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斯拉法学派都承认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动机是获取利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等量资本应获得等量利润,即资本按照利润率平均化原则参与利润分配,而斯拉法学派也有相似的观点.两种理论在形成、机制及其作用等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以斯拉法价格体系理论为基础的置盐定理与马克思的一般利润率规律结论差异的根源在于两种理论对商品类别的划分不同.置盐定理属于一般利润率规律的短期特例,是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起反作用的其中的一种原因.  相似文献   

2.
文章评述了与企业进入行为的影响因素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在此基础上以探讨企业进入与行业利润率的关系为切入点。运用VEC模型实证考察了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企业进入和利润率变动。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汽车产业的企业进入与利润率之间只存在短期的均衡关系;并且在长期中,利润率变动不构成该产业中企业进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章评述了与企业进入行为的影响因素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在此基础上以探讨企业进入与行业利润率的关系为切入点,运用VEC模型实证考察了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企业进入和利润率变动.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汽车产业的企业进入与利润率之间只存在短期的均衡关系;并且在长期中,利润率变动不构成该产业中企业进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行业利润率反应的是行业利润水平.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行业利润率所具有的含义也会存在不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行业利润率分为了成本利润率与资金利润率这两种,前者代表的是行业利润和成本的比例;后者代表的是行业利润和该行业占用资金的比例,表示了资金的盈利程度.在文中主要就针对行业利润率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可以更好的了解行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严金强 《财经研究》2015,41(1):96-106
目前流行于理论界的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存在两大缺陷,而以马克思理论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又缺乏全面性和动态化分析.本文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出发,阐述一般均衡理论的价值基础、基本原理和实现机理,继而通过引入竞争和供求因素,构建基于资本流动和统一利润率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资本量—产量—价格—利润率—资本量”的闭环一般均衡的动态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基于资本流动和统一利润率的马克思一般均衡理论,较之基于供求均衡的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更能够揭示长期均衡的现实特性和资本关系的本质;“等量劳动创造等量价值”是马克思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原理,是确保一般均衡解唯一性的重要条件;在完全竞争和资本趋利性动力的作用下,受价值规律和平均利润率形成机制的影响,基于资本流动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是收敛的.  相似文献   

6.
在一定的条件下,产业集中度与利润率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关关系。在中国,银行业是垄断性较强的行业,而乳制品行业则是竞争性较强的行业,选取两个行业的具体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析两个行业的集中度和利润率的关系,得出了完全不同的两种结论:银行业中行业利润率与行业集中度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乳制品的行业利润率则与行业集中度成明显的正相关。由此可见,集中度与利润率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取决于行业的特性,要因行业而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从马克思-斯拉法联合生产的角度明确了包含新、旧固定资本的生产价格与活动水平均衡方程,其次通过斯拉法-置盐-中谷的方法把此类联合生产体系简化到一类增广列昂惕夫体系,同时对斯拉法-置盐-中谷的方法进行了一般推广,最后明确了仅含有新品固定资本的简化体系下只有通过毛利润来定义利润率和积累率剑桥方程式才能成立。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资本有构成理论贯穿于其他理论之中,具有重要地位。因而,这一理论往往又成为教学和理论探讨中的难点和热点,学界可谓观点各异。而要在理论上科学解析二者之关系,首先应正确把握好资本有机构成和利润率的涵义;其次要深刻懂得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不只是与资本有机构成有关,而是多因素合力的结果;再次,要正确分析剩余价值率不变与可变前提下资本有机构成与利润率的关系。由此认为,在剩余价值率不变前提下,资本有机构成与利润率是反比关系;在剩余价值率可变前提下,从单个企业看,若剩余价值率提高程度大于劳动力减少程度,并且达到一定程度后,利润率与有机构成是成正比关系;若剩余价值率提高程度大于劳动力减少程度但没达到一定程度,或是剩余价值率提高程度等于劳动力减少程度及小于劳动力减少程度,二者仍是反比关系。从部门看,剩余价值率会随着有机构成提高而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从长期来看是不会超过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幅度,因而利润率与有机构成是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第二卷中的两部类模型没有体现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从而存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与利润率平均化理论的衔接问题。《资本论》是用等比例追加资本来阐述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条件下的社会再生产问题,不能证明利润率平均化趋势。如果在马克思框架中允许资本跨部类转移,即允许两部类资本有机构成进行不等比例的调整,利润率平均化规律则是可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0.
《经济研究》2016,(8):57-71
本文研究了最终品进口自由化对本国纯内销企业利润率的影响。短期均衡时,最终品进口自由化使得更多外国企业向本国市场出口,加剧了本国产品市场的竞争,降低了本国纯内销企业的利润率。而在长期,由于企业能够充分进入和退出市场,一部分本国企业会退出市场,均衡时留下来的企业利润率升高。本文首先通过理论模型解释了上述现象,随后利用我国2000—2007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利润率影响的渠道。实证结果发现,中间品关税下降会对本国纯内销企业的利润率产生正向影响。最后,理论模型和实证结果还证明了,其他条件相同时,企业的生产率越高,其利润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
主流经济学一直把利润率看作是一个外生变量而未深入研究,因此,利润率的决定及其变动趋势的研究必须向"古典剩余传统"回归.马克思曾把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看作是政治经济学中最为重要的规律.但是,利润率趋于下降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与实际工资、技术进步和非经济因素等高度相关.文章从动态的角度,结合模型分析和实证检验,试图为利润率的决定机制及其变动趋势研究建立起一般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方法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证券监管部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还没有一套科学、全面、动态、体现差异化的评价方法.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资本增值"和"股东收益最大化"理念为核心,以全面评价和差异化评价为基本思路,以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为原则,有机融合了各种绩效评价体系的优点,设计了一套适应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方法-"超额利润增长率"评价方法.评价方法以上市公司"超额利润增长率"指标为核心,由环环相连的4个子系统、52个指标构成.论文还阐述了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子系统与最终指标-"超额利润增长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拓展了MichaelFrenkel和ChristianeNickel(2 0 0 1 )等人的研究 ,主要利用修正的Dornbusch“超调”模型 ,研究了一个具有微观结构的外汇市场在不同的资本控制及其不同的控制程度下系统的稳定性以及资本控制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一个投资者和投机者同时存在的外汇市场上 ,不同的资本控制以及不同的资本控制程度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仅仅在于系统是鞍点稳定还是全局稳定 ;弹性汇率制度下放松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将使经济由鞍点稳定转变为全局稳定 ,从而使系统变得更加稳定 ,这部分支持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际汇率制度“两极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微观生产函数与总量生产函数的矛盾——技术再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替代原理”和利润最大化的假定,新古典学派得出命题:利润率与人均资本量之间存在着反向单调关系。该命题在单一产品或同比例要素模型中无疑是正确的,然而一进入异质品模型就会面临“技术再转换”的悖论。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异质品模型中,在统一利润率的假设下,收入分配会影响相对价格,从而技术不能按人均资本量排序。“技术再转换”的悖论使新古典的总量生产函数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analyses capital tax competition between jurisdictions of different size when multinational firms can shift some fraction of their tax base between them. For the case of revenue maximizing governments, we show that introducing profit shifting will not generally increase downward pressure on tax rates. We find that profit shifting decreases the tax-base sensitivity of the low tax jurisdiction while increasing the sensitivity of the high tax jurisdiction. Tax rates will converge as a result of additional profit shifting opportunities. This will be the case even though in general equilibrium tax rates in both jurisdictions may decrease or increase.  相似文献   

16.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化建设和经济增长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虽然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不断加大,但人力资本收益却不高,其原因主要有分工演进不足导致人力资本投资浪费以及粗放型生产方式使人力资本成为弱势要素。所以,应加深分工水平的横向和纵向发展,加强集约型生产建设,提高中国人力资本收益。  相似文献   

17.
In a recent paper Samuelson and Etula claim to have providedthree examples of the presence of a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assumption in Sraffa's Production of Commodities. The presentpaper is a refutation of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Sraffa's propositions.It shows that they mistakenly take Sraffa's logical propositionsfor empirical propositions. This article also provides evidenceto refute Samuelson's hypothesis that Sraffa consistently confusedthe concept of Marshallian "constant cost" with the generalequilibrium concept of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The paperalso argues that Sraffa's prices are not necessarily "equilibrium"prices, and that it is not true that Sraffa maintained thatchanges in demand had no impact on prices; his position appearsrather to be that the impact of demand on prices is unpredictable.  相似文献   

18.
肖智润  颜峻 《技术经济》2006,25(7):111-113
上网定价发行和市值配售是我国证券市场曾经采用和正在采用的新股发行方式。在核准制条件下,上网定价发行和市值配售这两种不同的发行方式下新股初始收益率的影响因素表现特征有所不同。本文从各个交易主体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对此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对我国股票发行时选择何种发行方式产生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中,经过劳动力商品交换,劳动力进入生产过程,劳动力使用权分离为雇主手里的劳动力支配使用权和劳动者掌握的劳动力直接使用权.在这里,劳动力支配使用权与劳动力直接使用权分属不同的两个经济主体,因而构成生产劳动过程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应建立承认劳动力直接使用权的企业制度,使其参与利润的分享,变资本雇佣劳动为资本与劳动平等共赢的合作劳动,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corporate an endogenous money approachinto post-Keynesian growth theory in order to derive the fullemployment equilibrium rate of interest as well as that of profit.This rate of interest, named the ideal rate of interest, differsfrom the rate of profit in that it is in proportion to a monetaryvariable, not a real variable. Further, the rate of profit alsodiffers from the rate of interest as a premium because it isproductive. The rate of interest could be important in explainingcircumstances in which financial capital has been accumulatedin ex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