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具有自己显著的优势,在性质上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制度”。审计监督是推进“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发展水平的基本依托,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制度体系,推进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健全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云 《中外企业家》2012,(2):117-118
胡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概念,这是理论创新的一大亮点.社会主义是一个理论形态、实践形态,更是一种制度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济是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4.
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摆在首要位置,不折不扣落实“两个维护”的制度要求,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重庆大地上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摆在首要位置,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重庆市委工作要求,重庆市委办公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落实“两个维护”的制度要求,扎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重庆大地上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5.
秋风 《中国企业家》2013,(23):126-127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两个词在红头文件中第一次出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外开放理论与体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升华,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起步阶段、加入WTO后“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开放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以“一带一路”引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深化阶段以及目前制度型开放与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升华阶段。中国特色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是推动对外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动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应进行系统性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行制度型开放,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7.
民主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新发展成果,旗帜鲜明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何为民主”的问题提交了中国答卷。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人民和法律的“三统一”,以人大制度、政协制度和自治制度等坚实的制度程序,从选举、协商、决策、管理和监督五个参与实践的环节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刘建军 《活力》2010,(4):60-60,62
对中国特色杜会主义的新表述是党的十七大的一大亮点.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由此我们可以从旗帜、道路、理论体系三方面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促进审计事业发展、有利于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重要作用的审计体制机制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模式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模式的最大优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模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有广泛法定权限、与其他监督相贯通、全国一盘棋的对党、政府、人大及人民负责有机统一的综合审计模式。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旨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安排,而国家管理国有企业的制度安排则形成了国资管理体制,它们统称为国资国企制度。2019年10月底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资国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此,国资国企制度建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而国资国企改革则是推进国资国企制度建设的重要行动。  相似文献   

11.
《西部财会》2020,(1):F0002-F0002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三个自信",这种自信源于道路的必然性、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这样的自信,我们应该从历史的进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然性,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性,从根本制度保障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4.
时论     
《人力资源》2014,(11):4
【法治是实现“第五个现代化”的唯一通途】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被称为“第五个现代化”。在实现“第五个现代化”的征途中,四中全会就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人民日报》评论员发表评论说,正如四中全会所言,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因为法治终究是靠人来实现的。如果有法不守、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法律就会变成一纸空文,成为掩饰利益的工具。“打官司不如跑关系”“法  相似文献   

15.
汪勇 《新远见》2011,(6):110-115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是以党的文件的形式第一次明确提出和充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6.
<正>2023年,福州市市场监管局监测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中心抓党建,立足理论武装、队伍建设、党建活动、制度管理、双向联动五个方面,把党建工作干在日常、抓在实处,不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连续三年获得“五星级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构建“1+5+1”学习体系,全面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作为党员大会集中学习的“第一议题”,全年共组织开展“第一议题”学习32场次,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适应历史发展规律,所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到了巨大作用。也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基本上被世界所公认,这个模式就是"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位一体"。把握其内涵,对于全面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新的概括。这个理论的确立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也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展示了新的前景,提出了新的任务。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总目标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十四大的有巨大意义的贡献,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改革的总目标是思想解放的成果,也必将进,步推动思想的解放。传统的旧经济体制和从经典著作中得来的对社会主义的僵化认识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我们带来了思想的大解放,我党得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结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一切经济活动都以市场为中心而展开,使市场机制成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市场经济是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围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进行的“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换”的“四位一体”的改革为我们展现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 (三)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我国参与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方电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制度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从组织、机制、文化、创新四个维度推动党建与基层建设“一统四促”融合。一统: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顶梁柱”,国有企业能否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