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USPTO的中国专利数据,从产业共性技术的特征识别与测度视角,引入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中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产学研合作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提升企业专利的技术价值与外部溢出效应,但其对企业专利技术基础性及关联性的影响并不显著,对中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整体促进作用不明显;产学研合作更能促进大规模企业在自身知识和技术储备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创新,而对小规模企业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效应则不显著;不同行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效应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在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通过构建网络联结组合使区域产业协作趋势可视化,有利于挖掘与促进产业发展融合,为相关区域产业协作发展状况监测与产业结构优化策略制定提供决策参考。以京津冀区域为例,基于区域与地区双重视角,从产业共性技术特征出发,依据“区域-技术”2模网络,探究随时间推移逐渐稳定的区域产业与技术领域发展趋势,并通过构建专利技术共现网络,明晰地区产业与技术领域的联结组合,评估判断区域产业协作发展前景。最后,根据现实需求,对区域产业协作进行动态效用最优规划,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即着重培育产业优势互补的特色集群、营造有利于产业协作发展的生态环境以及拓展适应产业开放融合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重新定义产业共性技术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经由综合文本挖掘、德温特手工代码共现、专利引用3个环节而确立的产业共性技术识别概念框架。该框架从3个评估视角———技术基础性、技术应用范围及技术社会效益,对产业共性技术的3个特性进行逐步识别,最终筛选出产业共性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知识产权主导的高新科技领域,技术标准与专利技术的结合成为相关产业内技术研发的主要特征。专利技术的发展一般具有累积性和连续性,所以技术之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依赖和牵制关系。鉴于此,为了以直观的图谱表征专利之间的关系,采用专利引证分析法刻画了标准化技术演变的3个重要维度:网络外部性、代际性和技术溢出,并通过对目标技术图谱的考察,挖掘出技术发展路径、技术偏转和技术生命周期等技术信息。最后,对技术研发者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结合产业共性技术相关理论与技术扩散模型,以政府作用为调节变量,构建产业共性技术扩散的三阶段仿真模型,对产业共性技术扩散三阶段演化特征进行探讨,借助Matlab平台对主体采纳行为和共性技术扩散速度进行仿真,并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扩散为例对仿真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共性技术扩散先后经历了权威决策、二次创新以及附随扩散3个阶段;产业共性技术扩散的企业采纳比例遵循“S”型曲线规律,而产业共性技术扩散速度出现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N”型走势;直接采纳二次研发成果的企业,对产业共性技术扩散影响较大;政府在整个产业共性技术扩散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在扩散不同阶段政府介入方式与程度会有所差异;二次创新投入比例与成功率影响产业共性技术扩散规模和速度;只有将产业共性技术转化成专有技术或新产品,才能实现共性技术有效扩散。  相似文献   

6.
以生物技术领域专利为例,采用共性技术专利作为因变量,构建Log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产学研合作对共性技术研发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对共性技术专利的研发供给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产学研合作共性技术研发明显优于企业单独研发形式。应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的积极作用,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突破,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USPTO的中国专利数据,从产业共性技术的特征识别与测度视角,引入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中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产学研合作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提升企业专利的技术价值与外部溢出效应,但其对企业专利技术基础性及关联性的影响并不显著,对中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整体促进作用不明显;产学研合作更能促进大规模企业在自身知识和技术储备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创新,而对小规模企业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效应则不显著;不同行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效应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人工智能与车联网技术融合特征进行研究,能够精准识别车联网产业技术机会,为人工智能与车联网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供方向指引。选取2000-2019年相关专利数据,对人工智能与车联网领域技术融合进行识别与测度,采用Word2vec文本挖掘算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融合领域技术发展态势、技术主题关联模式、技术共现网络整体结构和节点功能演变情况。研究发现,融合过程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图像识别等相关算法是车联网领域最基础的人工智能算法,卷积神经网络等相关算法是最具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人工智能算法;智能交通平台是融合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数据识别与数据表示技术在融合演变过程中的控制能力较强,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发展受到相关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基于研究结论,从研发方向、学科建设、平台搭建等方面提出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保障专利交易顺利进行,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但是迅速、准确地寻找潜在专利交易对象并不容易。从产业价值链视角,提出一种挖掘潜在专利交易机会的方法。基于专利技术价值,结合技术本体理论,利用语义分析法,定性、定量地确定、分析专利权人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分布,并以此为前提进行专利交易关系判断、交易意愿分析等,从而实现潜在专利交易机会的挖掘与速成。  相似文献   

10.
产业共性技术政府支持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产业共性技术的公共品特性,政府理应在推动产业共性技术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这对于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及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强政府对产业共性技术发展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推动共性技术的创新发展,我国应强化顶层设计,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完善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优化共性技术的扩散机制;健全技术经济政策;支持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扩散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使用定性分析方法将高新技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化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了各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新技术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化的四个阶段中,依次存在的主要风险为技术风险、资金风险、资源调动风险和市场风险;由于各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因此每种风险的分布规律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新能源技术产业是现代社会能源发展的必然走向,发展清洁、安全的新能源技术产业,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推动和谐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原动力,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国际上高新技术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新能源技术产业是新形势下能源转型的战略选择与重要方向。但当前新能源技术产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需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风电技术专利信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洪华 《技术经济》2013,32(1):24-30
从中国风电技术的应用及风电产业的发展出发,从专利类型、年度趋势、技术领域、区域分布、申请人、发明人和生命周期等角度,分析了1985—2010年3月期间中国风电技术领域的专利信息。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风电技术领域专利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专利类型看,该领域专利主要为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从技术领域看,该领域专利主要集中于IPC-F03D;从区域看,江苏、上海、北京等风能资源较丰富或科研力量较强区域的该领域专利申请量较多;从申请人看,通用电气、艾劳埃斯.乌本和维斯塔斯等企业或个人在中国风电技术领域的专利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发明人的角度看,艾劳埃斯.乌本是中国风电技术领域最具竞争力的创新者。  相似文献   

14.
德国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做法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政府十分重视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和发展,在政府出台的政策和重大科研计划及国家高技术战略中,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给予多方位的引导、支持和资助。促进了德国产业技术联盟的快速发展,加强了科技界和工业界的结合,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Patent information provides an objective and public source to understand core technologies of companies. In this paper, a method is proposed for identifying core technology capabilities for a company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The method is built on the patent similarity and 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The indirect relations among the patents in the complex industry are considered in the method. In addition, the age of the patent is taken into account to avoid identifying aged core patents. The method is demonstrated by exploring the core technology capabilities that support the platform technology portfolio of the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TSMC).  相似文献   

16.
技术路线图是一种技术预测与管理工具,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普遍认可的定义。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对技术路线图的定义不同,关注的重点也不同,反映出技术路线图内涵的丰富性和功能价值的多样性。通过介绍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技术路线图的定义,总结归纳了技术路线图的基本结构及制定流程,并从国家、产业和企业3个层面对国内外技术路线图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指出技术路线图应用实践中存在着编制方法缺乏创新性、管理机制不健全及推广应用有待加强等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信息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产业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和构成来看,现代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扩散和应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用投入产出方法深入地分析了信息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 the life science sector are heavily influenced by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nd in turn attempt to influence these actors nat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recent and on-going research, principally on the agro-biotechnology and, to a lesser extent, o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covering the evolution of policy and regulation in Europe, how policies are influenced by stakeholder pressures and how policy in turn influences company strategies for product development. We focus particularly on new ‘governance’ agendas in Europe and consider the relative impacts of enabling, constraining, discriminating and indiscriminate policies on company strategies as part of our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policy and governance. We also consider changes in external operating environments for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nd compare past histories and present pressures on agro-biotechn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The paper argues, with evidence, that a more enabling and discriminating policy and regulatory environment can achieve public goals more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 taking account of impacts on innovation, than more blunt policy instruments. This type of environmen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available to firms and research laboratories rather than relying on broad brush carrot and stick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是社会进步与富民强国之本。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制造业取得了空前瞩目的发展,然而仍存在一些不足,突出表现在中资装备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导致进口依赖和产业安全风险增加。因此,我国应建立以中资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降低中资装备制造业企业被外资并购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耿宁  李秉龙 《技术经济》2013,(12):25-32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2003—2010年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肉羊生产的技术效率,并分析了肉羊生产四大优势产区和农牧区的肉羊生产技术效率的差别。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肉羊生产明显存在技术效率损失,其中良种化、规模化和人力资本对肉羊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不同区域的肉羊生产技术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牧区的技术效率水平高于农区,中东部农牧交错带优势区和中原优势区的技术效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