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就业弹性下降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经济高增长与低就业并存 ,就业弹性系数不断下降 ,政府应当把增加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协调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关系 ,建立就业预警机制 ,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 ,促进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2.
产业开放格局与经济增长后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呈开放部门与垄断部门并存的二元结构格局。垄断部门缓慢的开放步调压缩了开放部门的行业宽度 ,使开放部门投资过于拥挤 ,增长率趋于下降 ,这对后 2 0年保持整体经济的高速增长十分不利。加速开放垄断部门 ,将有力促进经济增长。开放垄断部门必须从转变政府主权机制入手  相似文献   

3.
如何解决经济运行中资金能力弱化问题黎瑞东(工商银行沧州分行):众所周知,资金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经济运行中,特别是在公有经济中,却出现了经营效益下滑与资金需求上扬.投人增加与生产萎缩并存的反常现象,这说明资金能力下降已成为经济运...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6,(1)
稳投资是经济新常态下的现实需要。然而山西省投资存在投资率提高与投资效益下降并存等问题。建议采取充分发挥市场对投资的决定性作用、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改革投融资体制等政策措施来提升投资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经济的特点:通货紧缩 与经济增长并存按 照经济学一般规律,经济增长往往 伴随通货膨胀,失业率降低;经济衰退伴随通货紧缩,失业率卜升,这就是所谓“菲力普斯曲线”。菲力普斯曲线第一次失灵是在70年代,出现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经济学家的解释是:通货膨胀预期,垄断价格和垄断上资,外部石油涨价。第二次失灵是90年代美国“新经济”,高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并存,原因是全球化与新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促进;1994年以后的中国,则进入“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的时期。 我国经济近期难以摆脱通货紧缩局面。1994年…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若升值1%,22个月后的工业品出厂价格和20个月后消费者价格分别下降0.746%和0.252%;从历史分解的结果看,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期间,人民币升值对降低国内通货膨胀有比较显著的解释力。此外,我国的货币供给增长过快,且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国内的需求过盛,可能是出现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并存现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1998年下半年,通过增发国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取得扩大内需,促进工业生产回升和经济增长的成效。但是,国内市场价格继续走低。到今年4月份,全国零售商品价格指数和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连续19个月和13个月下降,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连续37个月下降。内需扩大与价格持续走低并存的现象,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国际市场价格的传递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程实 《经济视角》2011,(7):11-12
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后危机时代,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需要更为稳健、更注重基础资产质量的金融创新。中国经济如能以平均增速小幅下降为成本,实现经济结构的深层转型,在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金融体系多层化、金融服务综合化、区域金融集聚化,则有望实现兼具超预期性、稳健性和较强力度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9.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产业升级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使生产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工与合作已成大势所趋。许多中国企业面临跨国公司非核心业务外包的全球化浪潮,同时亦面临代工的风险、不利的处境和可能的损失。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外包全球化浪潮的发展要求,积极参与全球化分工与合作,为跨国公司代工和配套,大力发展OEM模式,并积蓄力量向ODM和OBM水平升级。  相似文献   

10.
高城镇化率与低经济发展水平并存,高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发展动力缺乏同时并存,是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呈现出了与国际惯例不一样的特征。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动力机制开展深入研究,并提出纠正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偏差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外在新旧体制并存的时期。在这种状况下,新体制还不可能一下子占据主导地位,但新旧体制转换时间也不能拖得太长,太长了不利于巩固和发展新体制。因些,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三个方面考察了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现状,认为我国农村市场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诸多体制障碍,还存在许多问题。正因为如此,当前我国农村发展呈现出三大悖论:收入的绝对增长与相对受损并存;生活质量的提高与下降并存;个体农民的充分发展与村庄总体的原子化并存。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增长、信贷扩张是经常账户顺差的Granger原因,但经常账户不是经济增长和信贷扩张的Granger原因。货币分析法较好地解释了我国经济高增长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的现象。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主要是由于经济增长带来货币需求大增,超过了货币供给所致。经济增长通过资产需求、两部门问题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等渠道导致货币需求的上升,因此扩大国内信贷可能会导致国际收支顺差总量的下降;人民币升值并不能减少国际收支顺差,而应该保持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经济的特点: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   按照经济学一般规律,经济增长往往伴随通货膨胀,失业率降低;经济衰退伴随通货紧缩,失业率上升,这就是所谓“菲力普斯曲线“.菲力普斯曲线第一次失灵是在70年代,出现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经济学家的解释是:通货膨胀预期,垄断价格和垄断工资,外部石油涨价.第二次失灵是90年代美国“新经济“,高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并存,原因是全球化与新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促进;1994年以后的中国,则进入“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财政形势与财政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肯定积极财政政策成效的基础上,可将我国当前财政政策运行面临的主要矛盾概括为五个方面:高经济增长和低就业并存,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因素并存,市场化进程加快与行政性体制复归并存,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与结构严重失调并存,财政收入高增长和高风险并存。关于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改革的政策取向,可概括为:“做大一个蛋糕、调整两大存量、完善三项制度、推动四项改革”四个方面。“做大一个蛋糕”是指要保持财政经济协调发展,在积极推进税费改革的同时,也要充分挖掘非税收入的潜力,力争财政收入每年增长10%以上,使本届政府5年任期内财政收入总额达…  相似文献   

16.
石玉顶 《经济师》1999,(10):17-18
如何解决国有企业富余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新增就业机会在哪里?人们已形成共识: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新增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然而,各地在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过程中,人们却发现,大多数国有企业富余下岗职工宁愿拿很低工资收入,而不愿离开国有企业。或已公开失业或下岗并可能事实上已受雇他人或自我雇佣,但不愿公开身份,以“下岗”身份与国有企业保持劳动关系,因而形成隐性失业和隐性就业并存现象。对此许多人认为,这是国有企业职工就业观念陈旧,再就业的关键是职工要转变就业观念。我认为,“双隐”现象并存…  相似文献   

17.
与经济全球化并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中国作为东亚区域内崛起的大国,对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当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象与全球化进程并存。当今世界欧美亚三大经济圈的经济一体化是全球经济中鲜活的亮点。亚洲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相对较晚,水平较其他两大经济圈较低,关系也更错综复杂。中国作为崛起中的东亚大国对亚洲区域合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关于恢复我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缔约国地位的谈判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如果谈判进行顺利,我国可望在不久的将来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重返关贸总协定将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利弊兼有。可以说是机遇与风险并存。本文拟就恢复关贸总协定地位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就可以考虑采取的金融对策提出建议。一、恢复关贸总协定地位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奥运激情尽情燃烧、中国健儿佳绩频传的欢庆气氛中,面对世界经济衰退和许多发达国家经济可能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人们也普遍担忧奥运之年中国的经济表现.中国经济能否逆行于世界经济衰退而继续保持稳定健康的高速增长势头?"后奥运"时期的中国经济是否还能后劲十足?中国会不会陷入"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陷阱"?政府能否有效控制物价水平的过快上涨,进而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中日邦交正常化30多年以来,特别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两国的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合作领域日益扩大,彼此的依赖关系越来越紧密,但挑战与机遇并存,两国也经历了诸多曲折与摩擦.2008年是世界经济形势充满变数的年份,中国对日本经济依赖程度虽有所下降,但对日经贸往来仍在中国经济稳定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日两国在区域和全球经济层面的高度依存.中日政治关系持续回暖,中日经贸相互依存关系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