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欧阳刚 《价值工程》2014,(23):58-59
贵州省毕节市黔北煤矿区草堤井田历史悠久。历史上有大量小煤窑分布于可采煤层的露头线附近.为了使草堤井田断层发育规律、煤层特征得以理清,本文在普查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选择条件较好的露朗背斜南东翼作为首采地段,详细查明首采地段的构造发育程度、可采煤层特征、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可采煤层工程地质特征、煤层瓦斯等开采技术条件。本文评估了矿区煤的储量,并对矿区开发做了前瞻判断。  相似文献   

2.
关于煤层稳定性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贵州省黔西县金家寨煤矿地质普查工作为例,利用矿区煤层厚度的变化、煤层的可采性、煤层结构等指标,对矿区内可采煤层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性定量评价,并与传统的定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探讨.该方法做到有据可循,改变了目前模糊的定性评价方式,使煤层稳定性的评价更加科学合理,促进煤层稳定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贵州省黔西县金家寨煤矿地质普查工作为例,利用矿区煤层厚度的变化、煤层的可采性、煤层结构等指标,对矿区内可采煤层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性定量评价,并与传统的定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探讨。该方法做到有据可循,改变了目前模糊的定性评价方式,使煤层稳定性的评价更加科学合理,促进煤层稳定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了合理有序地开发新疆乌鲁木齐-昌吉地区的煤炭资源,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二九勘探队曾对大沙沟矿区所规划的三个井田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查。本文通过对新疆昌吉大沙沟矿勘探区的地质构造、煤层埋深、围岩性质、水动力因素和沉积体系域等的研究,查明矿区煤系地层的构造、煤层和煤质的变化规律;查明可采煤层层数,厚度和可采范围,评价煤层的稳定性。大致确定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及其变化特征,大致确定可采煤层煤类煤质等,并结合以往资料分析对比,对工作区内存在的地质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企业技术开发》2015,(16):49-51
文章先对翠屏山矿区的地层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岩性组合法、古生物化石特征、煤层厚度和煤层煤质等方法进行煤层对比,综合分析影响煤层厚度和稳定性的因素,确定37、38下煤层为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38、39为稳定的可采煤层,这一结论对今后矿产开采开发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矿区的构造,地层入手,通过分析各可采煤层的空间分布、厚度、结构、岩性等因素,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对可采煤层的稳定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马河煤矿区位于威信县城38km处的砂子坡-斑鸠沟-庙沟一带,呈-向西北突出近东西展布的弧形向斜。矿区内煤炭资源蕴藏丰富,但地质勘查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对煤矿区的总体发展规划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需要。因此,通过地质勘查,了解马河煤矿区地质构造,分析和确定可采煤层的分布范围、稳定程度,以及可采煤层煤类和煤质特征,对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兵 《企业技术开发》2012,(31):28-29,47
文章通过对周边矿区及区域地质背景的研究,依据煤质化验数据,对区内可采煤层煤质中的全硫变化规律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对周边矿区勘探及本矿井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平煤股份十矿为高突矿井,随着采深增长,煤层瓦斯含量逐渐增加,且矿区戊组、己组西翼下部工作面外段煤层为合层向里逐渐分层。回采期间合层段上隅角及采空区瓦斯大,为了安全回采利用和治理采空区瓦斯,采取了在戊9、10-20180采面风巷向采面老顶方向施工迎面斜交钻孔,抽放采空区冒落带高浓度瓦斯,防止采面上隅角和机尾架间瓦斯超限,提高瓦斯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东山矿区含煤地层特征,阐述了本区的控煤构造及其形成机制,探讨了该区的构造控煤作用:即滑覆控煤构造,往往煤层沿走向可采性较好,沿倾向可采性变化较大;正断层控煤构造,可使下盘可采煤层得以保留,并使上盘勘探深度增大。此结论对该区的煤炭资源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存柱 《价值工程》2013,(12):38-39
介绍了国产EML340AF型连续采煤机及其配套设备在回收韩家湾2-2东翼残采区边角煤中的应用,主要根据韩家湾具体条件论述了其残采区短壁工作面布置、开采工艺及设备配套等情况,进一步阐述了短壁机械化开采在我国目前煤炭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煤矿区取得的地质成果,总结了矿区含煤地层特征和构造特点,探讨了构造特征对煤层的控制作用,对该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对矿区内的含煤地层特征、构造特征、构造对煤层影响等进行了认真地分析研究,认为本区的总体构造形态为向斜与背斜构成的复合构造,断层对煤层稳定性影响表现为中等,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大。这一研究为今后周边矿区地质勘探及煤炭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浅埋煤层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地表破坏,致使漏风现象凸显。煤矿采空区漏风是致使采空区煤炭自燃的严重诱因之一。本文针对柠条塔N1201综采工作面漏风强度高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行漏风数值模拟,得出其漏风情况,进一步得出自燃危险特点,便于有针对性的防治其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发生。  相似文献   

15.
田毅 《价值工程》2014,(7):40-41
本文从煤炭开采的意义开始谈起,解释了采煤的方法和工艺,分析了各种领先技术以及对生产的促进、缓倾斜薄煤层长壁开采、缓倾斜厚煤层一次采全厚大采高长壁采和各种综采高产高效综采设备保障体系几个细节问题,诠释了深矿井开采技术,谈到了采煤技术与环境保护、绿色开采的价值,最后以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分析结束。本文都是经验所得,一管之窥,分享同仁,敬请匡误扶正。  相似文献   

16.
吴再生  吴修宇 《价值工程》2012,(27):119-121
针对南方矿区极薄煤层的客观条件,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改善劳动作业环境,提高煤炭产量和经济效益,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本文从采煤工作面合理布置生产系统,改革采煤方法、回采工艺及装备配套使用,采煤工作面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并举例进行了具体介绍,同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结合八矿丁一采区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改造,通过方案实施,丁一风井总风量由原来的9880m3/min提高到现在的12230m3/min,确保了矿井由一水平采区向二水平采区过渡时期的安全生产,缓解满足了高突工作面的用风需求,降低了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成功地解决了平煤股份八矿在大采深、多煤层群、复杂通风系统生产条件下,矿井两个水平同时开采风量紧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我国煤田地质勘探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简述在煤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采用的几种地质勘探方法,采用综合的地质勘探方式可以有效的探查煤矿矿区的地质情况,为煤炭的后续开发提供依据。最后展望煤田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许广铎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1):25-27,30
文章通过对矿区构造特征分析,认为矿区中西部大面积分布泥盆统桃子坑组(D3tz)、下石炭统林地组(C1l)等老地层,呈上覆现象,其老地层下应赋存有二叠系煤系地层并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前景较好,可作为煤炭勘查的后备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