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支付基础设施的不断建成和完善、支付服务组织的健全以及社会信用的发展,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发展对区域现金流通的影响,探索非现金支付结算对流通中现金影响的传导途径,创造性地使用现金结算量作为现金流通状况的测度指标,在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探讨各类非现金支付工具发展对现金流通的影响程度,认为非现金支付结算方式对现金的替代效果不明显。在对此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增量替代"效应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多年来受传统交易习惯等因素影响,现金结算始终是粮食购销结算的主要方式,“现金搬家”及“假币坑农”问题时有发生。2010年10月以来,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切实履行央行社会管理责任,努力发挥支付服务“三农”职能,在全国率先整省推进粮食收购非现金结算试点和推广工作,并将其作为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改善工作的突破口。文章首先介绍了推广粮食收购非现金结算工作的做法及成效,然后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勇生 《新疆金融》2009,(11):42-43
本文结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察布查尔县支行在推行收购资金非现金结算工作,从收购企业、结算银行、农户等角度出发,总结了收购资金非现金结算在边疆欠发达农村地区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营造收购资金非现金结算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对收购资金非现金支付结算的宣传培训、提高建设新农村银行的科技支撑能力、做好非现金支付结算的各项基础工作和引导企业主动适应非现金结算要求等对策,以达到在保证收购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逐步降低收购过程中直接投放现金的比例,达到展现农业政策性银行良好外部形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支付结算环境的改善,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应用和逐步推广,粮食收购非现金结算是未来收购资金支付的大趋势。为此,我们以永吉县为例对粮食收购实行非现金结算可行性进行了调查,对涉农金融机构、粮食收购企业、粮食收购经纪人和种粮农户进行了走访。同时,向农户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发行金融业务电子化的发展,收购资金非现金支付工具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和应用,充分利用银行卡、网银等现代支付工具,有效地减少现金直接投放,既符合客户新的结算需求,也符合农发行收购资金监管和人民银行现金监管的要求。但在基层农发行结算业务推广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地区非现金结算方式极不发达,其原因有多个方面。应切实改善非现金结算的宏观环境,严格现金监管,完善非现金结算法律制度,强化非现金结算风险防范合作机制,规范非现金结算流程;同时,应因地制宜创新支付结算工具,实现结算业务的多样性,并推行非现金结算代理制,以推广农村地区非现金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第三方支付方式的兴起,我国非现金支付方式快速发展,对现金运行及人民币流通管理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发展和流通中的现金进行趋势分析,探究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非现金支付方式对现金运行的影响,并提出改进人民币流通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金融服务缺位、金融创新不足、非现金支付业务的收费服务以及信用环境不佳等原因影响了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应用,使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不能与蓬勃发展的农村经济相适应。笔者在对我国农村支付结算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改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促进农村非现金支付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代经济社会中,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的特点,是一种现代化支付手段。在农村地区仍然以现金结算为主,为了改善农村支付环境,要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一些因素制约着农村地区推广和应用非现金结算工具。以县城为重点,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是人民银行的工作重点。为了改变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应用比重低的问题,要采取积极改善农村支付服务体系,落实人民银行工作要求等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0.
近日,笔者对江苏省阜宁县、射阳县、东台市、大丰市4个县(市)的粮食收购企业和粮食收购商户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安装和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农村粮食收购的非现金支付率达4成以上。  相似文献   

11.
四平市是农业大市。几年来,人民银行四平市中心支行在履职的实践中,紧密结合区域特色,强化金融支持“三农”工作力度,通过政策引导、推进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强化农村支付环境和信用环境建设、努力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积极研究探索金融服务“三农”经济的有效手段,对于进一步破解“三农”经济发展资金瓶颈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2013年至2017年我国非现金支付发展情况及其规律性,建立了关于非现金支付工具选择偏好的模型。数据分析发现,在这段时间传统的非现金支付业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而新型的电子化支付工具迅速发展,特别是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业务规模出现爆发性增长。理论研究表明,非现金支付工具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安全性、便利性和使用成本,而这三项因素又受到交易规模的影响。交易规模越大,人们对支付工具的安全性要求越高,对便利性要求越低,也可以接受付费和较高的使用成本;交易规模越小,人们对支付工具的便利性要求越高,对安全性要求降低,也不可以接受付费和较高的使用成本;在交易规模一定的情况下,越安全、越便利、使用成本越低的支付工具越能得到使用。本文建议,应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账户余额纳入M1范围,加强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的统计分析,加快开发中央银行主导的新型非现金支付工具。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地区手机支付是一项契合农民实际需求的利民服务,对于解决农村偏远地区金融支付服务不便利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是普惠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对贵州省铜仁市农村地区手机支付业务推广现状及其可行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借鉴了国外手机支付推广的先进经验,探索农村地区手机支付业务推广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Using three years of transactions data from a discount retailer with thousands of stores, we study payment variation along three dimensions: transaction size and location; weekly and monthly frequencies; and longer time horizons. In each case, we connect empirical patterns to theories of money demand and payments. We show that cross-sectional and time-series payment patterns are consistent with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 which individual consumers choose between cash and non-cash payments based on a threshold transaction size, and we evaluate factors that may account for the variation in threshold distributions across locations and time.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considers remuneration in terms of a good that helps improve or facilitate production in an agency paradigm. In the presence of this production externality, agency problems arise when the agent has an access to an external market for the good or has private, pre-contract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This paper characterises the optimal compensation packages in a variety of settings. The research findings explain various pay practices, such as payment in terms of reimbursement for a certain good and the selective payment of non-cash compensation.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非现金支付对现金支付的替代作用日益显著,但现金支付在居民日常支付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在此背景下,如何精确地预测区域现金需求,保证满足区域现金流通需要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借鉴国内外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地区现金投放历史数据,使用岭回归、MLP和LSTM三种模型,构建RR-MLP-LSTM加权组合模型实现了区域现金需求预测,对于统筹货币发行工作、积极防范和化解货币供应风险具有较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由于农村地区国债发售体系不健全,农村居民购买国债受到发售网点不足、发行信息缺失、发行额度限制及国债知识缺乏等因素影响,农村居民购买国债难的问题日渐突出。本文以吉林省通化市为例,通过对农村居民购买国债情况的深入调查,进一步分析农村国债发行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县城和乡镇中心支付服务环境的明显改善,村域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滞后、村民金融服务匮乏问题日益突显。对此,人民银行部分基层行和当地涉农金融机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在村域布放转账电话、发放银行卡、开通小额助农取款服务以及建立农村缴费服务站等方式,较好地破解了村域没有金融网点、村民难以享受金融服务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