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迅猛发展,各国经济相互合作和融合的程度大大增强。与此同时,东亚地区尤其是中韩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日益密切,加快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呼声不断涌现。文章以中韩两国的货物贸易为研究基础,运用相关模型和指标分别就中韩两国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后可能产生的贸易效应以及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构建中韩自由贸易区对于增加两国福利、优化两国产业结构以及平衡两国国际收支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中韩两国具有广阔的经贸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迅猛发展,各国经济相互合作和融合的程度大大增强.与此同时,东亚地区尤其是中韩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日益密切,加快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呼声不断涌现.文章以中韩两国的货物贸易为研究基础,运用相关模型和指标分别就中韩两国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后可能产生的贸易效应以及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构建中韩自由贸易区对于增加两国福利、优化两国产业结构以及平衡两国国际收支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中韩两国具有广阔的经贸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的两个经济大国,经济实力雄厚,对东亚区域经济、政治和安全有着巨大影响力,双方在贸易结构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建立中日自由贸易区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和战略意义。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中日自由贸易区(FTA)的静态经济效应和动态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和预测,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印构建自由贸易区会产生贸易集聚效应、规模经济效应、资源优化配置效应、相互直接投资效应和区域经济发展效应等正经济效应;同时也存在一些负经济效应,如,中国将面临一定的税收损失、印度产品会对中国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以及印度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上会与中国展开竞争等。但总体上中印构建自由贸易区对两国来讲是利大于弊的。  相似文献   

5.
中哈边境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促进两国经贸往来,而且将给中国与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合作带来深远影响.因此,如何构建中哈边境自由贸易区成为中哈双方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阐述了构建中哈边境自由贸易区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然后结合中哈开展贸易的现实条件,从经济依赖性、地理与地缘、政治与政策及人文与历史渊源等角度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提出了构建中哈边境自由贸易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立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和新西兰亚启动了建立自由贸易区(FTA)的谈判。如果两国正式建立FTA,将会进一步提升两国经贸关系。中新两国的经济具有互补性特征,FTA的建立对两国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都将产生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必将使东亚经济生活发生巨大的改变。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从理论上分析了形成自由贸易区后,在关税、进口配额、贸易条件上将给各国带来哪些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8.
《商》2015,(19):110-111
作为与发达国家启动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经过7年的初步合作,中新自贸区建设正处于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之中,因此,对中新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贸易效应分析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择中国与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为例,采用引力模型和stata分析软件,定量分析两国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贸易效应。  相似文献   

9.
中新两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两国的经贸往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有必要了解其贸易效应.本文研究了中新两国双边贸易的现状,并运用引力模型分析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两国进出口产生的影响,认为在特定的条件下,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两国都能获益,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双方加强经济合作的必然要求,同时也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有利于双方更好地分享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好处。然而,当前我国和东盟各国的比较优势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各成员国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竞争性,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我国和东盟各国能否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本文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建立“10 1”自由贸易区所可能产生的各种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11.
王岩  高鹤 《商业研究》2012,(9):190-195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是两国第一个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的自由贸易协定,通过对《协定》签署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减少了贸易壁垒,带动了贸易效应和比较优势的发挥,从而推动了双边货物贸易规模的扩大;随着两国自由贸易区的深入发展,贸易效应将得到进一步的展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了韩中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引力模型,通过引力模型的实证检验,得出韩中两国之间存在着扩大贸易、进一步发展双边贸易的潜力,但是中国对韩国出口不足,存在贸易逆差。最后本文提出虽然韩中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存在着困难与障碍,但是韩中两国应该顺应全球化,地区化的形势,在东亚经济统合的过程中发挥与自己经济规模相当的前驱和模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借鉴中国已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和世界其他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的基础上,定性探讨并定量验证了不同限制程度的原产地规则对中澳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结果发现:综合来看,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的效应是积极的;具体来看,原产地规则限制程度过低或过高都会给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而只有选择适中限制程度的原产地规则才会最优化中国在中澳自由贸易区中的收益。  相似文献   

14.
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事务方面广泛合作,为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提供了条件与可能,2007年中韩交流年活动的开展更是为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供了契机。本文首先回顾了中韩关系的发展。然后提出了两国贸易往来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之策。最后,展望未来,分析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商》2013,(16)
我国加入WTO后越来越注重双边自由贸易协议的积极作用,与同属于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于整个亚太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中澳两国之间的贸易的背景和贸易的特点,探析建立中澳两国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对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中澳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展开展望。  相似文献   

16.
朱怡然 《中国市场》2014,(42):55-57
2010年,筹建近十年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作为参与国,我国寄希望于能通过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完善,推动我国与周边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的全面的经济贸易合作和交流。本文先阐述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状,之后从竞争性与互补性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间的贸易关系,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两国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局部均衡为基础,建立校准模型,从产业层面测算了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两国贸易流量的影响。模拟的结果表明:如果中韩不建立自由贸易区,那么中韩贸易将会较大程度的受到韩美自由贸易区贸易转移带来的影响;如果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则更有利于两国比较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李博 《商》2013,(16):66-66
我国加入WTO后越来越注重双边自由贸易协议的积极作用,与同属于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于整个亚太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中澳两圆之间的贸易的背景和贸易的特点,探析建立中澳两国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对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中澳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展开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韩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两国建立农产品自由贸易区将会给中韩两国和世界带来贸易创造效应,使福利水平提高;同时将会使两国的农业结构和其他产业的结构发生变化。在保证保障两国农产品自由贸易区建立的顺利进行的同时,韩国应采取必要措施以缓解社会矛盾、弥补自由化给农户和相关生产者造成的损失,发挥技术和资金的优势,加大对中国农业的投资。  相似文献   

20.
动物福利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郝耀飞 《商业时代》2007,(35):37-38
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进口小国实施动物福利壁垒的经济效应。并指出以产业保护为目的的动物福利壁垒会降低一国的福利水平,以消费者保护为目的的动物福利壁垒在选择合适标准的情况下会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