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自从我国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模式以来,理论界和企业界几乎一致认为:把国有企业转变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这是一个制度创新问题,其核心主要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一、我国国有企业传统的产权制度产权是指法定... 相似文献
3.
<正> 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新体制问题的提出 (一)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现状 考察我国国有企业资本构成,样本企业在1980~1989年期间,其资本负债率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均小于100%的警戒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到1993年资本负债率达到了234.86%,比1989年高出139.81个百分点,而1994年的资本负债率又比1993年高30.46个百分点,到1996年,资本负债率则达到280.62%。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交易成本与产权制度之间的关系仍旧是社会、企业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任何组织制度安排确定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必须考虑到交易成本的存在。只有该制度安排,或者说制度创新所引起的效率收益大于其所需要的成本时,才能保证新制度的顺利形成。基于此,本文从分析交易成本和产权制度的内涵出发,进一步探讨了企业交易成本和产权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创新企业产权制度顺利进行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6.
7.
将国有企业塑造成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关键是:变革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只有产权得以明确了,所有权得以界定了,企业才能赢得参与竞争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一、20年国有企业改革的沉浮 国有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一开始,我们只认识到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体制有问题,主要是管理过于集中,对企业管得太死,所以认为经济改革就是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的起点是对企业实行扩权让利,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增加企业的利润留成。但各企业的状况不同,因而各企业的留成无法合理地确定。于是,1983年实行了利改税,但实施起来仍是不尽人 相似文献
9.
论国有股流通──现代产权制度构架中国有股出路张忠军一、问题的提出国有股作为我国现代产权制度构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否运作流通越来越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国有股不能流通,其初衷是为了保持国有股的控股比率,防止国有股被个体投资者购买,乃至动摇公有制经济的...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最重要内容。国有企业改革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产权制度改革,改变企业产权性质,把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转变为非国有企业。第二层含义是保留下来的国有企业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捷克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是通过向职工和公民出售产权、发放“投资券”这种“大众私有化”的方式来实现的。企业产权转换以后,投资者对企业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这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英国《过渡经济学》杂志1997年第5卷《股东对捷克凭证式私有化企业的影响》一文的作者,对捷克35家具有代表性的原国有中小企业进行了投资资金对企业的影响和产权转换对企业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