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企业管理》2014,(11):90-90
提起启功先生,在当今中国的书法界乃至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一笔重彩。启功先生一生致力于书法教育,先生对于中国书法和文化的贡献.遐迩皆闻,自不必多提。今天提到的乃是启功先生不为人知的一本藏书——《楹联集韵》。此书是线装的清代古籍。我们有幸所看到的,是卢中南先生收藏的启功先生该书的复印稿。经查询得知国内并无出版社出版该书,可谓“孤本”。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一向是敬而远之,总认为他们多半是一些只会卖弄嘴皮子的人,当我意外获得一本<求索·林加国书法艺术>作品集,在拜读之后却由衷地对在部队做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林加国先生产生了一种景仰的情感. 林先生在几十年工作之余,一直坚持执著地追求书法艺术的真谛,精心创作的大批书法作品,不仅受到国内外广大书法同行,爱好者的喜欢,也受到启功、欧阳中石等国内书法名家的高度赞誉,1998年他又成功地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书法展,书法大师启功老先生还亲笔无偿为他个人书法展和书法选集题写书名.  相似文献   

3.
近期我用了一个星期时间,拜读完大师的回忆录。一般名人都写回忆录或立传,管理大师德鲁克也写了一本回忆录,取名为《旁观者》。德鲁克大师讨厌别人称他为“预言家”而一直自称为“旁观者”。他说:任何人都无法预测未来,自己唯一能做的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已经发生并对未来可能产生影响的重大事件。大师在序言中讲到:“1923年的11月11日——再过8天就是我的生日了(14岁),我惊觉自己成为一个旁观者。”什么是“旁观者”?大师讲,旁观者“是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并反复多思考——他的思索,不是像镜子般的反射,而是一种三棱镜似的折射”。大师…  相似文献   

4.
曾复元 《英才》2005,(2):116-117
总有人喜欢问我:“你的书法是什么体的?”我就毫不犹豫地问答他:“大字报体。”贵为帝胄我是满洲族人,简称满族人,属正蓝旗。既然叫启功,当然就是姓启名功。姓启有什么不好呢,当年治水的民族英雄大禹的儿子就叫启。有人给我写信称我为爱新觉罗·启功,我索性标明“查无此人,请退回”。我的身份证、户口本以及所有正式的档案材料,从来没有“爱新觉罗·启功”, 而只有启功这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5.
离题远点,看一个多一"点"的典故。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城内蛇山之巅,据传最早为三国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建。此后,该楼屡毁屡建,各朝代之黄鹤楼虽不尽相同,但都耸天峭地,重檐叠叠,辉煌瑰丽,成为历代名人争相登临观赏之地。今日的黄鹤楼是一组新建的仿木结构建筑,壮丽宏伟,崇楼五层,重檐五舒,覆以黄瓦。楼下许多牌楼、匾额、石刻为名人题写。其中,李白题写的"壮观"二字苍劲有力,每每引得游人驻足。不过,  相似文献   

6.
安徽绩溪大坑口村,是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历代都有贤士名人。我们到达绩溪火车站,刚好五点整。荣耀地位的象征一辆面的把我们从火车站直接送到了大坑口村外的停车场,一座古色古香的高大建筑出现在面前。由中国书协主席沈鹏题写的“中国龙川”巨幅匾额高悬其上,穿过旁门,来到院中,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亭台水榭,一幅江南水乡的悠然景象。过月亮门右拐,只见古老的石桥上,五六位中年妇女正端着饭碗有说有笑,边吃边聊。据说,这种被称为“驮饭碗”的习惯,从她们的祖辈就已开始,一直流传至今。沿龙川河继续前行不足100米,就是目前绩溪县内发现最…  相似文献   

7.
格局     
也是这样的立春时节,昆明朋友引我游西山.脚下滇池在阳光下休息,旅友们则汗津津地拾阶而上.山间茶歇处,一儒雅游客与我拉话,东北人吧,我认识你们东北的蒋新松、师昌绪.在中科院开会时,发现他们都是独处敬业坐标上的人. 他说的两位东北人都已作古,好在这两位先生健在时我访问过他们:一位是中国机器人之父,有“可下五洋捉鳖”的开山之功;一位是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可上九天揽月”的“材料”奠基人. 二位先生虽担大使命,生前却“无名”,以至与之对话时,他们都提出“你怎么知道我”的同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1):F0004-F0004
张炎庆先生,字中淼,一九四六年出生,原籍河南临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先生出生书香世家,自幼即有书法方面的天赋和灵气。读小学时就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让书法老师惊叹不已,先生十八岁当兵进中南海,在中央警卫团。“文革”时期中南海墙体上的毛主席语录大部分都是先生所写。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先生很早就与启功先生、刘炳森先生多有交往,他们均对先生扎实深厚的传统功底给予了高度评价与肯定,认为先生是中国现代书坛不可多得的天才书法家。先生属传统型功深书法家,其字体刚毅、潇洒、苍…  相似文献   

9.
开心一页     
中外名人幽默有个亲“妻”李鸿章有个远房亲戚参加乡试,卷子到手,写了半天,不知所云,急得一头大汗。忽然他急中生“智”,心想,只要把自己和李中堂的这一层亲戚关系写上,谁敢不取。于是在考卷末尾写到:“我是李鸿章中堂大人的亲妻。”“戚”字不会写,写成了“妻”字。  相似文献   

10.
开心驿站     
张砚钧  郝春 《秘书工作》2012,(5):9+44-9
再加一句 在邮局大厅内,一位老太太走到一个中年人跟前,客气地说:“先生,请帮我在明信片上写上地址好吗?”“当然可以。”中年人写好地址。老太太又说:“再帮我写上一小段话,好吗?谢谢!”  相似文献   

11.
开心一页     
中外名人幽默治军之法 1796年,拿破仑(1769—1821)被任命为意大利方面军的总司令。在整顿这支从装备到纪律都一塌糊涂的部队时,身材矮小的拿破仑望着个子很高的奥热罗将军说: “将军先生,你不会看不出,你的个子高出我一头,但如果你不听指挥的话,我会马上消除这个差别的。”  相似文献   

12.
凭着宋朝时和“黑旋风”的山间偶遇,李鬼先生一不留神位列“千古名人”。虽说这种“名人”不足挂齿,但是谁都知道:知名度就是生产力。再说,社会上频频掀起翻案风,连商纣、秦桧都有人替他们喊冤了,一个小小的蟊贼完全有希望重塑形象,回到社会的怀抱,而且还可能变成一个有分量的角色。或许,听过李鬼先生的衷心告白,您就会同意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3.
凭着宋朝时和“黑旋风”的山间偶遇,李鬼先生一不留神位列“千古名人”。虽说这种“名人”不足挂齿,但是谁都知道:知名度就是生产力。再说,社会上频频掀起翻案风,连商纣、秦桧都有人替他们喊冤了,一个小小的蟊贼完全有希望重塑形象,回到社会的怀抱,而且还可能变成一个有分量的角色。或许,听过李鬼先生的衷心告白,您就会同意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4.
我画漫画几十年,以此为业,也有六十年了。近几十年里,还不断写杂文发表。因性之所近,曾写过相声和喜剧小品,制作过动画。这些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幽默。可我就没想过幽默到底是什么?记得是在1979年的一天,相声大师侯宝林来我家时向我说,他觉得有的年轻演员不大懂幽默,不会使“包袱”,问我:“幽默到底是什么,怎样解释?”我说不出,约他明天再来,一块儿商量。商量了一个上午,毫无结果。他说:“咱们都是搞幽默艺术的,应该知道幽默是什么,说得出来呀。”我说:“交给我吧,我查去。”就从那一天起,我一直不断地查到现在,除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15.
开心一页     
小心眼在一次访美期间,丘吉尔应邀去冷烤鸡的简易餐厅进餐。在要取第二份烤鸡时,丘吉尔很有礼貌地对女主人说:“我可以来点儿鸡胸脯的肉吗?”“丘吉尔先生,”女主人温柔地告诉他:“我们不说‘胸脯’,习惯称它为‘白肉’,把烧不白的  相似文献   

16.
小幽默     
詹姆斯到书店买书,他对店员说:“我要买那本《如何在一夜间成为百万富翁》的书。”店员很快地从书架后面拿来两本书,并动手包扎起来。詹姆斯说:“先生,我只要一本。”店员:“我知道。但这另一本书是《刑事法典》,我们总是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出售。”  相似文献   

17.
管理学的奠基之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夏天我到母校美国加州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看望老师德鲁克先生时,先生曾问起他的著作在中国出版的情况。我告诉先生,他的著作已经在中国出版多次,而且每次引起的反响都很大。现在机械工业出版社计划出版他的所有著作中文版,先生听了非常高兴。借此机会我曾问他“如果你要向中国的读者推荐您的著作,你首先会选择哪一本?”德鲁克几乎不加思考地回答“我希望大家看看《管理实践》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由于时间的原因,当时我并没有对原因深究下去。最近当我看到德鲁克先生为斯隆先生《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所写的推荐序中,才明白了老先…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见到高州市劳动局局长陈楚平时,就有一股想写他的强烈愿望。这次因高州劳动制度改革成功地先行一步而专程到高州去采访他,以为可以得尝此愿,不料一向和气的陈楚平坚决摇头,说:“你别写我。要写就写我们局的工作。”在采访中,随着对陈楚平了解的加深,我越来越难以放弃原先的计划。于是,我甘冒被他“痛骂”之危险,而将他“请”上了《创业者》的“风流谱”。还不到40岁的陈楚平是1993年开始担任高州市  相似文献   

19.
书·桥     
人要过河,需要搭桥;人要有一番作为,需要读书。读书就是我们通向事业成功的“桥”。“桥”承载着我人生道路上的矛盾、辛酸和喜悦。正是这“桥”的高负荷,使我“天堑变通途”。 我是民营企业四川铁骑力士集团的一名普通员工。值得庆幸的是我的老公雷文勇是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相似文献   

20.
诚信教育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审计与理财》2006,(12):51-52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迫切需要诚信教育(一)“不做假账”诚信教育放在首位朱钅容基总理于2001年4月16日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语重心长地题写了“不做假账”四字校训,同年10月29日朱钅容基总理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考察工作时,又强调指出:“不做假账”是会计人员的基本道德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