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其浪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10):1121-1122
以滨海港所在翻身河区域为分析单元,分析区域现状供水能力,依据滨海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预测规划水平年的需水量、可供水量。通过供需分析,反映滨海港区域水资源状况,提出滨海港建设和发展的水资源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钱塘江自萧山市闻家堰至海盐县澉浦一段长101km 为河口段,该段两岸海涂资源丰富,围涂活动频繁,到1988年底止,已围海涂88万亩。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已围海涂、两岸杭嘉湖、萧绍平原挡潮、灌溉、排涝、航运的需要,河口沿岸陆续兴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水闸。在该段河口建闸面临许多不利因素:潮差大、动力强、地基为粉砂土,防渗和抗冲性能极差,基础易被淘刷。本文对这些水闸在结构设计、地基处理、基础型式的选择、防渗抗冲处理、施工和运行管理等技术上的问题,作一些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3.
4.
永康市的水域现状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康市现有水域面积52.83km^2,水域面积率5.04%。人工水域多;水域在区域内分布不均,水域被占用,水域环境恶化。从水域和水环境保护出发,提出了规划水域功能布局、建立相关制度、全面水污染防治、系统水域综合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钱塘江河口上虞段的河势变化及河床演变趋势对萧绍平原的防洪排涝、上虞港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钱塘江多年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分析了治江缩窄后钱塘江上虞段河床演变趋势,研究表明,治江缩窄后钱塘江上虞段落潮槽以走南为主,河床冲淤变幅仍较大。上虞中沙不断缩小北靠,已与澉浦浅滩相连。上虞贴岸深槽易冲易淤,尚不稳定,且受径流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珠江河口澳门水域遥感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水域位于珠江河口磨刀门支汊洪湾水道的出口,近几十年来受自然及人因素影响,地形边界发生剧烈变化。运用遥感新技术,动态监测研究河口径、潮流动力变化特征,河口泥沙输运特性,岸线及岸滩演变,据此对澳门水域进行动力分区,并财形边界发展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7.
钱塘江涌潮动力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杭州湾芦潮港水域潮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钱塘江河口治理与改善两岸平原的排涝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盐官、桑盆殿两水文站低潮位为特征值,反映钱塘江两岸治江前后约50年的排涝条件变化,该两站的低潮位随着江道主流长度、丰枯径流等自然条件而变化。最终北岸盐官的排涝条件与治江前比未恶化,略有改善;而南岸萧绍虞平原则明显得到改善,其主要措施是尖山河段形成微弯凹岸,不仅有利于排涝,也有利于建闸和建码头。实践证明钱塘江河口的治理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靖江河段河床稳定性与建港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靖江河段水深良好 ,岸坡稳定,开发利用的价值很大。特别是随着长江江阴公路桥的正式动工兴建,和规划中的新长铁路在此跨越,迎来了靖江岸线开发新的发展机遇。因此不失时机地抓紧建设设施齐全、专业配套、干支流联运的水陆转接的港口群体,形成南京以下新的铁路、公路和水运交通枢纽,将是振兴长江下游区域经济继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对长江、珠江等河口及其近海水域缺氧现象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分布于长江与珠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缺氧现象,夏季(6—8月)达到最盛,秋冬季消失;长江口的缺氧区域主要位于30.75°N~32°N,122.5°E~123.25°E附近海域,具有南北2个缺氧中心;珠江口缺氧程度相对较轻,缺氧区域主要在广州黄埔区河段至虎门水域和伶仃洋;辽河、钱塘江、海河等河口区域也时而出现零星的缺氧现象;水体缺氧受控于多项环境要素,物理层化作用是缺氧产生的最初诱因之一,陆源污染物的分解则是重要的耗氧负荷;各河口区特征各异,潮汐、洋流、营养盐、叶绿素a等要素对缺氧区的范围、程度和持续时间影响程度不一。  相似文献   

12.
二龙湖水域自净能力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水域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是有限的,要彻底改变水库的水质状况,还要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与水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伶仃洋西岸浅滩建港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伶仃洋西岸建港的需求日益迫切,但伶仃洋西滩因受蕉门、洪奇沥和横门等径流水道影响,水浅滩宽,沙多流散,建港条件很差.通过对当地水沙特性和岸滩演变的分析,认为"弱流少沙"环境是在伶仃洋西滩建深水港的关键条件,如位于蕉门口外龙穴岛东侧的广州港南沙港区,利用其北端礁群掩护,避免了涨落潮主流直接过境,近岸水域流弱沙少,即使在零米高滩上开挖深水港池,回淤也并不太严重.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码头建设往下游延伸,已建港区"弱流少沙"环境进一步改善,港池回淤亦趋减轻.  相似文献   

14.
钱塘江河口治江围涂后盐水入侵年际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ron and Stommel提出的混合长度理论为基础,采用韩曾萃将其应用于钱塘江河口的潮泛系数的推导公式,分析了在钱塘江河口在治江围涂后氯度的日平均值、日最大值及其年际变化,利用1994~1999年的实测资料对江道特性参数K进行了重新率定,并经2000~2005年连续6年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表明钱塘江沿程氯度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也就是说可采用重新率定后的K(=400)值,对钱塘江河口治江围凃后盐水入侵进行年际预报。  相似文献   

15.
河口建闸是河口治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河口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减轻河道淤积、提升防洪(潮)排涝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及改善水环境和景观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对闸下淤积、堤防安全、码头功能、水生态环境等将造成不利影响。在分析飞云江河口现状基础上,提出了飞云江河口建闸的初步构想,阐述了建闸效益、影响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18.
治江缩窄后钱塘江河口泥沙淤积和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余炯  曹颖 《泥沙研究》2006,(1):17-24
通过分析长期连续水下地形,发现上世纪60年代末治江缩窄以来,四十多年间钱塘江河口段净淤泥沙26.73亿m3,淤积还在继续向口外海滨段(杭州湾)发展。泥沙淤积自上而下推进,主要发生在连续枯水年的初期,累积冲淤曲线呈阶梯状。分析认为,潮汐河口为了应对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交替的径流改变,通过长周期泥沙冲淤和河床变形进行自动调整,达到冲淤平衡。钱塘江河口围涂缩窄后出现的累积性淤积,与改变了河口进行自动调整作用的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了以往港口码头水域位置的选择方法,针对钱塘江河口潮位和地形变化的不同规律,对适应钱塘江河口潮位和地形变化的选址方法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低水位水深保证率、中水位水深保证率、典型年水深历时保证率等分析方法,并用码头实例分别加以说明。本文对强潮河口中小型码头的选址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钱塘江感潮河口地区水工混凝土氯盐侵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塘江河口是强感潮地区,其自然侵蚀环境不同于海洋环境。在钱塘江感潮环境下,水工混凝土受含盐潮水的作用,形成了特定的侵蚀环境。根据调查与测试的结论,分析了一座水闸的闸墩、闸门和底板等典型混凝土构件的氯离子侵蚀情况,研究了自然环境下水工混凝土受氯盐侵蚀的特征,研究的结论为该环境下水工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