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在的商学院、管理学院教人们如何开展商战竞争,可那些未来的商界领袖却很少学到如何应对企业内部的冲突。”马克·葛容(Mark Gerzon)先生大声说道。作为哈佛商业评论大师论坛的演讲嘉宾,他面对的听众是300位从各地赶来的中国企业高层管理者。  相似文献   

2.
认识吴敏一已经很久,他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演讲不用稿子。从E-TALKING到中国经济增长,过去的两年内,我以一个经济记者的身份在全国各地欣赏过他的演讲。瘦瘦小小的吴敏一,每一次亮相,都像一缕清风。至于他到底说了些什么?真正明白的或许不是很多,但满场的嘉宾和听众,都看到了他的演讲方式:脱稿。如此演讲者少,以一个政府官员的身份脱稿演讲者少之又少。在非官方人士眼中,吴敏一是一个新派的官员:敢说敢做,有平民气息,知识分子色彩浓厚。在官方人士看来,吴敏一是符合老派标准的后备干部:热情、平和、年轻化、知识化、有宏观工作背景,有地方…  相似文献   

3.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日前应邀在西南交通大学进行了一次演讲,主题内容是他最擅长研究的“企业战略”问题。在此次演讲中提出了他的中国企业战略新思维——把握行业本质。  相似文献   

4.
在第五届“当代经理人论坛暨中国成长企业CEO峰会”上,中国WTO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全程参与中国入世谈判的核心专家组成员刘光溪的演讲是最后一场,非常精彩。虽然是最后一场,但并不缺少听众,来听讲的人数甚至比前两天的演讲还要火爆。因为中国已经入世,中国成长企业也必然要面对“入世”,而刘光溪,作为来自“入世”前沿的官方人物,他的有关见解,企业经营者自然是不愿错过。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2010,(5):92-92
有个心理学家以“宽恕你的敌人”为题作了一次精彩的演讲。演讲后,他问在场的听众有多少人打算原谅自己的敌人,大约有一半人举起了手。心理学家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于是他旁征博引,又讲了20分钟,然后再次提问,这次有80%的听众举手表示愿意原谅他们的敌人。  相似文献   

6.
《潮商》2014,(6)
正余佳文讲话时语速极快、手势颇多,但这并没有妨碍到听众们的注意力——"90后CEO""多次创业""一个亿分给员工",这些惹人注目的字眼像一个个小型炮弹一样,接连在听众中炸开。《青年中国说》是CCTV-1在去年4月底推出的一档电视节目,余佳文出现在第五期。作为最后一个出场的演讲嘉宾,在他之前已有造火箭的21岁少年——胡振宇和户外探险真人秀《侣行》的主人公分别进行了分享。这两位嘉宾的经历都足够"硬实",但只有余佳文火了。节目中霸气放言"明年发一亿利  相似文献   

7.
1995年5月24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在市府大礼堂隆重举行南京市第六届优秀企业家颁奖大会,经过层层推荐、选拔与考察,51位厂长、经理获此殊荣。其中,南京红龙实业有限总公司总经理吴有红尤为引人注目。因为51位优秀企业家中,唯有他是以“中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和“江苏省民营企业50强”之一私人老板的身份当选的。 此刻,吴有红胸佩大红花坐在贵宾席上,心情是不平静的。不平静的原因绝非是他将获得市政府1万元的重奖——金钱对于他来说已不是重要的了。他感到欣慰的是自己干的事业得到党和政府的承认,使他有资格和国有大企业的老总们一起获得  相似文献   

8.
“死掉的鱼才会随波逐流,大多数的鱼都会逆流而行!”台下听众又一次为演讲者的励志妙语沸腾了。站在台上的就是台湾漫画家蔡志忠,他还有个称呼“演讲圣手”。漫画界授予蔡志忠“终身成就奖”,更因为华语原创漫画经他才第一次走向了世界。风靡华语世界的他,至今还在努力工作..而蔡志忠却在演讲中这样说道——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国家庭与孩子成长的系统研究,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亲子教育“的理念,并写就了近10万字的亲子教育大纲。通过对营销与家庭相互关系的深入观察,他倡导亲情营销的理念。2001年10月,由他担任总策划的“21世纪亲子教育中国行”大型活动拉开帷幕。在山东,他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奔赴16个地级市进行亲子教育讲座,提出了“跳出保险做保险”的亲情计划。在海南,他为中国平安保险机构进行环岛亲子演讲,将“平安是福,亲情无价”的理念送到了千家万户。几年来,龙赞先生演讲数百场,直接听众达30万人。  相似文献   

10.
李娜 《活力》2010,(2):I0005-I0005
他,千余场倾力授课,深获数十万热情听众和企业的推崇;他,被业界誉为“中国十大杰出培训师”、“中国首席总裁策略顾问”、“中国企业管理网总顾问”、“中国执行力系统导入第一人”他,就是鹰睿国际教育机构总裁——张天耀老师!  相似文献   

11.
龙赞:直销研究专家,亲情营销理论的首倡者。通过对中国家庭与孩子成长的系统研究,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亲子教育”的理念,并写就了近10万字的亲子教育大纲。通过对营销与家庭相互关系的深入观察,他倡导亲情营销的理念。2001年10月,由他担任总策划的“21世纪亲子教育中国行”大型活动拉开帷幕。在山东,他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奔赴16个地级市进行亲子教育讲座,提出了“跳出保险做保险”的亲情计划。在海南,他为中国平安保险机构进行环岛亲子演讲,将“平安是福,亲情无价”的理念送到了千家万户。几年来,龙赞先生演讲数百场,直接听众达30万人。  相似文献   

12.
艾柯 《中国企业家》2006,(24):76-76
托马斯·弗里德曼又来中国兜售了,像一位明星——彭明盛说,“汤姆,如果你到中国走走,你的书可以多卖130万册。”他去了外滩三号、IBM及Google中国布道(据说此行赚了十万美元),很有范儿地说,“各位,今天的演讲过后不会有签名活动。”米尔顿·弗里德曼去世了,我们忙不迭地重温他的思想和向他致敬,意识到“自由市场”在借鉴了他理论的中国仍任重道远。这位弗里德曼  相似文献   

13.
讲过赚钱的艺术、奉献的艺术、管理的艺术,李嘉诚下次会讲什么? “讲过赚钱的艺术、奉献的艺术、管理的艺术,李先生下次会讲什么?”8月28日的毕业典礼临近,长江商学院的前三届学员问最近在流传着这样的揣测。从长江商学院成立的2003年起,李嘉诚先生每年都要在该院“与大师同行”系列讲座中为学员们做一次演讲,在学员中产生很大反响,也引起了很大期待。幸运的是,作为长江学员,我本人聆听了其中的一次演讲;而《中国企业家》杂志则连续三次独家刊登了演讲内容(2003年第5期、2004年第7期、2005年13期)。作为在全球有影响的华人企业大家,李嘉诚先生的演讲并不多。这几年他逐渐从商业转向社会,由“立功”到“立德”、“立言”,着力于“第三个儿子”——李嘉诚基金会  相似文献   

14.
当著名的供应链管理咨询专家谢勤龙走下“第14届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世界大会”的演讲台时,台下很多听众便围了上来。谢勤龙告诉记者,听众最关心的正是他在演讲中提到的“中心化的采购要管理的十个问题”。谢勤龙认为,中心化采购要管理的十个问题分别是:1.“买什么”,指采购  相似文献   

15.
另一个联想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5,(13):68-71
柳传志能否续写他20年前所开创的Legend的“传奇”?6月23日上午,香港联交所。刚刚卸任联想集团董事长不久的柳传志以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的身份参与了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3300.HK)在香港挂牌交易的全过程。站在他身边的是“联想系”五位少帅中一直最为隐秘的一位——联想控股第五家子公司、北京弘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裁赵令欢。当天,中国玻璃以2.18港元/股价  相似文献   

16.
记得去年11月我们举办的“中国成长企业百强峰会”的一个论坛上,有一位演讲嘉宾把企业的“企”字拆解为“人”和“止”两个部分,意思大概是企业是起于人又止于人的事业,以此说明人力资源对一个企业的存在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这种有趣的拆解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位演讲嘉宾讲道,只有当“人”字足够大时,人们才识辨得出“企”这个字,如果“人”被忽略得几乎要看不见,那么这个企业恐怕只能“止”步不前了。而本期封面文章《崔荣华的“关键人生”》讲述了一位陕西女企业家人生的关键阶段中的关键认识和关键举措:从最初“甘苦与共”的江湖豪…  相似文献   

17.
三次掌声     
开幕式上,东方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宏伟一连喊了三声“环境、环境,环境”,呼吁给民企平等待遇,引来一阵热烈掌声。出人意料的是,在当天下午的“华人大企业”讨论会上,谈到相关话题时,一位听众(后因主持人强烈要求,该“听众”承认自己实为银监会某司司长)在提问中说”张宏伟的讲话有些是不负责任的,有些是不正确的”。他的理由是:民企进入银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自  相似文献   

18.
接触黄汉民的初衷是请他以普华永道人力资源咨询顾问的身份就人才测评谈些看法。而他给我们提供的观念阐述更多是基于八年来在欧美企业担任人力资源经理,总监的相关实践。我们由此找到了另一个兴奋点——请他谈谈欧美企业如何做人才测评,以及从用户角度对人才测评服务业的感触。  相似文献   

19.
最好的报复     
刘国芳 《乡镇论坛》2008,(33):44-44
有个心理学家以“宽恕你的敌人”为题作了一次精彩的演讲。演讲完之后,他问在场有多少人打算原谅自己的敌人,大约有一半人举起了手。显然,心理学家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于是他旁征博引,又讲了20分钟,然后再次提问。这回,有80%的听众举手愿意原谅他们的敌人。心理学家仍不满意,继续高谈阔论了15分钟,此时大家已是饥肠辘辘,除了一位坐在后排的老太太外,所有人都举起了手。  相似文献   

20.
<正> 记得在一次制度经济学的研讨会上,一位大学教授在演讲中试图就“什么是企业”、“企业创新”等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出人意料的是,他这一抛砖引玉竟引来众学者对企业问题之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