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爱心车流     
那天,乘出租车去市里参加一个会议,一路上我一直在构思一篇文稿。当车开到一个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时,红灯突然转亮。我看看表.时间不多了,心里有点着急.但转念一想:“没关系,待会儿速度加快点,不会迟到的。”  相似文献   

2.
1997年夏天,我带着6岁的儿子到武汉度假。办完事大家要到酒店吃饭时,儿子却找不到了。一问,才知道儿子和他表哥吵架,赌气一个人跑出去了。我一听,吓懵了,儿子那么小,在武汉人生地不熟,万一碰上坏人怎么办?我们找遍了建材市场附近的街巷和商店,却不见我儿子的影子。情急之下,我和大哥、弟弟雇上的士,分头往各个方向找去。  相似文献   

3.
《出租车之家》2005,(3):60-61
我开出租车时间不长,掐指算算才两年。每天的生活平淡得像碗粥。最近我把车里的音响设备整个换了,安了个CD机。等客人的时候听听音乐,也算是放松一下心情。我从小酷爱音乐。所以奢侈一把也就不太心疼。前几天不小心撞到了护栏,把右边的车灯划伤了,漆也掉了不少。后采叉重新喷了漆,换了个车灯。  相似文献   

4.
的哥,敬礼!     
《出租车之家》2004,(7):18-18
久居闹市,总想偏居一隅。闲来老友相聚,品茗,相叙。记忆的调色板上有我昨日的涂鸦,今日再涂,越涂越腻。好在咱可安车当步:打的。  相似文献   

5.
1992年冬,母亲病故之后,我就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在市一家出租车公司做了一名出租车司机。从那儿以后,我与一辆红色的夏利车结下了不懈之缘,开车成了我生活的全部。我把那辆夏利车当成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6.
一张假币     
冬天天黑得早,晚17时一过,路上的车辆纷纷打开夜行灯。我驾着车从中街往南塔方向开去,心里盘算着;再拉一个不大不小的顺路的活儿,就交车下班。  相似文献   

7.
奋然 《出租车之家》2004,(10):50-51
我的出租车经营历程有7年。人生能有几个七年!25~32岁的黄金年华就这在“的士”空间度过。作为一个普通人,我艰难地完成了我的创业。可想要保住这份来之不易的产业却不太容易。  相似文献   

8.
打车偶遇     
因为一篇急稿,搞得我焦头烂额,因为转岗的事一直没有落实,我心情异常烦躁,没有心思静下来构思布局,可报社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的催着,“小龙,就是转岗,也要安下心来站好最后一班岗!”天命不敢违抗,转岗还得人家说了算,只好硬下头皮凑着字数,在离规定时间还有一个小时才匆匆落笔。  相似文献   

9.
《出租车之家》2005,(3):42-42
“那里不顺路,我要交接班,不去!”在南京及许多城市,很多乘客在乘坐出租车时都遭遇过这样的尴尬。那么,“交接班”是否真能成为出租车司机不载客的理由呢?  相似文献   

10.
长风 《出租车之家》2004,(11):52-53
前不久,笔者在旅途中结识了一个西安朋友。交谈中,得知他曾经当过几年“的哥”,恰巧笔者原先也当过一段时间“的哥”,于是有了同行之间的话。我说,“的哥”最大的“麻烦”在于“拒载”。即使是那些有抢劫嫌疑的人,在他“出手”前你也不能“拒载”,否则他一个投诉你就有“麻烦”,“拒载”成了“的哥”的一块心病。还有其他一些,如神经病、醉酒等等“麻烦制造者”,你都不能把他们怎么办。上了车的都是“爷”,碰到这种情况生怕被投诉、罚款,只好赔钱、赔时间、陪笑脸,自认倒霉,我就是“怄”不得这口气才不干了。  相似文献   

11.
阿丁 《出租车之家》2004,(12):48-49
上个周末晚上,朋友聚会,我喝醉了。我恍惚记得,23点半后,我上了一辆的士,至于是如何回的家,怎么也想不起来了。直到今天我还在想,那个“的哥”要了我多少钱?怕是乘机将“刀”磨得飞快吧!  相似文献   

12.
乍暖还寒的一个夜晚,出差,我独自打的去火车站。小区门口停着一辆九成新的富康,透过车窗,可以看到四十多岁的“的哥”正从暖瓶中向保温杯里倒水。挺精巧的暖瓶,挺漂亮的保温杯,还有颇为整洁的车内环境——这是一个会生活的人,我想。  相似文献   

13.
一程一课     
在北京这个大都市里生活、学习、工作已经有很多年了。却很少乘坐这里的出租车。不是因为自己寒酸到那种望车兴叹的地步,而是我不喜欢北京出租车司机的那种海吹神侃,油腔滑调的样子。  相似文献   

14.
诚信待客     
吕新 《出租车之家》2004,(12):30-30
王永申,他的名字和他本人一样平凡、朴实。和王师傅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让人非常有安全感的人,那种感觉暖暖的,流露出的是信任,是放心!他憨厚地对我们说:“比我好的司机有的是,我也不知道向司机师傅们说点啥,我就是个普通的司机!但这些年来我一直坚守一个原则,那就是诚信!”  相似文献   

15.
父母亲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双双留学美国,后留美工作。我从小在爷爷奶奶家长大,在老人的呵护下,加之我不那么聪明,学习成绩不甚理想,好不容易挨到交通驾驶职高毕业,就迫不及待地赶到了父母的身边。父母要替我找份工作,我挺犟,非要凭自己的本事吃饭。不久我就向父母道喜:经过重新考驾照,我找到了一份“的姐”的职业,父母毕竟是受过多年西方开放教育的人,不管子女干什么,只要能自食其力就行。  相似文献   

16.
机遇,我狭隘的理解就是“走运”。机遇确实很重要.因为它能改变人的眼下处境,提升当事者的方方面面。所以,对机遇可谓人人皆盼之、求之……在通常的情况下.机遇青睐的是那些有准备的人。最近,上海大众出租车公司就派生出一则有关机遇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挨“斩”     
记得刚开车的时候,自我感觉特别好。认为“乘客为鱼肉,我为刀俎”,想怎么“斩”就怎么“斩”。现在我才知道,当时我实在是太天真了,这种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如今的乘客可“精”了,你想“斩”他很难得手,他们“斩”你却是轻而易举。因为乘客的“刀”更为锋利,且毫不留情。  相似文献   

18.
李敏 《出租车之家》2004,(12):46-47
我原先在一家商业企业上班,后来单位效益不好,我下岗了。因为以前只站过柜台,其他一无所长,只会开车,下岗以后,就买了一辆富康车跑出租。然后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找了一个人合开,那人开晚班,我开白班,从早上六点开到晚上六点。  相似文献   

19.
“坚强”这两个字说起来很容易,可是,要真的做到,则需要毅力、抗争和艰辛。特别对于女人,没有爱是很难做到坚强的。我这里所进述的就是每天在大街小巷与你们擦肩而过的夏利车女司机春荣。  相似文献   

20.
2001年,我28岁,离开那个曾经挥洒了我8年青春汗水的军营?惟一值得我珍惜的是一名合格军人才拥有的刚毅和一个健康的体魄。回到了那个曾经再熟悉不过而现在却变得陌生的大都市。也许是过惯了那与事无争、朴素艰苦的军营生活,突然面对眼前的这种喧嚣,我并不兴奋,而是一脸的茫然。军队和社会是有区别的:军队是按照律令规章行事的,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我习惯了那一切。将来是个什么样,我并不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