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扩大就业与深化企业改革的矛盾;转变就业机制与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的矛盾;失业率上升与失业保险不健全的矛盾。阻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消极因素既有政府方面的,也有下岗职工自身的。为缓解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压力,必须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机制,拓展就业渠道。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也应转变观念,提高素质,主动寻找再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劳动力就业现状主要表现为服务业成为就业人员增加的主要行业、普工荒、技术工难就业、高级技术人才难招的就业结构矛盾、大专学历求职人员过剩等。针对广东省的就业现状,本文提出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撑力度;政府、高校与用人单位多方共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快推进"机器换人"进程,改革教育体制,以缓解就业结构矛盾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广东省劳动力就业状况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做好财政社保工作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财政社保工作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虽然近年来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但目前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管理工作中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随着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逐步突显出来;在人口和劳动力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也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陈克林 《中国外资》2010,(12):213-214
基层医院人才匮乏和医学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状况,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引导医学生合理流动到基层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化解医学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就业和我国广大基层农村卫生人才严重短缺并存的矛盾;对平衡我国卫生资源的分布和提高医学生的就业率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大学生就业难表现为初次就业率下降,就业后稳定性较差,毕业生能力与企业需求不匹配。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增长乏力,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生竞争力不足,毕业生不愿放下"天之骄子"心态等  相似文献   

6.
白轩子 《中国外资》2009,(18):31-3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开始逐渐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并自然蔓延到就业领域.中国在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所遭遇的就业损失远大于GDP的损失,金融危机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周期性变化,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统计描述法与规范分析法,从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角度,分析了内蒙古财经大学毕业生就业优势与劣势,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大学生、用人单位、政府、劳动力市场等四个方,构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和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大学实践课程,满足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区域要素市场中,劳动力市场化改革滞后于商品、资本市场,且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指数较大。劳动力市场呈现出“招工难”与“就业难”矛盾并存、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省市间差异显著、“收敛”与“发散”趋势并存、工资差距未现明显收敛等演变态势,同时也存在差异化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歧视性的户籍制度、分割的就业壁垒、不同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主要瓶颈。基于此,本文在廓清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内涵释义、总结国外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模式与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长三角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难,结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目标,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思考和实践举措。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比较高.如2001年6月毕业生实际就业率本科生超过80%,研究生超过95%,专科生达到40%.然而,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逐渐进入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转变.2002年,高校毕业生达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将超过250万人.据分析,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只有70%,也就是说大约有64万大学毕业生落实不了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我国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矛盾的影响,我国近几年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严峻。特别是201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创历史新高(达699万),而同期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因而大学生就业问题格外突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除了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自身转变就业观念、高校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外,还需要制度建设。为大学生构建就业导向型失业保险制度,既是对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更是保障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非正规就业部门职工依然是劳动力队伍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现象与发展经济学的认识存在矛盾.发展经济学假设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职工会转入到正规就业部门工作。  相似文献   

12.
刘鸿燕  姚鹏 《中国外资》2013,(16):295-296
随着大学毕业人数逐年增长,2013年招聘大学生计划和就业需求岗位明显减少,今年的就业形势更趋复杂严峻,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国今年将有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综合性问题,涉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教育结构调整和政策、以及毕业生自身素质等方面。要解决这一难题,除了国家政策、社会导向、学校指导外,开拓美术类毕业生就业渠道的研究变得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力得到了大大的解放。但与之相反,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高等教育成为了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一直呈现递增的趋势。2015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749万,相比较2014年多了22万。是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大学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造成了就业市场的饱和状态,供小于求的就业环境让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男强女弱的观点深入人心,还有一些企业在招聘是错误的用人观念,让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变得更是难上加难。本文通过阅读和查找大量大学生就业领域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受到性别歧视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需要做好理论与实践指导,为大学生创造更加公平、更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更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基于此,文章以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为切入点,分析当前的就业困境,并根据不同主体提出就业对策,具体包括:毕业生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就业;学校做好教育指导,引导就业;政府优化政策措施,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5.
何莉 《投资与合作》2014,(12):413-414
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中国的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就业的同时也加剧了就业的压力,许多毕业生在毕业时找不到合适的岗位造成”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本文从离校时未就业毕业生出现的原因、现状分析,发现现实中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指导以及服务工作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使得对离校未就业学生的指导工作不能够与时代接轨。因此本文就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以确保能够使得指导工作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开始逐渐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并自然蔓延到就业领域,中国在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所遭遇的就业损失远大于GDP的损失,金融危机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周期性变化,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情报能力,与长远生存发展的需要不相称。表现为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竞争情报专业人才匮乏,招聘不到满足需要的人才。而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难。基于这一矛盾,本文运用需求─供给分析初步探讨了中小企业竞争情报人才需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供给的关系,提出了促使高校毕业生成为中小企业竞争情报专门人才而就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博览》2004,(1):4-4,9
新的结构性矛盾有所显露;投融资体制与经济市场化的矛盾比较突出;就业稳定性下降,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相似文献   

19.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面临着越来大的就业压力。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现象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近日,中华英才网大学生部针对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一项关于就业的调研,调查样本超过16000份,覆盖了北京、上海等多个一、二线城市。调查显示,今年本科应届生无论从就业率和起薪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女生签约率还是明显低于男生。截至到2010年4月底,2010届本科女毕业生平均签约率为20%,较男性本科毕业生的31%签约率低11个百分点。高校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依然存在,仍然是一个值得高校和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吴音 《中国金融》2004,(4):59-61
2003年国际汇率变化最主要的特点是:美元贬值加速,主要货币对美元汇率呈先抑后扬的态势;美元贬值压力急剧释放与其他货币抵制升值的矛盾更加突出。2003年美元贬值幅度总体高于2002年。2003年年初至年底,美元对主要货币指数大幅贬值,其中名义汇率贬值14.98%,实际汇率贬值14.64%,分别高于2002年的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