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土地流转依法、合理、有序进行是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的关键条件。建立市场化的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是农地使用权流转的重要条件。要建设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就需要完善土地价格机制,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土地纠纷调处和仲裁机构,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郭永生  陈晓娣  常焕焕 《价值工程》2012,31(13):271-272
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国的农地制度虽然经过六十年的巨大变迁,但仍然存在着严峻的问题,特别是土地产权主体模糊不清、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解决我国农地制度拟采取明晰土地产权主体、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机制,培养农村土地市场、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规范、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行为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调研的第一手材料,对周口市新型城镇化中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了目前周口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济源市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日益加剧,并呈规模化和多样化趋势。因此因势利导,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法律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作了规定,但也留下了一定的法律空间,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发生转移。应该说,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对集体土地入市是作了明确的规定,入市是否定的。但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入市留有一定的法律空间,事实上,我国各地集体土地已经非法入市,包含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一方面扰乱了正常的土地市场秩序,另一方面也给土地管理部门提出了思考:集体土地为什么在非法的入市?而且这种行为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使用权进行合法流转规范,包括各地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宅基地,那不是更好吗?笔者认为,这是可以办到的,就此提出浅陋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当前对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及"农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的一些提法,农村长期存在和实践两个方面阐明了"农地流转"在我国农村长期存在的必然性。同时客观分析了农地流转的难点与问题,指出家庭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以及农地流转的经营体制,应重点从推动土地流转方式上加以突破,是实现邓小平提出的"农业第二次飞跃",实现规模经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要素,土地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 保障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当前,对土地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研究颇多,大多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意愿及影响因素、 实现路径、 发展现状、 实现条件等方面着手.但对我国农地为什么选择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结合渐进主义决策模型讨论为什么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要转变土地经营方式、 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并在分析适度规模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立法现状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以后,城市土地使用权开始进入流通领域。城市土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关系作为一种主体法律地位平等地民事法律关系,其流转途径主要表现为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抵押、出租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土地的立法进入了  相似文献   

9.
农地流转改革始终无法回避中国集体所有制作为地权结构基础的发展走向论证问题。做实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观点忽略了土地的权利属性前提、历史与逻辑前提和地权发展的价值前提,中国终将会以"土地国家所有+做实使用权+做虚所有权"的方式来回复土地的私权属性。在土地国家独占基础下,需要对发展权的权利设置和土地承包制的运行逻辑进行着重论证,由此来夯实土地流转改革的应然性地权构造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国农业发展加速转型阶段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创新态势、问题和障碍进行了分析,认为为了有序规范地推进农地流转,应进一步合理定位政府的导向作用,加大对土地流转项目的服务和监管力度,注重发挥专业合作社在土地流转中的积极作用,以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推进土地资源资本化,完善基层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中国独特土地产权制度下的特殊产物,是农村土地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统分结合的实现形式.我国实行土地用选管制制度,特别对农用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对其流转的限制以不改变农业用途为前提,但从现实看,对农村建设用地也给予了限制和约束,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应有作用,亟需从法律上、政策和制度上改革。 本文拟通过对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历史演变和现状的分析.探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流转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2.
现今我国逐步实现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并在制度与实践中不断创新。但现行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不规范性既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进行也严重影响了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本该是土地流转主体的农民进入了边缘化地带。本文以实践调研的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庄史村的土地流转现状数据,浅要分析现今土地流转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和其中导致农民边缘化的原因以及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3.
现今我国逐步实现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并在制度与实践中不断创新。但现行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不规范性既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进行也严重影响了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本该是土地流转主体的农民进入了边缘化地带。本文以实践调研的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庄史村的土地流转现状数据,浅要分析现今土地流转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和其中导致农民边缘化的原因以及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取消农业税及建设现代农业的形势下,农业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实行农地使用权流转是新形势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和关键。本文本文仅以南阳市的土地现状为例,然后分析农地流转的情况,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资源要素,土地流转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土地流转是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条件,土地使用权流转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增收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孙丽  高原 《活力》2010,(2):151-153
由于我们国家的公有制性质,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土地这项财产的所有权只能由国家和农民集体享有。国家和集体垄断了土地的所有权以及土地使用权的供应市场,土地使用权是地产市场的唯一权利载体,具有实现土地民事流转的功能,土地流转可以分为初次流转和再次流转,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土地他项权利制度不完备,导致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实践中遇到一些问题:"使用权"、"承包经营权"混淆;流转年限太短,致使受让方不敢投入;受让方主体资格带来的隐忧;耕地使用权不能抵押致受让方难以融资进行规模经营;地面附着物的补偿问题纠纷不断。目前流转中之所以存在上述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我国目前土地他项权利制度尚不完善。我国台湾地区他项权利制度是比较完善的,主要在物权法和土地法中,包括地上权、永佃权、地役权、抵押权、典权、耕作权、租赁权等七种,堪称细密。其中关于地上权、永佃权、抵押权、耕作权、租赁权的一些规定倘能借鉴,对解决我们目前在农村集体土地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应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效应分析与规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农村出现的土地使用权流转现象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效应,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的地方和问题.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之路,是当前和今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农村一切经济和社会问题中,最复杂、最受关注的就是土地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人口的流动,农村土地流转的情况不断出现并逐步发展,在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农地产权不清晰、农地流转市场不成熟、农地流转经济基础不牢、农民狭隘保守思想观念等多种障碍性因素影响,山区农地流转量小势弱,仍处于自发、盲目、零星和不平衡、不稳定状态,农地“弃而不流”、“荒而不让”情况客观存在,农地撂荒较为普遍。正视山区农地流转的主客观现实,积极认真地研究对策及有序地推进农地流转,对于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促进农村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靖 《中外管理》2014,(2):48-48
农地流转的趋势,以及农村资产金融化的趋势,将逐渐改变土地一级开发市场的生态,甚至削弱"土地财政"基础。2014年将有两件事情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模式,成为新一波行业趋势的起点。农地流转将削弱土地财政基础首先,新型城镇化。这里最关键的变化在于农地流转,尤其是农村建设用地可以流转的趋势,即农民资产被逐步承认,以及农村资产金融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将逐渐改变土地一级开发市场的生态,甚至会打破地方政府对土地开发的垄断,削弱"土地财政"的基础。承认农民的土地权益是大势所趋,当然也不能指望2014年就一步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