节作用;企业生命周期在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本文验证了知识管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丰富了企业知识管理领域的相关研究,对不同类型企业开展知识获取活动具有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2015年携程和去哪儿网在实现并购前后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运用EVA评价法的财务绩效分析方法对此项案例进行研究,并对携程比较并购前后的EVA值,发现EVA值大幅增加,财务绩效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而为在线旅游企业今后的并购活动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论述企业绿色创业行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相关者对企业逐利行为进行非正式约束的制度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绿色创业行为有助于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绩效"的理论假设;以224家农业农头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绿色创业总体上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处于制度环境较好的企业比制度环境差的企业其绿色创业行为能更有效提高企业绩效;不同维度绿色创业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绿色采购对所有企业绩效都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生产和绿色管理对绩效较好的企业作用效果更好,而绿色营销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家庭农场形式发展起来的农民创业活动是对农民创业及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适应,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形成的有利路径。家庭农场型创业的产生发展受制于特定制度环境,文章基于西方制度环境规制维度、认知维度以及规范维度框架,利用湖南省四县264户家庭农场型创业实证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制度环境对家庭农场型创业绩效的影响,结论认为:家庭农场型创业生存绩效受规制维度、认知维度和规范维度的显著影响;成长绩效受规制维度和认知维度的显著影响;发展绩效受认知维度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省非上市林业企业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及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智力资本对林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智力资本的3个维度人力、结构、关系资本对林业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创新能力在智力资本和林业企业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提出改善林业企业绩效的建议为:针对性加大对不同层级人力资本的投入;根据趋势完善结构资本的变革;选择优质的利益相关者开展合作;优化不同层次创新的平衡与落实工作。  相似文献   

20.
合理评价敌意并购财务绩效对指导并购方正确认识和运用敌意并购、进行科学的并购决策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现有的敌意并购绩效评价财务指标庞杂多样,产生信息过载,不能很清晰地反映问题。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常用的并购绩效评价财务指标进行概括和推论,找出与敌意并购方财务绩效最相关的指标,有助于更合理地评价敌意并购方的财务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