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构建了一个具有一般性的公共支出与减贫关系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4~200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各项公共支出的减贫效应。实证分析发现,社会救济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和农业性公共支出对减贫存在显著效应,但科教文卫支出作用并不显著。社会救济支出每增加1%会导致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0.0575个百分点,基本建设支出每增加1%会导致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0.0402个百分点,农业性公共支出每增加1%会导致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0.0584个百分点。各项公共支出的减贫效应排序为:农业性公共支出>社会救济支出>基本建设支出。  相似文献   

2.
信息传递     
我国促进经济增长措施已见成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表示,为确保国民经济增长目标,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正在发挥作用,并收到了成效。我国把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点,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并将资金集中投入铁路、公路、农田水利、环境保护、农田电力、粮库建设、居民住房等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提高迫切需要的方面;在适度从紧的货币供应中,扩大了中长期贷款;为促进经济增长,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同时,我国政府还充分运用财政政策,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对《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中的个别科目调整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广大同行探讨。一、在资产类会计科目中增加"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两科目原因: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美丽乡村的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越  相似文献   

4.
政策风标     
<正>中央八大政策加码稳增长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高度重视经济下行压力,定调稳增长,并打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扩大消费、房地产健康发展、创新驱动、国企改革、京津冀协调发展等八大招数。分别是增加公共支出,加大降税清费力度;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注重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为重要抓手;注重扩大消费需求,有针对性地挖掘消  相似文献   

5.
扩大内需,主要是增加投资和促进消费,相对而言,促进消费比增加投资更有效。面对当前消费市场较为疲软、物价持续走低、居民即期消费不足等问题,今年国家宏观政策已从去年的投资单轮驱动转向投资和消费双向启动,以更好地推动经济增长。据测算,投资增长l个百分点,能带动GDP增长0.44个百分点;而消费增长1个百分点,可带动GDP增长1.05个百分点。因此,促进消费增长就显得十分重要。去年全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7%左右,上海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l.3%(现价)。根据国际经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  相似文献   

6.
国际     
世界银行下调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4.1%。世界银行日前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称,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5.5%,2022年将增长4.1%,均较此前预测下调0.2个百分点。世行预计,2021年美国经济增长5.6%,较此前预期下调1.2个百分点;2022年将增长3.7%,下调0.5个百分点。2021年欧元区经济增长5.2%,2022年将增长4.2%。同时,世行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8%,2022年将增长5.1%。  相似文献   

7.
从去年开始,政府一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理论上讲,财政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和公共开支,而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通过降低税率来刺激投资需求;二是通过增加公共开支来刺激投资需求或消费需求,即增加公共工程开支、增加公共就业项目开支、增加转移支付等。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反经济周期的有效手段,通过增加政府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来扩大社会总需求,恢复企业和个人对经济的信心,带动企业和个人投资需求及消费需求的增长,形成社会总需求水平的有效提高,进而刺激经济增长。上海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背景下,政策的切入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作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要环节.2012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在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又不会造成重复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公共投资力度.基础设施投资是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也是国家公共投资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心,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了解公路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影响可以为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1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协调模型测度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公路基础设施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重庆和成都远高于其他城市,其余协调发展水平较好的城市主要集中于“双核”周围;公路密度与城市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人口密度为负相关,而私营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教育水平等都呈正相关;长期来看,公路密度的增加对城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依然显著,且呈现边际效用递增的趋势;当公路密度小于2.043时,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影响系数为0.118,而公路密度超过2.043时,影响系数则增加到0.144,说明公路密度对城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呈现出逐渐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当地应长期重视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响应国家路网建设,差异化制定投资发展规划,推动交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就业压力却不断加大,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1年底的3.1%上升到目前的4.2%。但是这个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城镇国企改革过程中的“隐性失业”的情况。对于中国城镇真实失业率的情况,不同的机构和学者有不同的估计。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调查分析,目前城镇的真实失业率可能在10%左右。国家统计局的测算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呈现下降态势。20世纪80年代,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而90年代以来,只能增加70万个。这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粮食进口量与产量、库存齐增,进口呈现明显价差推动型特征。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农业基础设施的产出增长效应,但在当前关税等边境保护水平较低的开放市场中,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而非产量成为影响贸易的关键。本文构建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探寻入世以来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成本的影响及其路径,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实证检验了促进生产率增长是基础设施降低私人粮食成本的重要路径。结果表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存量增加1%,水稻、小麦与玉米的私人生产成本分别下降0.02%、0.05%和0.1%,且节本效应逐年凸显;基础设施分别贡献水稻、小麦、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12%,19%和34%,农业基础设施存量在中、西部地区对主粮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正向促进效用优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2月15日,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在京召开2004年全国饲料工业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通过对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饲料办上报的饲料产品生产数据分析,预计2004年全国饲料产品预计达到930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6.8%,其中,配合饲料6822万吨,同比增长6.1%;浓缩饲料为2080万吨,同比增长6.2%,比去年下降5个百分点;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为364万吨,同比增长11.8%。企业效益也出现同步增长,企业销售利润率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张仲秋指出:通过对全国饲料生产经济形势的分析,整体来看,我国2004年饲料工业形势发展良好,饲料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论农村公共产品投资机制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丙奇 《农村经济》2002,(11):47-49
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近几年来 ,理论界已形成一个主流性的研究路径 ,以农村税费改革为突破口 ,在制度上规范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分配方式。但笔者认为 ,在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的情况下 ,通过理顺农村公共产品投资机制 ,增加有效供给 ,拉动经济增长 ,不失一条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差别的切实可行的途径。一、农村公共产品与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村私人产品而言 ,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 ,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的社会产品和服务 ,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  相似文献   

14.
2019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已经出炉,消费仍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8%,保持平稳,乡村消费增速继续跑赢城镇消费。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64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0%,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消费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6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一个公平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干 《农村经济》2005,(8):15-17
构建一个公平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的内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问题及影响,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效机制的现实性及实施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性和全局性,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公共职能,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选取1992~2011年各省、市、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人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2各省、市、区人均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量区域差异,总体来说有逐步减小的趋势但差异仍然很明显。3地区经济实力的提高对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有很强的促进作用。4政府更倾向于向乡村人口密集的地区投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1992-2005年辽宁省27个农业县的统计数据,建立Panel Data模型,对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是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的作用不同,综合基础好(非贫困县)的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要高于综合基础差(贫困县)的地区.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农业基础设施是每个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8.
消费需求是拉动上海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之一,它的波动直接影响到上海经济的增长。今年1季度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个百分点;同时全国1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也下降了1.9个百分点。另外,根据有关部门对全国  相似文献   

19.
统一农民工社会保险模式,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面,是加速城镇化的重要基础。每年提高城镇化率1%,大约能为经济增长贡献10%的GDP。坚持每年提高城镇化率1%,扩大居民消费,增加城镇建设投资和农业现代化投资,能够为我国GDP未来20多年每年贡献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正>一、近期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简析(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2014年一季度GDP增长7.4%,比上年同期和四季度均回落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7.6%,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0%,其中出口同比下降3.4%。各省经济增长也普遍回落,区域分化现象明显。31个省区市中有29个GDP增速出现回落,30个未达到年度预期目标,其中,河北、黑龙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