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原彰  周庆安 《当代经济》2018,(13):138-139
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中,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利润率下降规律被马克思认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规律,是理解最困难的关系的最本质规律.从历史的观点看,这是最重要的规律.”[1]利润率下降不仅是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还是各种促进因素及各种反作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时代的发展,推动其下降的因素会不断增加,各种反作用因素也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现今研究利润率下降问题时,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背景,同时引入数学分析的方法,使之更符合目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对利润率下降理论的阐述以资本积累为背景,其核心是资本的构成。当快速的资本积累用尽劳动力的供给时,工资上涨会降低利润,减少资本积累;后者又导致失业增加,下降的工资再促使资本积累逐渐加速。19世纪英国商业周期的波动证实了它们的关系。资本积累的进一步机制是用机器代替工人。个别资本家节约成本的技术革新,不会必然地提高总资本积累的一般利润率,利润率的部门差异引致积累的资本在竞争中涌向不同的领域,最终过多的资本积累瓦解了资本积累的目的本身——利润的增加。依据马克思资本积累基本模型构建的动态模型,能够估算资本主义国家一般利润率的历史和未来演变。  相似文献   

3.
余斌 《经济纵横》2012,(9):9-13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提出了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尽管这一规律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理论总结,但其还是遭到后来的一些学者的非议,如日本学者置盐信雄针对性地提出了置盐定理。但是,这些非议在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本文在简评相关争论之后,给出了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一个模型分析,探讨了平均利润率必然下降的一个根本原因,认为现有资本的贬值也要归入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的一条极其重要的规律,也是自古典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以来,西方经济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三大争论——经济危机理论、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问题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问题的争论中,利润率下降规律问题居于中心地位。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成为解析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资本论》中,利润率下降规律理论体系的展开表现为一个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这一规律是基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规律推导出来的必然结论,是资本主义内在逻辑展开的必然结果,无限发展的实践一定能够对其真伪作出确切判断.利润率的实际动态表现为一种趋势和压力,是一系列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不同的下降趋势和反作用趋势“合力”形成的结果.这一规律不仅揭示了利润率下降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联系,而且宣告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7.
国外学者从剩余价值率假定不变、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技术进步对提高利润率的影响以及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内容等方面,对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规律提出了种种非议,并以此来否定其科学性。但这些非议,不是对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规律理论缺乏了解,就是出于对这一理论的误解,他们所提出的否定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规律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8.
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是马克思危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当前三种典型反对意见的检视可知:在理论创作和文本编辑上,马克思对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自始至终予以重视,恩格斯的编辑很好体现了马克思的意图;在理论推导和经验表现上,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推导条件非常现实,经济危机直接原因的多样性不能否定它在危机理论中的基础性作用,它是资本主义固有的、不可避免的规律。在马克思危机理论体系中,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总体矛盾,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发展了的形式,构成相对生产过剩危机的基础原因。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重大意义在于,奠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可避免性的基础,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和历史暂时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理论认为,机器替代劳动的技术进步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与劳动生产率,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利润率会下降.然而,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生产资料变得便宜,因此资本技术构成提高并不在逻辑上等同于资本价值构成提高.对单部门模型的利润率公式进行分解,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假定下,可以得出利润率下降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即劳动生产率对资本技术构成的弹性大于1.基于中国1990 ~2014年的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在当前的技术进步模式下,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随着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正在逐渐放缓,这意味着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规律正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行业利润率反应的是行业利润水平.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行业利润率所具有的含义也会存在不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行业利润率分为了成本利润率与资金利润率这两种,前者代表的是行业利润和成本的比例;后者代表的是行业利润和该行业占用资金的比例,表示了资金的盈利程度.在文中主要就针对行业利润率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可以更好的了解行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价值总量之谜"是劳动价值论遇到的挑战之一,求解之法完全能够在劳动价值论的框架内得到解释和说明。用国民生产总值表示的社会价值总量的增长幅度大大快于社会劳动量的增长幅度,说明复杂程度更高的知识性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和贡献越来越大,而非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创造了价值。  相似文献   

12.
皮凯蒂关于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的统计结果,与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规律从表面上看是相互冲突的;然而,这种冲突实质上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表现.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是资本自我否定的必然结果,这在逻辑上和实践上都是不可驳倒的.而由其所形成的竞争压力,驱使资本加深对社会自然力的深度汲取,也驱使资本向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并导致资本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转化;由此不断将利润率下降的压力转嫁给全社会,以实现垄断资本的高积累和高收益.资本的高积累势必会带来贫困的高积累,从而造成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的矛盾在当代不断地深化.  相似文献   

13.
置盐定理的成立依赖于四个前提:比较静态分析方法、成本节约型准则、实物工资不变,以及不考虑固定资本与联合生产问题.通过放松实物工资不变的假设,并在置盐定理的框架中纳入固定资本建立了一个新的数理模型,该模型分析表明,资本有机构成更高的技术可能会降低利润率的上限,但在实际工资率提高的情况下,单个资本家会出于追求更高的利润率目的而采纳该技术,从而长期会导致利润率下降.因此,置盐定理并不能否定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  相似文献   

14.
陈俊明 《当代经济研究》2005,(5):28-32,F003
《资本论》中利润率平均化理论是对自由资本主义较高阶段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资本运动发展相互关系的客观反映,是马克思创立的、在《资本论》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重要科学理论之一。“利润率非平均化”一文对它质疑的根据和理由是不成立的。“利润率非平均化”一文中所列的统计资料不足以证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利润率非平均化这一观点。本文对“利润率非平均化”一文中提出的五大决定非平均化因素予以批驳。  相似文献   

15.
在弗雷等人构建的单部门实物量模型基础上引入劳动价值论,用以分析技术构成提高导致价值构成提高的条件.研究发现,技术构成提高能否表现为价值构成提高,取决于技术进步的类型.而技术进步的类型背后所体现的是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分析得出,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利润率下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表现.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的矛盾应从属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6.
在新自由主义时代,金融资本的崛起和资本积累的金融化成为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中引人瞩目的现象。近年来,一些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针对金融资本和金融化与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金融资本与利润率平均化的关系,如何在纳入金融变量的前提下重新定义利润率等重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利润率是反映资本积累动态的核心指标,然而传统的利润率定义和计算方法是以产业资本为基础的,不能全面反映金融化条件下的资本积累。本文考察了近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文献对此问题开展的最新研究,并对这些研究的得失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造成施工企业利润率低迷的主要因素 1.工程造价确定不合理。施工企业是通过招标投标方式获得施工任务的。投标又是以价格竞争为重要条件的,建设单位一般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收益。施工单位在僧多粥少的竞争环境中,为揽得施工项目,不得不承受“压价”、“让利”的痛楚。需要指出的是低于成本价的施工项目,承包施工,容易亏损。  相似文献   

18.
自从《资本论》第三卷出版以来,西方学者就从多个角度对马克思利润率下降趋势理论提出非议。罗宾逊、罗莫、布劳格等人从剩余价值率的提高足以抵消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的角度反对利润率趋向下降理论;莫斯科斯卡、柴田敬、萨缪尔逊等人认为,利润率下降一定是由实际工资的提高所造成的;罗莫、斯威齐、曼德尔等人则认为,单个资本家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利润,必然导致整个社会利润率的提高;等等。上述观点不是缺乏对马克思利润率下降理论的了解,就是出于对马克思利润率下降理论的误解,因而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9.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重要支柱,他通过规律内部矛盾的层层展开,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并通过论证资本主义一般利润率下降的必然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和历史暂时性。消费不足论和比例失调论由于完全忽视了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作用,所以,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解释上显得很无力。  相似文献   

20.
赵亮亮 《金融评论》2013,(1):116-122
针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演变,布伦纳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利润下降使经济危机的发生具有必然性。并且用利润率下降和过度竞争来解释最近的几次危机。但是,他的理论存在一些缺陷,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批评:用过度竞争解释利润率下降在现实和逻辑上都有困难之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形式发生了变化.将非物质生产部门排除在外去考察利润率是不合理的;布伦纳忽视了东亚及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的兴起,这导致了剩余价值向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