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得以建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从立法、执法、司法再到守法四个环节全方位入手,而其中守法既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也是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全民守法"从实质上是要求公民需要具备法治思维,利用法律来捍卫自身的权利,承担在法律中的各种义务,通过拓宽法治思维培育的主体、丰富法治思维培育的形式以及建立法治思维培育的机制等方法来建立公民的法治思维,做到全民守法。  相似文献   

2.
法治思维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思维方式,是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法律的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对破除旧法制、制定新法制的积极倡导,以及对旧法制的巧妙借鉴和利用,是中国共产党法治思维的发端。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创立的裁判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人民司法的雏形,开启了党运用法治思维的早期尝试。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裁判委员会解决矛盾纠纷、实现工人自治,明确了法治思维之“缘”;坚持公平公正、维护人民正当权益,展现了法治思维之“正”;巩固革命组织、推进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凸显了法治思维之“功”。坚持正道公平的价值支撑、坚持服务大局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强化法治建设来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中国共产党人法治思维早期探索对于新时代党的法治思维能力提升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写入行动指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指导性。法治思维本质上属于简单思维,与人治思维相比具有规则优于道德教化、合法性优于客观性等四大基本特征。影响法治思维的消极因素有其历史根源与现实因素,也与思维的逻辑缺陷有关。为养成法治思维,领导干部要树立公民意识与法治信仰、养成良好的用法守法习惯、遵循法律推理基本规律、积极回应公民权利诉求、善于吸取成功法治经验等。  相似文献   

4.
以法治思维指导提升高校法治工作体系化,增强高校依法治校能力,依法维护学校权益,依法规避法律风险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法治工作体系化的内涵包括: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学章程及规章制度体系,师生权益保护救济服务机制,完善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和法治教育。运用法治思维指导高校法治工作体系化确立的关键是法治意识的牢固树立,法治工作队伍的健全,决策、制度合法性审查机制的确立,评价考核机制的完善和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法治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呈下滑趋势。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思维方式如何,将直接影响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文章通过调查了解高职生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现状,探讨高职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的有效路径,对我国高职人才的培养和法治建设的推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需要具备法治思维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传统思想观念、社会环境、高校法治教育现状以及家庭教育环境等都会影响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必须培养大学生对法治价值观的认同与接受,树立对法律信仰的理念,创新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途径,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文化培养环境,改革现有法律课教学内容与形式,完善家庭教育,重视法治信仰的宣传。  相似文献   

7.
建设法治中国成为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法治中国的提出是从党建范畴形成的法治的框架,它的实现与用法治思维推进新世纪、新时代、新常态的党建工作密不可分。但从目前来看,高校党建存在法治缺位的问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解决问题和实现高校党建法治化、科学化的主要方式,加强制度法规建设、提高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法治氛围是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法治由于自身的消极价值而必须从内部实现协调统一才能真正确保法治内在的"良法之治"的效果状态存在。由是,法治统一性的命题也自然被提到政治日程上,它意即可被视为系统的法治实现内外部要素和谐平衡的要义。法治统一性与国家法律制度、权法关系及政民互动有密切联系,以从静态意义(法律体系化)与动态意义(制度有效运作)上实现统一协调,最终突破当下法治困境,实现法治中制度运作符合其内在价值导向的要求。因此,法治统一性实现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百年法治梦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9.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期,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机制、构建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以更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已是时人所议所需。我国南部某省 A 市首创“法制副主任”制度加强基层治理,生成了颇具创新性的基层法治之“地方模式”,实现了基层社会从管理到治理、从善政到善治的进一步转换。制度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制度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嵌入了村居自治;制度凸显了软法治理机制;制度蕴涵了现代契约理念和契约精神;制度创新了基层法律服务的样式,提升了基层法律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期,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机制、构建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以更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已是时人所议所需。我国南部某省A市首创"法制副主任"制度加强基层治理,生成了颇具创新性的基层法治之"地方模式",实现了基层社会从管理到治理、从善政到善治的进一步转换。制度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制度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嵌入了村居自治;制度凸显了软法治理机制;制度蕴涵了现代契约理念和契约精神;制度创新了基层法律服务的样式,提升了基层法律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法治教育作为国家不断倡导的国民教育体系新内容,对法治中国的建设具有关键作用。而法学教育作为法律知识传授和法律精神培养的专门学科,却在法治教育的施行中缺位,两者之间并未构建起有效的互动机制。考虑到法学教育的专业性和法律人才的广泛性,法学教育可在大学校园中承担起对全体大学生的"法治"教育责任;法律人才则可在社会环境中引领法治氛围的营造,践行法律信仰的魅力,突出法律专业人士的"次级"法学教育作用,从而实现法学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非法治国家均把实现现代法治国家作为其法律和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目标。而法治国家的建构,离不开行政法作用的发挥。本从现代法治国家的人权保障、权力制约、法治政府、法律体系、法治观念五个方面,提出并论证了行政法对法治国家的实现能发挥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法律信誉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法治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法律信誉不同于法律信仰、法律效力或法律实效,它主要是从立法和法律运行的角度维护法的权威,同时与社会主体的守法状况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法治进程中,人们对法律正义的追求贯穿于法治运行的始终,法治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法律实施的过程依赖于公民的信赖、支持与服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法律正义与公民服从的关系,在考量法律正义的基础上,认为法律正义与公民服从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法律正义是公民服从的理论前提,公民服从是法律正义的重要环节和实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具有较高法律意识的全面人才是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目标。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培养基本法治理念是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主要内容。培育优良的法治理念教育氛围,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示范和教育作用,利用网络优势,占领网络阵地是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16.
论法律信仰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治现代化的根本条件就是人的法律精神现代化,树立法律信仰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人都信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实现真正的法治.法律信仰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艰难的培育过程,不仅需要主体条件,还需要客体条件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早已被认定为一项基本的治国方略。法治是一种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一种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基本方式,也是一种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而法律信仰是现代法治建设的思想基础,是一个社会实现法治的重要标志。要实现法治现代化的目标,中国法治现代化最重要和最艰难的是农村的法治现代化。我国农村的法治存在极大的问题,连基本的法律信仰都没真正意义上形成。可以说,没有农村的法治化就不会有整个中国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要实现法治目标,必须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法治建设经验。但目前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必须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培育公民的权利意识,促进法律思想体系的完善,特别是要重视法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对法律的相信和尊敬,是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在要求。转型时期,我国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法律信仰缺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法治建设。必须通过实现司法公正、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高立法质量等途径,加强我国民众法律信仰的培植。  相似文献   

20.
网络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法治文化建设对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抵御西方和平演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网络法治文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如法治体系存在漏洞,公民权利意识淡薄,法律信仰尚未树立,缺乏有效的法治文化传播体系。提高网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完善我国网络空间文化法治体系,健全我国网络法治文化传播体系是我国网络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