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运用制度创新,对粮食补贴进行改革,改原来对流通领域的间接补贴为对生产环节的直接补贴。这对于提高补贴效率、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重大意义。但同时我们应看到,这项政策改革出台的时间较短,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本文就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思路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关于对粮食主产区农民直接补贴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以河南省为从事贸易为例阐述了当前在部分粮食生产区对农民直接补贴改革试点的必要性,提出制定直接补贴政策必须遵循合理补贴,简便易行、适度渐增、制度效率等原则。同时,中提出当前将粮食风险基金及价格补贴转用于直接补贴农民的同时,应注重与之相配套的改革措施的落实,要进一步促使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减负增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粮食直接补贴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黎 《农业经济》2004,(12):18-19
对农民实行直接收入补贴,是指政府为了稳定和提高农民收入,或减少政策调整给农民收入带来的损失而对个体农民进行的直接转移支付,它是相对于价格支持等间接补贴而言的。2002年,安徽、吉林两省选择了3个县,率先在我国进行粮食直接补贴的试点。2003年,河南、湖北两省也减少了对粮食流通环节的补贴,增加了对生产环节的直接补贴。今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4.
2002年底,吉林省在东丰县进行了粮食补贴改革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把国家保护农民种粮利益的财政补贴,由过去通过补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支持其执行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的间接补贴改为补给农民的直接补贴。目前,改革已经显现出积极效果:农民欢喜,按计税耕地面积常产,得到了每市斤0.045元的粮食补贴;地方政府欢喜,农业税直接从粮食补贴中抵扣,省去了逐户催缴或委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代扣的麻烦;收购市场的多家争市代替了国有粮食企业的独家垄断;失去政策保护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竞争的生存压力,要求加快改革的呼声更强烈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首先实证分析了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作物的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以及经济作物的价格对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大于粮食直接补贴,然后,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从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以来,人们似乎认为,有了“直补”农民从此就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奠大的好处,农民收入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从此就脱贫了,实际上并非如此。由于我国财力有限而且农民众多,我国农民得到的补贴,与发达国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对增加农民收入杯水车薪,与彻底解决我国农民收入偏低的问题,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7.
在“大包干”故乡安徽省滁州市,农民有句口头禅:“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意思是家庭承包制简捷明了,一抓见效。然而,多年来,国家对粮农的补贴却“拐了个大弯”:通过国有粮食企业以“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形式,间接暗补粮农。2002年9月,安徽省在滁州市来安县、天长市试点“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第一次把这个弯子“拉直”了。这次改革把过去补在流通环节的费用直接发放到粮农手中。每一公斤粮食,国家直接补贴粮农一角一分钱。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角一分,却点燃了农民的生产热情,近万亩土地不再撂荒;市场竞争趋于活跃,国有粮食企业负重…  相似文献   

8.
粮食补贴方式改革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农业部产业政策法规司最近就粮食补贴方式改革问题,对安徽、河南、湖北和吉林四省作了调查,本文是对有关情况的整理分析并进而提出了有关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改革试点中实行的与计税面积与计税常产挂钩的粮食直接补贴方案存在的政策隐患,提出了利用中央和地方储备粮体系,在储备粮轮换收购时实行与商品粮挂钩的直接补贴新思路。认为,必须进一步明确粮食直接补贴作为保障农民收入和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主要目标,实行针对商品粮农户和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的有限度、有条件的直接补贴。同时,要在稳定粮食长期供给能力的基础上,建立可以对粮食供求进行双向微调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10.
继安徽、河南和吉林等省粮食风险基金向农民直接补贴试点之后,安徽今年放开手脚,在全省推开了直补试点。不少粮食主产区争相效尤,今年也拿起了“直补试点”的手术刀,开始对现行粮食流通体制进行外科手术。直接补贴尤如一声开步起记的枪声,枪声响过,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又徐徐拉开了它色彩斑斓的绚丽帷幕。从雅鲁江畔到南海之滨,从珠江两岸到青藏高原,一时间,大河上下,长城内外,直补试点成为粮食行业议论纷纷的新话题。对于这个不算新生的新生事物,惶惶忧愁者有之,欢呼鼓舞者亦有之。“国家补贴”,这块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视为命根子的“通…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省2004年开始实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对粮食供给能力、国有粮食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农民收入等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应.但政策对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促进效应也存在递减趋势,需要通过现行农业补贴方式的完善和创新来更好地发挥各项补贴政策的协同效应,保障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直接补贴大有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粮食补贴是直接发放给位于流通环节的粮食企业,通过粮食企业的保护价收购将补贴转移给粮农,这一做法已不适应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加入WTO的背景,必须对此进行改革,而改革的首选方案就是将补贴直接发放给粮农(以下简称直补),目前在一些省份已开始试点,反映良好。一、直补的优点1.实行直补有利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在现行的粮食补贴制度下,农民种植的常规品种由粮食部门敞开收购,而种植的名优新品种却没有得到保护,不一定就能实现优质优价。因此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由于存…  相似文献   

13.
关于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安徽两省已开始进行对农民直接补贴的改革试点。尽快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势在必行。一、现行粮食补贴政策的弊端现行粮食补贴政策是以保护价收购为主,通过国有粮食部门对农民进行间接补贴。这种补贴政策存在以下弊端:1.保护重心偏离,未达到预期目的保护价政策本意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而实际上,保护的重点却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国家通过制定保护价收购政策,扭曲了粮食市场价格,城镇居民获得了低价位的粮食,而农民得到的补贴却非常有限。有统计分析表明,政府用于保护价收购政策的总支出中,最终到达农民手中的不到…  相似文献   

14.
《齐鲁粮食》2003,(7):44-44
从6月1日开始,安徽在全省范围内扩大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主要内容包括:“两放开、一调整”。即放开粮食收购价格,不再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实行随行就市收购农民余粮;放开粮食购销市场,支持和鼓励各类经营参与粮食收购和经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并与其他粮食经营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15.
一   为了确保粮改“三项政策”,特别是“敞开收购”政策的贯彻落实,国家实行了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即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因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而形成的超正常周转库存粮食,占用的贷款利息及保管费支出实行补贴制度。这对促进企业粮食顺价销售、及时偿付农发行贷款利息、解决企业因保管粮食而增加的费用支出和减轻企业政策性亏损挂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我国即将加入 WTO和逐步放开粮食市场,现行的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它既不利于认…  相似文献   

16.
据笔掌握的信息,2003年直补已在13个省区大范围铺开。综合直补方式的不同.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将现行的粮食补贴(粮食风险基金)从补流通环节改为补生产环节———直接补贴农民(以下简称“直补”),是我国加入WTO后一直在探讨的课题。2002年,安徽、吉林选择了三个县进行了试点,拉开了我国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的序幕。2003年,河南省在五个市进行改革试点。这一改革,将在全国粮食主产区逐步推开。对此,如何评价,粮改应该怎样与之配套进行,粮食主产区是否具备全面推广直补的条件?本文拟结合吉林省及其试点情况,谈些看法。一、直补产生了积极效果,代表了我国粮食补贴改革的方向2002年,吉林省根据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在东丰县进行了以…  相似文献   

18.
粮食补贴欠拨问题,在这次深化粮改前就已存在,但最近几年表现尤为突出,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现状一是迟拨、缓拨。如:按规定,中央专储补贴应提前一个季度预拨到承储企业,而实际到下个季度都很难到位。再如:河北省1997、1998年度的超储补贴至今没有清算,一直拖欠。二是名存实亡。按政策应给企业的补贴,虽然没有宣布作废,实际上因为到不了位,已变成了空头支票。如1999年超过包干基数的超储补贴,虽然规定财政困难的地区可以通过向中央借款的方式解决,但地方政府考虑到到期还款及承担利息的因素,根本不愿借款,…  相似文献   

19.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经济学解析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本文在概述中国粮食补贴政策演变轨迹的基础上,对现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进行了经济学解析和现实分析,认为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中得利多的不是粮食生产者,而是粮食消费者;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不能平抑粮食产量和价格波动;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不能代替价格支持。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粮食直接补贴、价格支持、配额生产“三位一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