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维佳  巩冰 《华商》2008,(15):205-205
本文就新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准则,分别与旧(2000年7月1日)企业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以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做了差异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或有事项的期待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有关“会计国际化”,“会计协调”,“会计趋同”的话题可谓炙手可热。而2006年5月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无疑又将这一问题引入了实质性阶段。本文就新准则第15号——或有事项准则,分别与旧(2000年7月1日)企业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以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做了差异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或有事项的期待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或有事项是一种特殊的经济事项,本文从或有事项的概念、核算范围、确认、计量和披露等方面,对中马两国的或有事项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提出完善我国或有事项准则的建议,为帮助我国尽快融入国际资本市场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新旧或有事项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确认和计量的差异分析(一)确认差异新准则与旧准则关于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是相同的。只是旧准则没有明确提出“预计负债”概念,笼统地将满足确认条件的、与或有事项有关的现时义务称之为负债;新准则明确了预计负债概念,将满足确认条件、企业承担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增强,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理论也在不断变革与发展之中,并日臻完善.我国或有事项准则最早于2000年4月颁布,自2000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施行.  相似文献   

6.
关于新会计准则中或有事项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辉 《现代商业》2008,(11):181-182
财政部在2006年3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或有事项普遍存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或有事项对财务会计信息以及经营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风险的增加,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事项越来越多,在财务实务中,如何对这类不确定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及披露等已成为会计界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步伐的加快,对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适应会计国际化潮流,推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的逐渐趋同,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高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当前我国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会计准则的发布是"我国会计审计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首先对我国会计改革的历程进行回顾和整理,阐述会计准则改革动因的体现,然后讨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的差异及原因,既而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做出几点思考,说明我国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以及我国对于会计国际趋同的基本态度,最后尝试提出我国会计国际化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会计准则全球趋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需要一套适合在世界范围内使用且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已是大势所趋。通过对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背景、动因、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旨在对我国的会计准则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我国推出了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本文论述新会计准则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中的进步与不足之处并在分析存在这些不足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的会计准则为主围绕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展开研究。首先,就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原则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即我国的会计准则在追求国际趋同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工作的务实性、时效性、前瞻性。其次,对我国实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相关建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即确定工作重点、准确选择工作路径、保留特色领域制定权。希望通过研究对促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化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日益加强的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化趋势,以印度为例,主要对印度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历史背景、趋同的动因、现状及前景等进行详细阐述和探讨。并由此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提出相关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从新会计准则的发布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智群 《商场现代化》2006,(13):291-29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这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正如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所言,新准则的发布是"我国会计审计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于企业经营者和财务会计人员来说将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了解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动因、现状、实质,及现实意义将有助于我们学习,理解,实施新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生物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不断彰显出其符合循环经济的经营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特点。越来越广泛地被纳入到经营范畴,因此如何规范对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十分重要。《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明确了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的方法.为我国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5.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以下简称"新企业会计准则")四项准则各有侧重、相互关联、逻辑一致,形成一个整体。新会计准则的出台,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顺应了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表现,并提出了完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一个国家经济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可降低成本,增强性价比,指导跨国公司经营活动。同时,也是国际资本市场国际趋同的需求,意义重大。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整体概述的框架及制定此原则的机构不同、在会计处理与信息披露上有差异等方面。我国应加快建设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与国际规则之间相互借鉴,循序渐进地进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在本质上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相似文献   

17.
完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在2009年明确提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路线图,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现阶段我国会计界的一项主要工作。应采取的对策是,坚持维护国家利益,适应中国国情的会计趋同原则,创新会计趋同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经验,完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提高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以促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新准则颁布以来,我国会计准则跟国际会计准则开始从实质上趋同起来,但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的过程中存在不足。本文对于加强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与国际趋同,针对准则制定者、实施者的准则实施开展过程及反馈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会计准则趋同的必然性1、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个特征,可比性(comparability)是财务报告在编制是必须满足的一个条件。新准则在实施之前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只能满足中国大陆不同企业在编制时的可比性。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对本国和外国企业财务信息可比性的要求不断。中国企业在走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世界商业语言同一的要求越来越为迫切,会计准则作为世界商业语言,全球趋同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基本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本文是通过对新准则的研究,结合公允价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资产减值准则、企业合并准则等相关准则的变化,分析新准则对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和特殊性,并分析提出趋同的动因,使之更好的理解新准则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并能够更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