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一种新的寻租形式正在我国呈现出一种蔓延的趋势,那就是国家机关中的工作人员集体腐败的行为。集体腐败是相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单个个体的腐败而言的。集体腐败是指拥有一定公共权力的某政府机构中的一些人或全体成员,共同利用本机构的公共权力谋取本单位成员私利的行为。与个体腐败相比,集体腐败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1)行为的主体大,人数多;(2)主体中个人之间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我国的腐败现象出现了两个令人触目惊心的苗头:一是案值升级。二是集体腐败。现在,集体腐败的大案要案正在上升和蔓延,而且总体规模有继续扩大的势头,其危害性十分严重。准确把握腐败现象的新特点,对于确定反腐败斗争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集体腐败面面观所谓集体腐败,是指多人乃至团体合谋违纪违法、中饱私囊的腐败行为。集体腐败现象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和表现形式。集体截留,私设账外“小金库”。这种集体腐败行为打着为集体谋福利的旗号,截留收入,用于超标准招待、购货回扣费、讨债奖…  相似文献   

3.
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探析邓启惠市场经济中的商业贿赂行为是一种腐败型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以称之为“腐败型”,是因为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扭曲了公平竞争的本质,破坏了市场正常的交易秩序,侵犯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而且败坏了商业风气,腐蚀了干部队伍,污染了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4.
李摇琴  徐细雄 《南方经济》2016,35(10):38-53
腐败与反腐败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除了制度监管与党纪约束外,中国传统文化及价值观也对官员行为与权力寻租形成重要约束。与以往围绕经济发展、政治结构、法律制度等视角的研究文献不同,本文重点考察宗教传统及其隐性约束对官员腐败行为的治理效果。基于1998~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我国传统宗教文化对抑制腐败产生了积极作用,地区宗教文化越发达,官员腐败程度则越低。同时,与道教相比较,佛教文化的腐败治理效果更明显。我们还发现,宗教传统与制度监管两种不同力量在防治腐败中存在替代效应:制度环境越落后的地区,宗教传统抑制腐败的积极效果越突出。  相似文献   

5.
张立波 《中国经贸》2011,(2):125-125
长期以来,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是农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也是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易发、多发领域。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有效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应采用建立三项制度、把好三个关口、实行三级监督的“三三”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腐败是公职人员出于私人目的而滥用公共权利和公共资源的行为,腐败行为包括政治领域的腐败行为和经济领域的腐败行为。腐败的人际关系可导致腐败,因此,必须建立和利用新型关系纽带来制约腐败关系,从而最大范围和最有效的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7.
腐败是一种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特殊经济行为。导致腐败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公职人员社会角色双重性、混合经济、政府产品问题和制度缺失等。腐败行为有其特定的成本和收益,公职人员是否采取腐败行为与其对于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有关。反腐的重点在于遏制腐败,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腐败成本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是遏制腐败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加强镇村集体三资(资金、资源、资产)监督管理,加大源头预防腐败力度,邹城市按照“政府引导、统一平台、公开交易、规范运作、依法监管”的原则,在先期建立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基础上,全面推行镇街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制度,进一步拓展公共资源交易监管范围,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欧美企业管理学术界开始重视对团队集体工作满意感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团队的集体工作满意感会对团队的集体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以及团队成员个人的工作态度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国外学者关于集体工作满意感定义、形成过程、计量方法、影响因素和作用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举世瞩目.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腐败问题也相当严重.在反腐败斗争中,我们不应该仅仅把目光局限于腐败人员的思想道德问题,应全方位思考,分析他们的社会背景和条件,尤其是经济条件,重视从经济学角度抑制腐败行为产生.  相似文献   

11.
《中国招标》2013,(35):17-18
工程招投标领域是腐败的重灾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公共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对于治理工程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促进权力合理运作,减少暗箱操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论述工程招投标领域腐败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产生腐败的原因及遏制腐败的对策。一、腐败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的深入开展,招投标领域诸多违法违规问题也随之显现。工程招投标领域腐败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规避招标。规避招标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应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产权市场地位和作用明显加强,交易范围不断扩大,职能显著提高,在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国家资产保值增值和防止资产流失、防治产权交易中的腐败行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琳 《中国MBA》2004,(7):78-80
随着朗讯(中国)四名主管因涉嫌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而被集体解雇,中国商业国中盛行“潜规则”的问题同时也被摆上台面,在指责跨国公司行为的同时,我们更多地需要对自己的商业环境和法规等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腐败问题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的本质是以公权谋私利,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腐败行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公职人员,直接将其控制的公共资源据为己有,我们把它称之为“侵吞型腐败”。其典型表现是贪污。第二类是公职人员滥用权力,将其控制下的好处或机会与其他人所拥有的资源进行交换,我们把它称之为“交易型腐败”。最典型的表现是受贿。第三类是公职人员凭借职权要挟当事人进贡,我们把它称之为“勒索型腐败”。其典型表现是吃拿卡要。腐败作为一种综合症,对它的防治也须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5.
从陈传柏到褚时健,再到魏剑,短短几年时间,素有 “烟草王国”之称的云南省各路烟草巨头或外逃、或判刑。而在他们腐败行为的背后,总能看到当地高官或隐或现的身影。  相似文献   

16.
张新超  范良聪  刘璐 《南方经济》2016,34(5):97-114
为什么在各种高强度、持续性惩罚之下,腐败现象依然存在?通过一个改进的贿赂博弈实验,文章将命令性规范与描述性规范引入到实验情境中,首次在实验室中系统考察了这两类社会规范对腐败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社会规范对腐败行为的影响表现为框架效应与从众效应两个方面:一方面,避免使用明确的“腐败”语言会消解框架效应抑制腐败的积极作用,显著增加腐败行为的发生率;另一方面,当腐败成为一种流行现象之后,消极的从众效应会进一步增强个体的腐败倾向,而若不腐败是当前的流行规范,积极的从众效应则会强化框架效应。来自第三方合宜性评价的结果表明,这两种效应的作用模式完全符合一般人的预期。我们认为,腐败行为的这种规范基础可能正是现实中不管反腐力度多大、腐败行为仍持续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意味着,反腐制度与政策的设计需要考虑腐败的社会性基础,在发挥社会规范积极作用的同时,减少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零容忍",即零度容忍、不能容忍."零容忍"现已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对腐败零容忍,是中央领导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的.之所以如此,缘于我们目前对腐败行为的容忍度还依然比较高. 我国政府在反腐问题的立场上一贯都是十分坚定的,每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各个媒体制作的民意调查中,反腐总是最热议话题之一.也可以说,反腐败始终是全体民众关注最关切、最焦虑的集体诉求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对腐败"零容忍",是维护党的纯洁、打造廉政政府的前提和保证.温家宝总理去年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也曾说:"当前,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执政地位非一劳永逸,如何根除腐败,是我党面临的严峻问题.其实,我国香港特区,在反腐败上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权力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权力牟取私利的行为,其滋生蔓延危及到了党的生存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转型期权力腐败的主要原因是制度安排的缺陷。要有效地遏制权力腐败,必须防、治结合。应加强制度建设,预防腐败行为;增大惩处力度,打击惩治腐败。  相似文献   

19.
浅析党纪处分种类对腐败侥幸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侥幸心理是腐败行为者共同的心理特征。消除侥幸心理对预防和遏制腐败极为重要,党纪处分种类的相关规定没有充分体现出违纪腐败行为的高风险高成本,这对侥幸心理的产生有着消极的影响。文章循着提高腐败成本的思路提出消除侥幸心理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招标》2013,(33):34
从8月6日召开的湖北省襄阳市社会领域防治腐败工作动员会上获悉,近两年来,襄阳市查处涉及社会领域腐败案件182件,案件涉及县处级干部5人、科级干部19人。今年,将继续推进社会领域防治腐败工作,加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防治力度。襄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铭德在会上指出,从当前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特点来看,社会领域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