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房产税的征收金额,对于习惯了土地出让环节、房地产交易环节等大额税收的地方政府而言无异于毛毛雨,自然也难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所谓政府角色,指的是政府在一定条件下所处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主要指政府应当做什么或不应当做什么。在房产税制改革中,政府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在此,主要分析政府在房产税制改革中的角色。一、房产税制改革中政府角色的定位征税是政府行为,政府在房产税制改革中扮演主要的角色。政府是房产税制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目标:扭曲与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把土地出让作为土地收益最大化和招商引资的工具,对地方财政、土地资源配置和社会稳定等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导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目标扭曲的原因,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促进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目标和行为合理化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4.
像昔日动议开征燃油税一样,房产税改革也正在经受激烈博弈。社会各界对房产税的征收范围和适用税率仍存较大争议。日前,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房产税作为财产税的一种,是税收变革的主要方向。房产税的引进和推广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6月8日证券日报)。有道是,丑媳妇终要见公婆。相关部门为何在全面开征房产税上迟迟下不了决心? 相似文献
5.
文章指出,在转型期的中国,由于地方政府拥有对城市土地资源的绝对配置权力,在洞悉了土地资源对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后,地方政府通过对城市土地价格的控制,通过各种经济行为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迅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城市土地出让中地方政府种种经济行为加剧了投资需求,客观上带动了固定资产过度投资,也导致了宏观经济运行不稳和经济过热。 相似文献
6.
7月,由建设部部署上海、广州、天津、重庆等7个城市结合本地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形成了一份关于土地审批与住房房地产开发关系的调研报告。该调研报告列举了“大盘”开发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并明确提出,一次性大规模出让土地弊大于利。目前,该报告正在整理完善,随后将上报高层。 相似文献
7.
陶卫华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4,(6):16-23
不可回避,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开始进入还债高峰期。但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放缓,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变得日益不可靠。政府债务风险会否抵消中央政府转型的努力,在更长的时间内取决于地方政府能否彻底摒弃已有投资模式,充分发挥市场风险防控作用。而未来谁能获得金融资源?只有市场说了算。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着重指出中小型城市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现状和共性特点,深入透析其存在问题,提出了适合地方政府规避融资风险的思路和建议,为各中小城市持续有效推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税制改革之一。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向人们释放了房产税改革的思路与方向,提出了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房产税的立法将有助于消除各种障碍,为房产税的全面开征创造了制度条件。同时也显示出国家对于房地产调控的思路发生重大变化。而近日有消息称,有关方面正在进行着一项内容似乎与房产税改革有关的神秘培训,上课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12.
13.
房产税税制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世界各国征收房产税的实际经验看,房产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它属于地方税,是由当地的地方政府予以课税;第二,主要发达国家的房产税率在1%~2%之间;第三,它是对土地及其上面附属的不动产征收的从价税;第四,一般由业主申报并缴纳(见表1,下页)。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从统计数据的显示上,还是从现实经济生活的感受上,我国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经济加速扩张的冲动都是不争的事实。就加速发展的积极意义来说,这是新时期地方政府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践发展是硬道理的必然。但是为什么地方政府超越自身能力限制的扩张冲动往往能够实现?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使地方政府在经济方面的权利、责任、利益等的独立性越来越明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方政府越来越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利益“剩余”的索取者和控制者。也就是说,追逐扣除地方经济发展的所有成本及上缴费用后的剩余,越来越成为地方政府的权利和责任。因而,地方政府行为越来越接近企业行为,越来越以追求地方政府收入最大化为首要目标,否则,地方政府的全部经济、政治、文化冲动和目标,都难以实现。可以说,这种追求地方政府收入最大化的行为目标,是地方政府具有强烈扩张冲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土地是撤县设区后变化最大的要素之一,在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下,地方政府通过扮演农村土地市场与城市土地市场之间独木桥的角色获得了大量土地和资金,这对中国城镇化的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2010-2017年城市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撤县设区改革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撤县设区通过扩张城市建成区面积显著增加了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但该模式并不具有可持续性.考虑地区间的异质性后,撤县设区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的影响不显著,对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加快城镇化融资模式转变,市场化配置建设用地指标以及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6.
近日有媒体梳理发现,年前已经召开地方“两会”的28个省(区、市)中,有19个省(区、市)下调了2015年投资增长目标,5个省(区、市)未设增长目标。这一动向对于中国这个长期依赖“高积累—高投资”增长模式的经济体而言,意味着全方位的变革拉开大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平均投资率超过37%,几乎为全球平均水平两倍。中国世所罕见的经济奇迹最重要的来源,即在于通过一系列较为独特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7.
央地分权的财政制度为地方政府选择土地出让策略提供了财政激励,改革央地财政关系可以引导地方政府调整土地出让策略。为了检验这一逻辑,本文利用独特的空间匹配的地块数据,实证研究了房地产业“营改增”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营改增”显著提高了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原因在于财政压力促使地方政府改变了土地出让策略。具体来说:一方面,商服住宅用地价格相对提高,与工矿仓储用地的价格剪刀差进一步被扩大;另一方面,商服住宅用地的出让面积相对增加,改变了城市用地的空间结构。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税制设计可以改变地方政府行为,通过税制结构优化可以引领土地制度改革深化。 相似文献
18.
上海和重庆房产税开始试点。房产税的认识需要不断加深,这对于房地产税的顺利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概念说清楚,有利于减少民粹主义性质的负面效应,有利于纠正地方政府“卖地”的违反既定规则的行为,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制度的完善,有利于税收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著名经济学家杨瑞龙教授,通过考察具有独立利益目标与拥有资源配置权的地方政府在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的特殊作用,提出了有别于供给主导型和需求诱致型的"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理论假说,并指出正是在这一方式下,当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成为沟通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的中间环节时,使得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一致成为可能,从而有效地化解了,"诺思悖论",推动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那么,在作为中国经济制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国税制的改革建设中,地方政府又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和职能、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应如何规范和发挥其职能作用,促进中国税制的不断完善呢?本文就以上几方面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