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有时在培训课程中,被学员问到,郝老师你能不能概括地说说,管理到底是什么?每次被问到最基本的问题时,我总是最挠头的,有伟人说过:给万物命名是最难的。你能告诉我什么是文化吗?你能告诉我什么是人吗?真是个难题。何况是人人都可以说上几句,没有标准答案的管理。这些都是台湾讲师搞的,他们上课首先介绍自己,再讲一些概念和定义,然后讲培训的意义,最后才是真正的操作的办法。所以学员动不动就想知道定义,可是这些定义你不讲学员还明白,你越讲学员越糊涂!我们又不是大学教授,学员又不是学生,讲那么多定义有意义吗?  相似文献   

2.
岔口     
人在世上一遭,你晓得好比什么?就好比一个人独身走夜路。路,并不是好好的一条到底,而是有许多岔口。走错一个岔口,就会走到完全不同的地方。走了一夜,天亮了,四周一看,一切都清清楚楚:走的是哪一条路,到的是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上了岔口,如果不是上这个岔口,而是上那个岔口,路就好得多,目的地也光明得多。什么都明白了,可是已经晚了,不可以回头了。  相似文献   

3.
贵州醇酒厂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启发: 第一,不管什么制度,不讲人的作用是不行的。鄢厂长领导好了这个厂,在实际工作中证明了他有这份能力,他的思想品德等各个方面都能够担负起这个职务。我认为这是个首要的因素——人的因素。现在我们研究企业改革应该把人放在第一位,企业搞不好首先是班子问题。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人来执行的,人不行什么都搞不好。 第二,这个厂的企业改革思路很对,我们讲  相似文献   

4.
尊重生命     
周国平 《新远见》2011,(4):116-124
一、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 讲人文精神,讲尊重人的价值,第一条就应该是尊重生命的价值。为什么呢7因为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是人生其他一切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是最珍贵的,没有了生命什么都谈不上。这个道理应该说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5.
读书两忌     
读书两忌:一忌读什么,信什么;另一忌是信什么,读什么。如果读什么信什么,就会变成书的奴隶,让自己的头脑变成跑马场,任别人践踏。相反,信什么,读什么,就会把自己的头脑封闭起来,变成某一个人或某种学说的私人领地,其他任何思想都进不去。 在现实生活中,读什么信什么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人被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俘虏,变成错误学说的信徒,出现学者们所称“二世现象”,也有的人由于自己没有主见,觉得所有的书讲的都有道理,观点三日一变。 古人有语云:“少则信,多则惑”,原意不是用来讲读书的,借用来说明读什么信什么的后果,倒是适用的。“多则惑”,讲的是读什么信什么,使自己无所  相似文献   

6.
王璞:战略实际上最初源于军事,军事上讲战略,实际上现在战略这个词对我们企业家而言,已经不陌生了。这个词是什么原因让企业界对它这么熟悉?是从什么时候军事的术语被企业所用?我想请战略专家洪兵先生来讲一讲。洪兵:什么是战略?战略要超过眼前的东西,往长远去看。讲战略必须先懂得战略学,那么作为战略我们应该把握这么几点:一个战略是“战”,强调“战”,“战”是什么意思?现在来讲,企业就是商战就是竞争,战略指导对象是竞争。第二,战略强调“略”,“略”是什么意思?古人讲宏则为大,为略,强调宏观。请大家记住,战略不是所有人都能搞的,他是…  相似文献   

7.
作者自述:依萍姐,在一个月之前就一直想写信给您,写过几次都一直没有发出去,每次都觉得太多了,但不写那么多又觉得不能让人了解我。我是一个19岁的女孩,不知怎么小小年纪却对自己的生活毫无信心。有时候真想象我的名字一样,变成一只小燕子飞呀飞,飞到一个很远的地方……一个曾经那么向往城市生活的我,当自己一旦拥有的时候又发现那种地方那种生活不会是我的归巢。光是一个户口又没有工作,身边的又不是我喜欢的人,  相似文献   

8.
曾经和身边的朋友开玩笑,问:“什么东西是自己的却又永远得不到?”朋友暧昧地看着我,一笑,说: “梦中情人。”尽管大家都是做HR的专业人士,还是很少有人能想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人事档案。游离在外的档案虽然没有什么暧昧的色彩,却的的确确是每个人得不到的“文字影子”。  相似文献   

9.
前几天无意中听到一个乡镇干部讲:“二万多人一个乡,我得罪你一个人没有关系”。这句话使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日本东京,有一座阳光大厦。在这个地方有个电梯,电梯的门口有两位服务员。每当顾客过去的时候,他们总要向顾客鞠躬,往往要鞠躬两次才能进到电梯里面,在鞠躬时还面带笑容地说:“欢迎到本社参观,希望多提宝贵意见”。当顾客从电梯间出来时,这两个服务员又要向顾客鞠两个躬,嘴里说:“欢迎你们下次再来”。可是他们鞠到第二个躬时,人已经走出电梯间相当远了,但是他们还是认认真真地向顾客的背后鞠躬。有人问:“你们向人家背后鞠躬,有什么意思啊?”他们说:“你们不是看到了吗?”这表明,他们的  相似文献   

10.
“稳定”,是目前各种传媒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现在上上下下都在讲稳定,稳定是大局,稳定是关键。但作为一级政府靠什么来稳定农村社会呢?在农村又用什么办法、什么方式来实现稳定?前不久,记者在云南省陆良县的采访中,似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村民宁愿爬上警车去坐牢去年10月的一天,在云南省陆良县板桥镇查地村的公路边上,聚集着近千人。他们不是前来修路的,也不是搞其他公路建设的。他们是清一色的查地村村民,他们自发地聚集起来,是要阻挡正在建设中的公路收费站。他们中的一些人阻挡施工,另一些人喊着号子试图推倒建好的…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管理者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什么培训,培训讲的那套早就过时了,对我没有什么帮助。““讲的都是理论知识,没有一点实际操作性。““我的领导要我来参加,我没多大兴趣,培训了又怎样,又不会升官,也不会加薪。“从员工的这些抱怨中,反映出很多企业的培训体系在理念上没有正确的引导,内容上  相似文献   

12.
●课程特色与收益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管理者,但不是每个管理者都懂管理是什么;某些领导人讲管理讲得头头是道,但企业却事故不断,这是为什么?管理新概念年年层出不穷,哪些才是我们最需要的?什么才是管理最核心的任务?怎样才能做好这些管理任务?  相似文献   

13.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在2009APEC中小企业峰会请了这么多可能听起来跟中小企业一点关系都没有人。请了大企业家,星巴克总裁,银行家尤努斯,请科比讲打篮球,又请郭广昌说房地产,几乎没有一个小企业的人。今天跟大家分享小企业该怎么样,我想在台上讲的人,跟在台下一样,从第一天起他们都是从零开始,从第一天起都没有别人的支持,都是点点滴滴的起来。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做银行的很多,太多的银行家,但像尤努斯这样的银行家非常之少,他想到的是别人,他想的是帮助更多的贫穷者  相似文献   

14.
方芳  孙兆鹏 《经营者》2013,(7):94-101
不想在大太阳底下练移库倒库,还想理直气壮开车;摇不上号也买不起牌照,不愿意被人鄙视为"马路杀手",还想去越野都去不到的地方狂野,那你只能去玩ATV了。它不需要驾照,也上不了牌照,当然,它要去"撒欢儿"的也不是正常的马路。女人们问,ATV是什么?男人们说,全地形车。女人们又问:全地形车是什么?男人们说,属于男人的大玩具。女人们不屑:没有支架没有包裹的东西太没安全感。男人们反驳,要的就是征服这种不安的占有欲。全地形车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极限挑战精神"和"终极驾驭体验"是贴在它身上  相似文献   

15.
企业发展靠什么呢?主要是靠企业文化,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强势文化是怎么产生的?首先要诚信、正气、正义。 但是在这个社会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讲诚信,所以我们不敢赊饲料,怕赊出去收不回来。如果赊给十个人,有一个收不回来,公司就亏掉了。所以我们集团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家》2010,(14):95-95
CE:外界质疑海普瑞148元的定价过高,你有底气吗? 李锂:这个价格是市场定出来的,并不是我定的。我对这事没有感觉,真实地跟你讲,我对这个没有概念,我不知道148元意味着什么。说我们是发行王,我想总有定价最高的吧,高价要看你的道理充不充分,要取决于资本市场对你的评价。路演我每场都在,我只回答技术问题。分析师提的问题要尖锐得多,他肯出这个价格,就要对自己负责。  相似文献   

17.
财富哲学     
宋争 《中国企业家》2007,(16):119-119
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全国很多地方,你在火车站碰到的大部分"黄牛"是台州温岭人,卖豆腐脑和烧饼的是台州仙居人,擦皮鞋的是台州金清人,卖廉价家具的是台州天台人,买眼镜的是台州杜桥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为了生存苦苦挣扎,寻找着出路。这也养成了台州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态度和无孔不入的商业思维。李书福就是这样一个台州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8.
有的人在一听到研究古代管理思想时,会自然而然地作出反应:现代管理都没有搞好,哪还有时间去研究古代管理思想?或者认为现代经济如此发达,如此复杂,研究古代管理思想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9.
缺什么?     
凡购物、旅行、就餐、乘车等等.等等,时常出现令人不快无可奈何甚至怒火中烧的事。细细一想,对方与自己素昧平生,按说犯不着和谁过不去却又偏偏过不去了。正像有读者提出的:我们生活中好像缺了点什么。缺了什么呢?规矩加认真!说我们没规矩固然不对,可经常的破坏规矩不就等于没规矩吗?没了规矩自然也就没了认真.或者认真的不是地方——只认真地琢磨如何方便自己,不认真替服务对象着想;不从大局出发讲认真,专就眼前利益讲"认真"。碰上没规矩、不认真的人,自然就让人觉着缺东西了。  相似文献   

20.
营销员赖以生存的资本是什么?是技巧还是专业?亦或是其他?都不是,如果没有客户这个核心主体,所谓技巧、专业等统统都没有存在的价值!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