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险契约     
保险契约是一种损失补偿或履行保险金额给付义务的契约。要求投保的一方支付保险费;接受保险的一方在保险标的(也称保险项目或保险对象)遭受保险事故造成损失时承担  相似文献   

2.
聂峰 《时代金融》2009,(8X):21-23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年来,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在1000亿元以上。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严重。但与国际上大灾风险主要通过保险机制来分担化解的做法不同,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救助工作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援助和生产自救进行,有关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保险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因此,必需改革目前的保险体制,探索建立巨灾保险救助和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非传统风险转移方式分散农业巨灾风险的新途径,有效地提升保险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的观点看,保险是一种经济补偿制度,从法律的观点看,保险是一种契约关系。一方面保险人应对被保险人可能遭受的损失按合同规定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或给付保险金,另一方面被保险人应向保险人按合同规定交纳保险费,使保险人建立稳固可告的保险基金,从而保险经营得以正常进行。但保险费是保险人准确地按照保险标的的风险和损失程度的不同制订不同的保险费率而计算出来的。因此,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在与保险人订立合同前,必须将有关保险标的的危险状况和可能遭受的损失情况告知保险人,使保险人据以决定是否订立保险合同。  相似文献   

4.
郑波 《时代金融》2013,(18):146+150
我国遭受自然灾害频繁且严重,每年造成的损失给我国的财政和保险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如何更好地选择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制度并发挥补偿机制的作用是我国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比较了几种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制度,并从政府和农业保险经营者的角度探讨了风险分散制度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金保险简介杨华为了使企业的现金(人民币)在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意外事故造成损失以后能及时得到经济补偿,以利于生产和经营的稳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特开办了现金保险。凡是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都可以作为被保险人依...  相似文献   

6.
眼下,许多人主动为自身的健康安全购买保险,但却很少有人愿意运用保险为家庭财产“上把锁”。台风“麦莎”过后,江苏省许多地区遭受的不同程度的损失,然而由于保了家庭财产保险,江苏无锡马山的钱望  相似文献   

7.
<正> 今年5月21日建阳县发生特大洪水,受灾户大部分有参加保险,仅将口乡群众和企业就得到保险公司交付的赔款229681元,全县保险公司依照合同规定共需支付赔款约200万元。而另一方面,县工艺美术厂、糕饼厂停止保险合同,这次遭受严重灾害损失数十万元,无法得到保险公司赔款。这一失,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农业遭受的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灾害种类多样,受灾范围广泛,其中带来的损失十分严重的灾害主要是地震、洪水、台风这三类巨灾.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农业巨灾损失补偿机制,通过建立农业巨灾保险体系箭在弦上.农业巨灾保险对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维持国家经济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农业巨灾保险还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立法不完善,政府财政补贴不足,保险市场与再保险市场不完善等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可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中国农业巨灾保险模式,同时可以加强立法,增加政府财政支持,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研究农业巨灾保险资本产品,促使农业巨灾再保险市场的大力发展,这样可以促进农业巨灾保险在我国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今年年初的冻灾使南方多个省份的农业遭受严重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0多亿(不包括工矿企业),保险公司的赔付至多50亿。在这50亿的赔付中,纯农业保险赔付仅占5%,而在国外,类似案件的赔付率在30%左右。这次南方的冻灾,使我国农业保险的短缺充分地暴露在公众面前。发展农业保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立法、财政补贴,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吉林省粮食主产区遭受了特大旱情,农业受灾情况严重,给当地农民造成不可低估的损失。自2007年中央财政首次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给予补贴以来,在减轻农民损失,为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险保障方面,政策性农业保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农业政策性保险在开展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以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2010年的数据对我国保险排除程度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造成各个省份保险排除程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根据指标IIE计算结果表明:在我国31个省区市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保险排除,68%的省份遭受了严重的保险排除,29%的省份遭受了中度保险排除。最后,应用Tobit模型分析得出,影响我国保险排除程度的主要因素是教育水平、经济发展以及民族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最近,张家界市中支对该市农业保险试点情况作了调查,发现的问题与农民增收为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需要在保险的体制与机制上得以完善。一、基本情况1.欠发达地区农业的弱质性急需农业保险的强力支撑张家市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欠发达地区,主要是水灾、旱灾、龙卷风、冰雹,而农业生产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经营模式,农业生产状况的好坏受制于外界生产环境的幼劣,农业生产先天不足。2005年以来,张家界市自然灾害频发,对农业生产产生了较大影响。农业灾害。2005年该市在各类自然灾害中受灾农业人口86.3万人,受灾生产面积7万公顷,造成损失2.3亿元。2006年该市遭遇严重旱灾,受灾农业人口60万人,受灾生产面积7.972万公顷,造成损失1.8亿元。2007年1至9月受灾农业人口68.2万人,受灾生产面积5.62万公顷,造成损失3.62亿,其中,2007年4月14日该市永定区遭受严重冰雹灾害雹灾害,15个乡镇严重受灾,受灾人口27.2万人,占该区农业总人口的63.5%,直接经济损失2,2亿元,农业经济作物受灾面积29.6万亩,绝收15.3万亩,预计该区农民人均收入减少1000元。2.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农业保险的有益...  相似文献   

13.
运用2011年的数据对我国保险排除度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造成各个省份保险排除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根据保险排除程度指标IIE计算结果表明:在我国31个省市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保险排除,742%的省份遭受了严重的保险排除,129%的遭受了中度保险排除。最后,应用Tobit模型分析得出,影响我国保险排除程度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繁荣程度、年龄结构、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保险巨灾风险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日集中和城市化加剧,自然灾害造成的保险损失越来越严重。据报导,仅1992年的美国“安德鲁”飓风就造成179亿美元的保险损失,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造成的保险损失达126亿美元。另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报告《Sigma》(2000年第2期)的统计数字,1999年全球发生326起灾难,使10.5万人丧生,其中90%以上死于天灾,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造成的保险损失达286亿美元,其中自然灾害引发的保险损失为244亿美元,人为灾害造成的保险损失为42亿美元。1999年共有7起保险损失超过10亿美元的巨灾,五场暴风和两起…  相似文献   

15.
王敬 《中国保险》2010,(8):39-41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有统计数字显示,近10年来,我国平均每年约有3亿亩农作物受灾,2亿多农村人口受到灾害影响,种植业因灾遭受的损失率高达11%。而在灾害面前,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很弱,常常是"一年遭灾、三年受贫"。正是这样的现实,带来了发展农业保险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6.
<正> 保险,从法律意义上说,是一种经济契约行为,即损失补偿或履行保险金额给付义务的契约。被保险人应向保险人缴交一定的保险费以便在保险标的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时,由保险人给予经济补偿;或在发生约定事故及约定期限到达时履行给付保险金额的义务。  相似文献   

17.
每当灾难降临,保险的重要性就会显现出来.保险公司雪中送炭,如天使降临人间,为遭受损失、处于困境的家庭、个人和企业带来经济上的补偿,抒危解难、稳定生产、安定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上海保险》2016,(5):15-16
·2015年,全球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造成的保险损失总额为370亿美元,低于过去10年年均620亿美元的水平保险损失仅占经济总损失的40%左右·中国天津港爆炸事故是年度保险损失最严重的事件,也是亚洲有史以来发生的最重大的人为灾难损失事件.天津港事故表明人们对大型交通枢纽的累积风险知识方面仍有欠缺.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害损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都因自然灾害而使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遭受巨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2008年发生的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更是暴露出我国巨灾保障体系的缺失,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障体系已经势在必行。笔者根据我国的具体同情,提出了建立区域性强制臣灾保险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害损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都因自然灾害而使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遭受巨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2008年发生的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更是暴露出我国巨灾保障体系的缺失,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障体系已经势在必行.笔者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建立区域性强制巨灾保险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